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星
主持人:泛舟上周觀點明確,大金融到位了,無論大盤是否還會跌,它們不會再跌。市場很給你面子啊!大小銀行一起上,甚至保險都來湊熱鬧了,這架勢不像是散戶行為,先請泛舟說說怎么看待這個現象。
泛舟:這些大銀行基本都到了下跌的極限區間,肯定會引發資金關注,而且這些資金我覺得還不是普通機構,因為按照7月初的估值看,長期投資收益遠大過風險。但一個月不到的時間,大銀行的股價居然都有反彈了15%以上的。這個幅度有點大了,比如建行,都從極限區間一口氣漲到離第一目標位只差5%左右的位置了,實在太快了。這在技術上也有休整的需要,畢竟估值跌到位,不代表就此發動一輪反轉,我感覺未來這些大銀行的股價會依據我判斷的標準為中樞,來回震蕩,用時間來消化籌碼。
主持人:小范今年4月這次基本面量化大法,確實好使。不過我發現,除了銀行外,你當時在講基本面投資時,也給了其他三大板塊,其中離投資區間最近的就是中小創公司,4月份股價還在25元左右,你直接看到15元左右才是長期投資的最佳時點。該公司股價7月初已經離投資位相差不到10%了,可惜,一周就給你彈了20%,直接回到了20元上方。
泛舟:這也沒啥可惜的,機會多得是,如果確定市場企穩轉強了,就會有大把的公司走出長期向上的趨勢。4月份在北京講的這四個板塊,是相對確定的行業中相對確定的公司,屬于比較穩健的。這些公司的歷史股價都是圍繞著價值波動的。
主持人:咱們把話題談深入一點,剛才說建行短期再漲5%以上就一把到位了?
泛舟:這個到位也不代表會就此開跌,只是按照這個標準進行投資是相對安全的。方法我都和大伙講得很透,目標公司也都選了出來。知行合一是需要智慧和勇氣的。這段時間不僅只有這些陽春白雪,也有不少強勢股脫穎而出。
主持人:指數連跌那么多周,但幾乎每周都有連續四個漲停以上的股票。這與以往不同。
泛舟:因為現在的資金越來越多了,手法也相當純熟。這些資金對于管理層的政策和市場心態把握程度是前所未有的高。知道何時該干嘛。好比去年下半年開始,我一直和大家說,接下去就是次新股的時代,因為次新股是最不容易被尚方寶劍打壓的板塊,也不會被解禁等問題困擾。這就給了市場游資充分的發揮余地。可以說,今年至今的牛股中,次新股占了至少八成。未來趨勢依然如此。有一點你說的保守了,近幾周是周周都有連續五個漲停的股票出現。它們為穩定市場人氣起到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我還是那句話,永遠不要說市場沒機會,而是你還沒有到發現這些機會的層次,或者說沒有發現這些機會的眼力。看對還要買對,買對還要賣對,這才是整個完整的交易過程,唯有不斷練下去,才會有出路。
對于短期指數的觀點,我不變,只看創業板的機會。主板按照現在的成交量,連續拉升大金融是不現實的。金融是基石,搭建完舞臺后,就輪到人氣股表演了。
主持人:板塊輪動依舊,從中興引領的科技開始,到周期漲價概念風潮涌動,但是大盤又受到匯率影響,有點節節敗退的感覺。
海風若雨蕭蕭:本周行情并不理想,但我并不是說匯率影響到了市場走勢,上周開展的反彈本來就需要一個二次探底的過程,我一直都認為,底是平的,只有頂才會是尖的,縱觀2015年6月以后的市場底部,震蕩少則十個交易日,多則二十五個交易日,2691到今天,才十個交易日而已,由于這一輪調整力度大,所以二次探底的時間周期相應的會比較長,從市場調整過程來看,成交量持續縮減,倒是符合底部震蕩的基本特征。目前行情的快速輪動說明還是在尋找市場共識的板塊。本周從科技成長板塊到周三的泛周期漲價概念卷土重來,行情持續性并不好,期間金融股受到貨幣松動利好影響,也出來攪局,盤面其實還是比較亂的。我認為,這種快速輪動導致市場沒有賺錢效應和主流板塊才是最主要問題,市場進行了6個月的調整,超跌的板塊很多,周期和科技等等,都有理由漲,但是資金面上的硬傷又不支持多個板塊一起上。
主持人:市場現在最流行的是炒作超跌反彈低價品種。
海風若雨蕭蕭:市值小花錢少板子多,主流資金基本都是按兵不動的局面。
主持人:央行降準,除了拉低了市場利率之外似乎對股市資金面沒什么影響。
海風若雨蕭蕭:現在的市場,政策面利好已經很多了,連板品種關小黑屋的也很少了,但政策措施只是提升了市場風險偏好,資金流出防御性很強的消費板塊,流向了科技成長等板塊個股,市場體現的是一種存量資金板塊間流動現象,并沒有看到新增資金入場。至于匯率貶值,這與貨幣放水也是很正常的因果關系。貶值對貿易爭端帶來的出口壓力構成利好,外資一直在持續流入國內市場,貶值對市場壓力更多體現在市場情緒上。而且匯率已經連漲六周,出現嚴重超買,很可能會很快出現技術性的修正。
主持人:人民幣加速貶值,市場連續調整,周五的絕地反擊出人意料,為什么底部構建如此糾結?
驕陽:大家都是人精,歷史表明,社會投資增速上不去的時候,是不會有太大機會的。那怎么辦呢?只能依靠僅有的確定性來做行情。目前什么是確定性呢?A股的整體低估值,2700點就是低估值底部區域,所以在這個位置,市場依然有理由繼續折騰,政策上也會有助力。所以一批真正好的品種中長線資金至少敢于在這里建個底倉觀察觀察,游資也敢于在這里玩玩題材股倒騰倒騰。就算市場基本面有問題,但危機危機,危中有機會,真正好的公司是有可能利用潛在危機來逐漸壯大自己的。這也是為什么周五能絕地反擊的原因,如果單從技術上看,下周20天周期開始繼續扣低,也有利于底部結構的整固。
主持人:未來的機會在哪?
驕陽:一方面細分化業績增速出現明顯提高的行業龍頭還是可能逆勢崛起的。另外就是消費,從目前的消費趨勢上看,誰的專注度好,誰就更可能脫穎而出,比如三只松鼠,貴州茅臺,海天味業,桃李面包,愛爾眼科,都是專注于自己的本行,再通過產品質量的保證和升級,用各種營銷策略推廣自己的品牌產品。最終快速成長為行業巨頭,所以消費這塊細分化領域的龍頭公司,確實有可能穿越牛熊帶來中長線投資機會。最后就是年初就開始說的產業升級。要想實現國際突圍,要想占領世界市場,要想打破壟斷,要想提高生產力,真正實現科技立國產業技術升級是必須的,也是美國人最怕的。所以這塊不管道路多么艱難,都是要走下去的,工業互聯網、云計算走勢明顯強于大盤,就是這個原因。預期存在,并且確定,就會造就機會。
主持人:怎么結合上述思考去操作?
驕陽:利用確定性來反向思考布局,比如消費起來了,如果你不能及時發現,又不能初次盤中回調介入,那么你不妨等上兩天看看科技股,如果科技股屬于上升中的合理回調,那很可能后面資金又會回到科技上面。反之如果科技沖高后,消費沒動,那么很可能資金會短線兌現利潤流入消費。這個是從心理層面上,利用市場有限的結構性來思考的例子。同類板塊中,關注協同效應,比如芯片起來了,你不用去刻意追,看看信息技術是否有機會,反之信息技術起來了,你回頭看看5G或者芯片的活躍公司是否具有接力拉升的意思。
主持人:從技術上怎么分辨風險收益比?
驕陽:游資近期一直在打超跌,機構一直在做確定。對于前者,我們雖說不知道哪些超跌個股突然能夠啟動,但是我們能夠確定長期超跌后的扭轉結構,如果在低位有扭轉結構,又符合類似上述三大有邏輯的行業,那么成功率就好一些,因為低位扭轉的資金不敢輕易做空,有可能有游資相中。對于后者,更多看的是估值和技術結構位置。只要找尋到合適的標的在估值合理區間的下沿附近,結合技術,比如MACD金叉等,去介入,拉高賣出即可,一旦資金回補得厲害,出現放量拉升,你或許還會享受一次坐火箭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