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軍
自年初以來的下跌,是輪跌,而非普跌。在筆者看來,這是市場對2014年-2015年5178點“杠桿牛”行情的全面否定。雖然在此期間最高管理層動用了巨額資金“救市”,但救得了一時,救不了一世(一勢)。筆者認為,市場已經被折騰得疲憊不堪,現在該到了認真找原因、建立“真正的市場規則”的時候了。
之所以說,年初的下跌是對之前“杠桿牛”的全面否定,究其原因有許多。從市場現象來看:沒有嚴肅性,沒有標準性。例如,“股票停牌”時間過長、停牌家數過多、任意停牌,以及各種“監管和執行標準”不統一,讓投資者感覺A股不是一個“有規矩”的交易場所,而更像一個“可以議價”的市場。此外,自2015年5178點以來的每次“股災”,雖然最后都找到了“承擔責任的主體”,比如所謂的外國勢力、徐翔、融斷機制等,按照此邏輯演繹,這次承擔責任的又將會是誰呢?筆者不便妄斷,但在筆者看來,當前A股市場已經被折騰得疲憊不堪,現在該到了認真找原因,認真建立“真正的市場規則”的時候了。
如今,新聞上看A股市場熱鬧非凡。如上市公司和私募基金頻繁因“質押”被平倉或爆倉,各個行業“獨角獸”準備上市或已過會,亦或者熱議貴州茅臺如何具有投資價值,但筆者一直期待的滬深兩地大盤指數平穩健康向上運行的局面卻并未出現。取而代之的是,市場用最真實也最無奈的方式向下“宣泄”。筆者常想,800元/股時的貴州茅臺,市值1萬億元人民幣,大概與貴州省全省2017年全年的GDP相當,也約等于2017年全中國國民生產總值的八十分之一,它是否真有價值暫且不說,但A股市場是否需要這樣的價值股,“沒有半點創新的價值股”。另外,自2015年年底恢復新股發行以來,造就了只只新股連續漲停的神話故事,但大多數新股從打開漲停板之日起,就套牢了所有參與者。在筆者看來,這是一個人為編制的“肥皂劇”故事,毀壞的是整個市場生態。
A股素有“政策市”的說法,自2638點滬深兩地市場被“控盤式”的上漲了兩年,至2018年年初的3587相對高點,這主要是源于2638點當時對融斷機制的停止,也可說暫時性措施(熔斷機制本身并沒有錯)。創業板自2018年2月7日起,從1571點到1900點的上漲,則是源于全國人大再次延期了注冊制時間,也算是臨時性措施(注冊制本身也沒有錯)。總體來看,這種臨時性的措施實施,對股市而言可以說是實質性利好,與市場達成了某種意義上的共識,因此,促使股市形成了某一時間段的恢復性上漲。
此次市場下跌,逼出了兩次定向降準和央行的公開市場操作以及上周末沒有實質性的股票過會。相信隨著市場的下跌,會倒逼出更多政策出臺,按照以往概率,政策就在不遠處。但在筆者看來,長遠之策,仍然是市場制度建設,以及提高上市公司質量。
對于后市,市場方面,建議重點觀察人民幣匯率波動,以及美國的縮表、加息、降稅以及最近的中美貿易糾紛,牽一發而動全身。而這不是1-2次定向降準所能夠解決的,這次要做好中長期的心里準備。
技術面上,深圳指數,創業板指數都創出了2015年救市以來的新低,顯示仍然有繼續試探更低的動能。上證指數也離融斷救市底2638點不到百點,相信2638點在市場的攻擊范圍之內。理論層面上2638點應該必被考驗。
日線、周線的各項指標已經到了一個比較低的數值,但還沒有出現背離。但個股的把握相對較困難,因為此次下跌屬于輪跌性質,而非群跌。月線方面,離大級別底,指標上反映還有一段距離,所以目前不做長期的判斷,只做短中期的。
個股方面,由于行業周期屬性的不同,再加之本次下跌不是普跌,而屬輪跌,所以從盤面角度上看,有的股票已經跌到了1600點時的價格,有的則在2014年2000點啟動時的價格,還有的在3000點時的位置上,極少數股票如茅臺類的股票,剛開始出現大頭部的跡象,它們目前仍然在5000點,甚至6000點的位置或價格,最近幾次指數的明顯下跌,都與這類股票高位高價的股票調整有正相關關系。操作上,隨著指數的下跌,當反彈來臨時,彈性最大的應該還是題材股、超跌股、中小盤股,之后資金才有可能往所謂的“價值股”轉變。如,最近一些反彈較快、幅度較大的股票邦訊技術、華紡股份、北京文化等都是以上所講的中小盤股。
(文中涉及個股僅做舉例,不做買入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