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博
筆者不是很喜歡揣測市場底部,因為就算底部出現也并不意味著上漲的來臨。底部的確認僅表明市場難有大跌的風險。
那么目前的市場位置是底部嗎?我覺得有60%的可能。筆者在上周發文《若隱若現的布局良機》,主要觀點是“看好3050-3200點的區間震蕩”。本周筆者仍堅持此觀點,主要判斷如下。
一,退市制度已經逐步推行并實施,常態化是可以預期的。這相當于給很多垃圾股下了“病危通知書”。二,國際形勢預計有可喜變化。朝美會談結果積極,利于大環境,也利于東北振興。三,個股下跌的幅度對場外資金來說,已經有了足夠的吸引力。滬深兩市3500多只個股,在近三個月的時間內,下跌30%以上的股票140只,下跌20%以上的500余只,近1500只跌幅10%以上,2500只綠盤。上漲方面,翻倍股18只(僅1只老股),18只漲幅在50%-100%之間,190只上漲20%以上,不到950只上漲。想到賺錢翻倍個股,成功率是1/3500,賠錢概率卻是5/7。所以,在看好整體國運的情況下,進場撿便宜貨的人應該不會少。四,去杠桿的效果也基本顯現。五,獨角獸、CDR基金的發行。CDR基金這事不管短期對市場造成什么樣的影響,未來的表現絕對是值得期待的。這個基金和去年300億一天搶購一空的基金性質是有本質區別的(事實上筆者認為是天壤之別)。去年應該是股市去庫存,今年應該是市場的定海神針。六,5月29日到5月30日的跳空缺口已補。從活籌指數的周線看,下跌周期沒有大于9周的,本周正好是第10周——反轉周。與以往不同之處在于,此次周線擊穿前期平臺,所以上漲周期應該不會超過4-5周。筆者判斷會有4周的安全期。七,市場悲觀情緒的持續蔓延。悲觀者看到2800點、2600點。筆者認為,經過這次貿易戰,很多A股的自主產業都會得到政策的護航和長足的發展。政策面后半年一定是暖風頻吹的。
綜上,能來的利空基本都來了,此時不應該悲觀了,倉位是一定要配置了。底部的主要特征就是牛皮市,反復整理是常態,所以等待和做T要一起抓。筆者看好醫藥、半導體、日用消費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