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開松
沒完沒了的中美貿易戰和跌到“兒童底”的A股,如此糟糕的環境,醫療消費板塊卻能獨秀,很多醫療消費股在指數新低的背景下股價創新高,恒瑞醫藥、涪陵榨菜、海天味業等就是代表。
同樣是消費,為什么海天、涪陵、安琪表現超過伊利、青啤?從行業格局來說,海天味業、涪陵榨菜都是各自行業中的絕對龍頭,沒有競爭對手。伊利所處的牛奶行業雖然說進入雙寡頭時代,但伊利、蒙牛卻沒有傳聞中那么大的差距。青啤所處的啤酒行業,是5大巨頭并存,青島啤酒只是第二梯隊。就是說,牛奶和啤酒行業都有格局重塑的可能。從投資的角度來說,牛奶行業好于啤酒行業,而調味品行業又優于牛奶行業。
如果行業格局明朗,那么行業中的贏家就是投資中比較好的機會。如果行業格局不明朗,甚至行業格局變化較大,就需要加大研究,不僅在國內,還要在全球格局中研究和布局行業。
比如說,在電商領域,阿里的市占率為58.2%,穩居國內第一;京東為16.3%,居于第二位。從全球格局來看,電商領域實則波濤洶涌,美國的亞馬遜甚至讓沃爾瑪、谷歌握手騰訊一起加碼京東,希望形成對阿里、亞馬遜電商格局的掣肘。這之外,美團作為中國互聯網的第四極,美團外賣成為中國創新的標桿。
全球格局不斷演化,市場之間也會彼此“效仿”。美國股市TOP10公司中科技公司占據前五,醫療消費比重很大,金融板塊中只有富國銀行入圍。在A股市場,金融股比重過大,而醫療消費比重過小。這就是很多機構看多醫療消費,而看淡金融行業的一個外部因素。
投資不分地域、國家,投資者對于現金流、商業模式等有著類似的判斷。隨著中美貿易摩擦加劇,全球資金會以全球視野尋找全球行業龍頭,會從全球格局的角度進行資產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