婁玉國
摘要:豬副嗜血桿菌病是由于感染豬副嗜血桿菌而導致一種嚴重的全身性疾病。只有豬會感染發病,其中易感性最高的是3-8周齡的仔豬和育肥豬,其中仔豬容易死亡,育肥豬康復后生長遲緩。病豬主要癥狀是發熱、呼吸困難、咳嗽、腹部膨大、跛行以及共濟失調等,現概述該病的防控措施。
關鍵詞:豬副嗜血桿菌病;發病機理;臨床癥狀;剖檢變化;藥物治療;免疫接種;飼養管理
中圖分類號:S858. 2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9737(2018)04-0083-01
1 發病機理
豬副嗜血桿菌在豬的上呼吸道中廣泛分布,是一種條件性致病菌。一般情況下,能夠在健康豬的扁桃體、鼻腔中分離出該菌,但不會導致發病。但受到致病因素的影響,就會導致豬呼吸道(扁桃體、鼻腔以及氣管前段)中分布的病菌開始影響上呼吸道防衛功能的發揮,從而造成易感豬出現全身感染,并會嚴重抑制上呼吸道黏膜表面纖毛的活動,使纖毛上皮發生損傷,從而引發化膿性鼻炎,且患處纖毛脫落,鼻黏膜以及支氣管黏膜細胞發生急性膨脹。另外,損傷的黏膜可能更容易侵入細菌和病毒。豬感染早期,會表現出非常明顯的菌血癥,肝臟、腎臟以及腦膜上的淤點和淤斑構成敗血癥損傷;血漿中含有大量毒素;多數器官會形成纖維蛋白血栓,接著在表面發生典型的纖維蛋白化膿性多漿膜炎。
豬副嗜血桿菌具有非常強的宿主特異性,只有豬會感染,通常是2~4月齡的豬易感,且往往在斷奶前后和保育舍出現發病。豬一般在5~8周齡即可感染,在保育期的4~6周達到感染高峰,部分在進入保育舍的最初2周就開始出現發病,且能夠持續至育肥期早期,發病率能夠達到40%左右,嚴重時病死率能夠達到大約50%。
2 臨床癥狀
病豬表現出精神萎靡,體溫升高至40~41℃,可視黏膜發紺,食欲不振,呼吸困難,并有黏液性或者漿液性分泌物從鼻孔流出,關節發生腫脹,共濟失調,呆立不動,甚至臥地不起。病豬癥狀嚴重時,通常在發病2~3天后死亡。病豬呈急性經過,會突然倒地不起,四肢呈游泳狀劃動。部分病豬會呈慢性經過,主要表現出機體虛弱、消瘦,生長發育不良,被毛粗亂,皮膚發白,呈腹式呼吸,經常咳嗽,腹部出現膨大,跗、腕關節明顯腫大。少數病豬的皮膚發紅,而兩耳發紺。
3 剖檢變化
對病死豬剖檢,發現頸淺背側淋巴結、下頜淋巴結以及腹股淺溝淋巴結呈灰白色,并發生腫大;腸系膜淋巴結、支氣管淋巴結以及肝門淋巴結呈暗紅色,發生腫大、出血,切面呈明顯的大理石樣花紋。胸腔內存在很多黃色積水,其中混雜有纖維素性滲出物,病程持續時間較長時心包與心肌、肺臟以及胸膜之間發生嚴重黏連,形成典型的絨毛心。腹腔通常存在很多腹水,脾臟和肝臟外包裹有大量的纖維素性滲出物,嚴重時甚至所有腹腔臟器都發生黏連。跗關節、腕關節存在清亮的黃色油狀積液。
4 防控措施
藥物治療。方案l,清開靈注射液(主要由黃連、黃芩、連翹、地黃、知母、水牛角、石膏、桔梗、牡丹皮、淡竹葉、甘草等組成),每頭成年豬用量為15-20 mL,每頭中豬用量為10~15 mL,每頭仔豬用量為5—10 mL,并按每25千克體重取1 mL免疫核糖核酸(癥狀嚴重時可加量30%),按每30千克體重取1 mL白細胞介素 4(癥狀嚴重時可加量30%),混合均勻后給病豬肌肉注射,每天1次,連續使用3~4次;同時,按每20千克體重肌肉注射1 mL易速達(長效頭孢噻呋晶體),用藥1次能夠有效15天。方案2,按每千克體重取0.1 mL板藍根注射液,按每40千克體重取1 mL干擾素,按每50千克體重取l mL轉移因子,混合均勻后肌肉注射,每天1次,連續使用3~4天;同時按每20千克體重肌肉注射1 mL 30%氟苯尼考注射液,每天1次,連用3~4天。在采取以上方案治療時,還要在每噸水中加入600 g萄糖粉、200 g維生素C、800 g電解質多維,混合均勻后飲用,連續使用5~7天,并在下午按每千克體重肌肉注射0.2 mL復合維生素B,每天1次,連續使用2次即可,促使病豬盡快康復。
免疫接種。常選用豬副嗜血桿菌多價滅活菌苗,一般種公豬每6個月進行1次免疫,經產母豬在分娩前30天進行1次免疫,初產母豬分別在分娩前40天、20天都進行1次免疫,每頭每次肌肉注射3 mL疫苗。仔豬選擇在10日齡進行首免,每頭肌肉注射1 mL;在25日齡進行2免,每頭肌肉注射2 mL。接種后能夠持續保護大約70天。在免疫接種疫苗時,可配合肌肉注射動物免疫增強劑,如白細胞介素4或者豬用轉移因子等,一般每頭成年豬用量為1 mL,每頭育成豬用量為0.5 mL,每頭仔豬用量為0.25 mL,注意與疫苗分開注射,禁止混合后注射,能夠有效地增強疫苗的免疫效果。
加強飼養管理。在養豬生產中,引入的豬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隔離飼養,使其有一個適宜的適應期,并使能夠感染但沒有進行免疫接種的豬群形成保護性免疫力。豬場要采取“全進全出”制,不同批次的豬不允許混養,控制飼養密度合理,保持溫度適宜,通風換氣適當,確保舍內空氣新鮮,并定期對豬舍以及四周環境進行消毒。每次欄舍單元進出豬前后必須經過全面沖洗、消毒,且經過至少1周的空置凈化才可再次使用,避免豬群發病。發現病豬要立即進行隔離治療,防止健康豬接觸病豬,避免病原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