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良海
受貿易戰升級影響,本周股市大跌。滬指轉債指數繼續下挫,但表現出一定的抗跌性,上證轉債跌0.7%,中證轉債跌1.11%,深證轉債跌1.68%。個券下跌更多,且部分跌幅較深。在交易的77只轉債中,僅9只上漲。安井轉債上市首周漲7.5%,康泰轉債本周走出疫苗事件影響,漲4.11%;輝豐轉債跌7.69%,湖廣轉債首周上市跌7%,道氏轉債跌6.19%。可交債上漲為主,17桐昆EB大漲5.53%,16皖新EB漲0.9%,15國盛EB漲0.69%;17寶武EB跌1.22%。
一級市場方面,海汽集團擬發行4.31億可轉債。通威股份和貴廣網絡轉債發行獲發審委通過。中昌數據控股股東上海三盛宏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和納思達控股股東珠海賽納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擬非公開發行14億和30億可交債。凱龍股份、來伊份可轉債事項定于8月6日上會。
進入三季度以來,可轉債發行提速。數據顯示,6月份共發行6只可轉債,發行規模僅25.64億元;但7月份可轉債數量達到12只,發行規模達到106.87億元,環比增3倍。隨著發行規模增加,可轉債市場受大盤拖累和打新多數被套的原因,致使6-7月發行的18只轉債出現不同程度的棄購,棄購金額高達18.17億元,均由14家券商包銷。
中央政治局會議于7月31日召開,確立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偏寬松的貨幣政策基調,下半年穩經濟、擴內需、調結構和補短板是政策著力點,上半年較緊的信用環境有望緩解,去杠桿向穩杠桿過渡,國內政策取向對資本市場偏利好。然而,中美貿易戰繼續升級,如果美方對中國2000億商品加征關稅從10%到25%,同時,其余2500億加征關稅如出臺,對人民幣匯率和國內股市仍是較大壓制。除了影響出口和下半年經濟增速,對信用風險偏好更是較大打擊。
轉債市場供給還在放量,疊加權益市場疲軟拖累,短期難以向好。但轉債整體估值不高,多只轉債已經到了債底相對安全區,抄底機構也在增多。從7月持倉看,參與機構增持轉債48億元,總持倉超過900億元,基金、券商和社保成加倉主力。有債底支撐的個券且信用安全的可以抄底,但部分估值或絕對價格過高標的,需注意正股波動較大導致的調整壓力。此外就是進行條款博弈,特一等轉債公布下修轉股價格預案,目前觸發下修的轉債共42只,進行條款博弈空間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