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志洲
摘要:豬小袋纖毛蟲病是由于大腸內寄生有結腸小袋纖毛蟲而引起,主要危害保育仔豬,使其發生腹瀉,若沒有及時處理病死率能夠達到100%。在冬春季節新引進的豬以及仔豬斷奶后轉入其他豬舍,會由于飼養環境變化,早晚溫差大,機體抵抗力降低,舍內過于潮濕,管理不當,容易出現發病,應加強檢疫及防治。
關鍵詞:豬;結腸小袋纖毛蟲病;致病機制;臨床癥狀;剖檢變化;實驗室檢查;隔離消毒;藥物治療
中圖分類號:S858. 2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9737(2018)04-0130-01
1 致病機制
結腸小袋纖毛蟲為纖毛蟲門、動基裂綱、小袋纖毛蟲科,生活過程需要經歷兩個階段,即滋養體和包囊。其中滋養體具有一定抵抗外界環境的能力,如在室溫和厭氧條件下能夠生存大約10天,但在胃酸中就會被快速殺死。包囊具有更強的抵抗力,在室溫下能夠生存2周至2個月不等,在潮濕環境中能夠生存大約2個月,在陰暗且干燥的環境中能夠生存1—2周,在陽光直射下只可生存3h;還具有較強的抵抗化學藥物的能力,如在lO%福爾馬林中能夠生存4 h左右。
結腸小袋纖毛蟲的致病性不僅與蟲體自身因素影響有關,還同宿主免疫狀態和腸道環境緊密相關。一般來說,滋養體能夠分泌產生透明質酸酶等物質,并在蟲體自身機械性運動下侵入宿主結腸黏膜乃至黏膜下層,導致黏膜發炎或者形成潰瘍,癥狀嚴重時還會導致結腸黏膜大面積被破壞和發生脫落。正常情況下,結腸小袋纖毛蟲和腸內微生物處于共生狀態,主要采食腸內容物,寄生數量少時不會嚴重損傷腸黏膜,但在宿主消化功能失調或者由于某些因素造成腸黏膜發生損傷時,就會促使小袋纖毛蟲趁機侵入腸壁,從而使腸壁組織被破壞,并會形成潰瘍。主要是結腸出現潰瘍,另外病毒Ⅱ型、藍耳病、副傷寒、附紅細胞體病、鞭蟲病、腎蟲病等疾病發生混合感染,這可能是由于豬感染以上疾病后機體免疫力、抵抗力降低緊密相關。
2 臨床癥狀
該病具有5~16天的潛伏期,大多數情況下病豬不會表現出明顯的臨床癥狀。但當管理不當和感染病原微生物時,就會使其出現發病。臨床上分成兩種類型,即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通常是仔豬發生,往往突然出現發病,并在2~3天內發生死亡。慢性型,能夠持續幾周甚至幾個月,病豬表現出食欲不振或者完全廢絕,精神萎靡,經常臥地,出現顫抖,有時體溫會略微升高。如果蟲體侵入腸壁內、腺體間以及腺腔內,會導致腸黏膜發生充血,明顯肥厚,甚至壞死,組織不斷崩解而形成潰瘍。臨床上病豬一般會發生腹瀉,先排出半稀的糞便,后變成水瀉,排出混雜血液和黏膜碎片的糞便,并散發惡臭味。病豬癥狀嚴重時會發生死亡。成年豬一般作為帶蟲者,臨床上不會表現出任何異常癥狀。
3 剖檢變化
病死豬尸體明顯消瘦,可視黏膜蒼白,眼窩下陷。內臟實質器官沒有發生異常變化;腸系膜淋巴結、腹股溝淋巴結發生充血、腫大;小腸、盲腸內含有大量稀薄內容物,腸壁較薄;結腸和直腸黏膜存在程度不同的潰瘍面,面積達到鵝蛋大小,將潰瘍灶剝離可見深層組織發生彌漫性出血。
4 實驗室檢查
細菌分離培養。無菌條件下取病死豬的腸系膜淋巴結、肝臟、脾臟、肺臟,分別在營養肉湯和伊紅美藍瓊脂上接種,置于37℃下進行24 h培養,沒有長出細菌。
糞便檢查。分別在病死豬結腸、盲腸和小腸取少量的稀糞及腸黏膜刮取物,放在載玻片上添加適量生理鹽水,覆蓋蓋玻片使用低倍鏡在暗視野下進行觀察,只發現結腸和盲腸內容物及其腸黏膜刮取物中存在結腸小袋蟲滋養體和包囊,而小腸內容物及其黏膜刮取物中不存在。滋養體一般呈梨形或卵圓形囊狀,大小為(30—150) μm×(25—120) μm,囊內存在一個臘腸樣的主核,前端存在一傾斜度較小的溝,胞口位于溝底部,在胞口的吸附作用下,導致其附近的液體呈現流動。滋養體外生有纖毛,可在纖毛有規律地擺動下導致蟲體快速向前作旋轉移動。包囊呈卵圓形或者球形,大小在40—60 μm,囊壁光滑,囊內存在1個蟲體。包囊無法自行運動,但可隨著糞液的流動而不斷移動,且囊壁容易發生變形。
5 防治措施
隔離消毒。如果病豬癥狀嚴重,沒有治療價值,要及時進行淘汰,同時隔離飼養其他表現出臨床癥狀的病豬。為防止健康豬群感染蟲體,要安排專人管理病豬,禁止交叉使用飼養工具。場內及舍內的污物要及時清除干凈,并使用1%碘附水溶液進行帶豬噴霧消毒,經過30 min才可將豬舍門窗打開進行通風。發病過程中,每天都要進行1次消毒,直至恢復正常才可按照常規衛生管理程序操作。
藥物治療。一般來說,治療腸道原蟲病常使用硝基類藥物,如甲硝咪唑、氯甲硝咪唑、甲硝磺胺酰咪唑、二甲硝咪唑等,其中首選藥物為甲硝咪唑,具有最強的殺滅結腸小袋纖毛蟲的作用。推薦按每千克體重使用15—20 mg甲硝瞇唑,添加500—1000 mL溫水中混合均勻,通過胃管給病豬投服,每天2次,連續使用3天。為避免病豬發生脫水以及其他并發癥,可在飲水中添加強力霉素和口服補液鹽。如果病豬嚴重脫水且無法穩定走動、明顯消瘦,可腹腔注射250~500 mL 10%葡萄糖生理鹽水,連續使用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