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小燕



你見過這種威猛的甲蟲嗎?它有個好聽的名字叫獨角仙,學名是雙叉犀金龜。它頭上長著犄角,深褐色的甲殼像一個橢圓形的盾牌覆蓋在后翅上,較小的頭部長有一對觸角,在胸部長有三對帶鉤子的足。
獨角仙一般出現于夏天,喜歡晝出夜伏。白天它們常常聚集在青岡櫟樹或光臘樹旁,吸食流出的汁液。到了晚上,在山區有路燈地方,也可以發現它們的蹤跡。
雌雄獨角仙最大的區別在頭部。雄獨角仙頭部長有犄角,這是它戰斗的武器,打架時它會用犄角插入對方的腹部,然后高高舉起,再用力甩出去。
獨角仙以它獨有的外形吸引到了不少人的喜愛,許多人甚至把它當作寵物進行飼養。在甲蟲愛好者眼里,獨角仙是好看好玩又好養的昆蟲。它力大無窮,可拉動比自己重數百倍的物品。英國劍橋大學昆蟲學家米奈德·班斯通過研究發現,獨角仙最大能拖動相當于自身體重850倍的物體,這個研究結論把獨角仙推上“地球上最強壯的昆蟲”的寶座,載入了吉尼斯世界紀錄。
獨角仙除了觀賞之外,還有藥用價值,它的中藥名是獨角螂蟲,具有鎮驚、破瘀、止痛及通便等功效。研究人員還從獨角仙的身體中提取到獨角仙素,發現它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呢。不僅如此,研究人員還發現,在光線照射下,獨角仙外殼會變成綠色;但當水滲透到外殼的多孔層時,獨角仙的外殼又會變成黑色,也就是說它的外殼會隨著光照和濕度的變化而變色。你可別小看這一發現,有科學家表示:“獨角仙所呈現的外殼結構特征將成為未來一種‘智能材料的重要特性,人們可以依據這種特征,研制作為濕度探測器的新型材料。”
你想飼養獨角仙嗎?獨角仙的飼育十分簡單,只要準備好大小合適的寵物箱,先在箱底放入10厘米厚的腐植土和一根可以讓獨角仙生活的朽木,然后把一對獨角仙放入箱中,再在箱內放一只飼料盤,盤內放一些水果,很快就有獨角仙寶寶誕生了。
獨角仙的生長過程屬于“完全變態發育”,也就是說它必須經歷卵、幼蟲期、蛹期及成蟲期四個階段。獨角仙的幼蟲以土中的有機質為食,隨著體型的增長,幼蟲的食量也會越來越大,獨角仙的幼蟲最大能長到雞蛋般大小。
獨角仙的幼蟲有冬眠的習性,當氣溫下降到10攝氏度時幼蟲就會出現活動減弱,攝食減少的冬眠征兆,隨著氣溫不斷下降,幼蟲就會進入冬眠狀態,不食不動,直到第二年春天才會結束冬眠,蘇醒覓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