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井雪
華商基金步入后梁永強時代,草根基金經理的“廝殺”也十分激烈,業績穩健的老將周海棟,初露鋒的魯寧、馬國江等,誰會脫穎而出?
一個季度規模縮水大約70億、總經理和副總經理先后離職,總部位于北京的老牌公募華商基金成為最近業內外關注的焦點。
近期,華商基金權益類基金經理團隊出現大換血:總經理梁永強離職的同時,他管理的四只基金也變更了基金經理;此外,基金經理劉萌萌在近日離職;此前“一拖三”的基金經理高兵也卸任了兩只基金……
在權益類團隊大洗牌之際,華商現任的基金經理中誰能脫穎而出呢?是業績穩健的老將周海棟,還是嶄露鋒芒的魯寧、馬國江?后梁永強時代,華商的基金經理隊伍已經去明星化,草根基金經理能否鳳凰涅槃還需時間檢驗。
7月14日,華商基金發布了關于變更高級管理人員的公告,宣告總經理梁永強和副總經理陸濤因個人原因辭職。對此,有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華商基金管理層此次換血的背后,是由于旗下基金業績常年不佳、公司整體規模縮水,管理層遭到股東方的施壓,這是一連串因素所帶來的結果。
從權益類基金來看,Wind數據統計,公司旗下21只三年前成立的混合型基金中,近3年凈值增長率為負的基金多達16只,而華商目前運行的股票型基金只有2只,成立時間均不足1年。此外,2017年一季度以來,公司的規模持續下滑,由491.6億元下降至僅剩233.1億元,規模縮水一半多,規模排名也從48名下滑至65名。
值得注意的是,在離職之前,梁永強的另一個身份還是“一拖四”的基金經理,此前其因癡迷軍工股導致業績不佳而被投資者詬病。最新披露的二季報顯示,這四只基金重倉軍工股的色彩有所減弱。以他獨自管理的華商動態阿爾法為例,一季度該基金前十大重倉股中,有7只都屬于軍工概念,而在二季度重倉股中,純粹的軍工概念股只剩下北方華創和中航沈飛。
而且不同于此前類似“重點配置軍工股”的表述,在華商動態阿爾法的二季報中,基金經理表示,市場的風險偏好波動較大,板塊之間切換極快。在當前時點,將采取較為均衡的配置策略,重點關注以醫藥、消費、金融為代表的高ROE板塊;另一方面,配置以計算機、電子為代表的科技創新領域,盡量控制組合的整體波動風險。
不過,該基金投資風格的轉變,短期內并未給華商動態阿爾法帶來可觀的收益。根據Wind數據統計,今年一季度華商動態阿爾法的凈值增長率為-3.3%,在2655只萬得同類基金中排在第2093位,而二季度轉變持倉風格后,該基金在當季的凈值增長率為-9.4%,在2848只萬得同類基金中排名第2395位。
對此,天相投顧基金評價中心負責人賈志評價:“近期監管和市場釋放出了對軍工有利的信號。今年第三批31家混改試點企業中,涉及10家中央子企業包括軍工、油氣能源等領域,有望推動軍工企業長期持續向好發展,在市場反彈時突破拐點。”由此看來,昔日梁永強所管轄的四只基金在二季度才弱化軍工色彩,時間點是否已經晚了呢?
除了梁永強和陸濤離開外,華商基金經理團隊也有意無意地進行著全方位的洗牌;7月13日,華商價值精選和華商新動力的基金經理劉萌萌也正式離職,而業績不佳或許也是導致他離職的原因。
記者了解到,劉萌萌于2011年加入了華商基金,2016年4月接任華商價值精選的基金經理一職,同年8月又擔任華商新動力的基金經理。然而,歷經2年的管理,他在上述兩只基金的任職年化回報率卻分別為-12.74%和-21.79%。其中,由劉萌萌一人擔綱的華商新動力的年化回報率在1002只同類基金中,僅排在第1000位。
深究其業績慘淡的原因,劉萌萌對行業配置失誤或首當其沖。記者觀察他管理基金的持倉情況發現,在重倉股中傳媒股一直占據著相當的比重。以劉萌萌單獨管理的華商新動力為例,在他接手之前,該基金重倉的傳媒股只有巴士在線一只,截至2016年二季度末的持倉比例為8.82%。而他上任以來,華商新動力中傳媒股的占比也明顯變大,在2016年三季報中,該基金重倉股新增了萬達電影和迅游科技兩只傳媒股,持倉比例也擴大至21.99%。
自劉萌萌接任以來,華商新動力的季報中都曾提及主要配置傳媒等方向。然而,中證傳媒指數在劉萌萌任職期間的跌幅卻高達40.17%。值得注意的是,在剛剛過去的二季度,華商新動力的凈值回撤幅度為20.54%,截至二季度末,該基金重倉的7只傳媒股中,除了華揚聯眾微漲6.06%和萬達電影停牌外,迅游科技、中文在線、昆侖萬維、中國電影和華錄百納的股價在二季度都出現了下跌,跌幅分別為-23.13%、-45.93%、28.25%、4.86%和-40.05%。
與劉萌萌不同的是,同樣業績不佳的高兵雖然沒有離職,但是管理基金的數量由原來的3只變為1只,某種程度上被“降職”。今年上半年,他管理的華商樂享互聯網、華商新常態和華商創新成長的凈值增長率分別為-23.12%、-23.78%和-22.69%。
那么,高兵業績不佳的原因何在呢?賈志也分析道:“高兵調倉風格由2015年的穩健逐漸轉向激進,主要是由于市場周期波動和市場風格頻繁轉換的影響,其順應市場變化調倉。”但是,高兵跟風市場熱點的同時卻似乎踏錯了市場節奏,從而承受了損失。
以其剛剛卸任的華商創新成長為例,記者查閱該基金的二季報發現,該基金的部分重倉股是來自于上一季度表現比較出色的板塊。例如二季度新進的重倉股寒銳鈷業和華友鈷業都屬于鈷概念,鈷概念在年初表現比較強勢,寒銳鈷業和華友鈷業在一季度的漲幅也分別高達47.75%和23.34%,而在二季度股價卻分別下跌了16%和17.77%。但對于上一季度出現下跌的個股,高兵的策略則是以減倉為主。例如今年一季度跌幅為-8.93%的水井坊,在二季度被高兵減持了-45.99%,而該股在二季度的漲幅卻高達29.59%。
從公開數據來看,公司旗下現有基金數量是54只,基金經理人數為19人,其中權益類團隊有15人,未來權益類團隊中誰最有可能脫穎而出呢?
從今年上半年的業績來看,華商權益類團隊的表現也并非“全線盡墨”,例如基金經理魯寧和馬國江所管理的基金,今年以來凈值增長率全部為正,在本輪行情中經受住了市場的考驗。
天天基金網顯示,魯寧于2016年4月入職,目前管理了華商潤豐和華商盛世成長2只產品。而且這兩只產品在今年上半年的凈值增長率分別為11.3%和6.49%,在2658只萬得同類基金中排在第23位和64位,其中華商潤豐由他獨自管理。記者觀察華商潤豐的一季度和二季度的重倉股發現,魯寧對成長股比較偏愛,例如二季度第一大重倉股佩蒂股份,在當季的漲幅高達56.92%。
此外,與魯寧共同管理華商盛世成長的基金經理馬國江,也在今年上半年取得了不錯的業績。目前他單獨管理的華商紅利優選和華商智能生活上半年的凈值增長率分別為7.71%和4.14%,在2658只萬得同類基金中排在第42位和第106位。與魯寧相比,馬國江的基金經理崗位任職期限較長,已有3.3年,不過他也是在近期才嶄露鋒芒。
賈志認為,馬國江的持倉風格多以批發和零售業、信息傳輸、軟件、制造業等中小成長股為主,長期持有前景較好的行業,精選成長個股。“在2018年一季度他管理的基金倉位始終保持中性水平,配置方向主要集中在信息技術、新消費、智能制造、醫藥零售等為代表的轉型方向上,獲得了較好的收益。”
此外,記者了解到,華商的基金經理平均從業年限約為2.1年。因此,如果將統計周期拉長至2年(2016年7月27日至2018年7月27日),表現較好的是華商新趨勢優選和華商優勢行業,凈值增長率分別為14.53%和10.17%,在華商權益類基金中位列第一位和第二位。值得注意的是,這兩只基金的基金經理均為老將周海棟。他分別于2015年5月14日和2016年8月5日接手上述兩只基金的管理。
資料顯示,2014年開始擔任基金經理一職的周海棟,目前已經有4.23年的投資經驗。有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周海棟是價值型的投資者。此外,他對市場的判斷也比較準確,這一點,從他在華商新趨勢的二季報的表述中也可見一斑:“從本基金的配置來看,還是堅持年初對市場的判斷,基本在醫藥、消費、TMT、航空等方向上均衡配置,由于消費和醫藥的良好表現,二季度總體跑贏了基準。”
記者查閱華商新趨勢的二季報發現,該基金第四大重倉股康泰生物和第五大重倉股一心堂在二季度分別大漲49.57%和33.81%,而下跌的個股中,除了兆易創新和南方航空分別下跌22.62%和18.83%外,其他重倉股的跌幅均小于10%。與當季跌幅為10.14%的上證指數和13.7%的深證成指相比,周海棟在二季度配置的大部分個股都具有一定的抗跌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上述兩只產品外,周海棟目前還管理著華商策略精選、華商盛世成長和華商主題精選3只基金,任職回報率分別為62.83%、6.64%和-14.74%,表現尚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