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方紅
七月股市開門再創新低,大有“五窮六絕七翻車”之勢。股市低迷已久,向上向下都沒人驚訝,反而近日房地產市場調控再出重拳更為值得關注。
近期《湖南日報》對長沙市房地產市場亂象進行了多篇重磅批評報道,進而長沙市政府出臺了嚴厲的限購政策。與此同時,住建部等七部委聯合行動,在北京、上海等30個城市開展治理房地產市場亂象專項行動,對三四線城市,貨幣化安置的棚改政策也在悄悄收緊,對投機炒房、企業買商品房也開始全面限制。
對房地產行業的畸形發展,各方面詬病已久。翻開中國的富豪榜,房地產大佬占比多多,滬深市場的上市公司更是對開發房地產趨之若鶩,很多企業的利潤主要來自房地產開發或者炒房所得,大家熟知的長虹、海信、美的、海爾等上市公司的房地產業務都做得風生水起,就連號稱生物醫藥高科技發展標桿企業的華大基因最近都陷入“圈地門”風波,更不要去分析那些中字頭國字號上市企業的房地產開發了。可以說,我們這個資本市場這些年利潤有很多都是來自房地產開發。房地產行業的暴利綁架了中國經濟,也讓很多上市公司急功近利,不愿投資搞研發,不想持續抓創新,更耐不住寂寞去壯大主業,進而很難產生真正在世界上有核心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這次中美貿易戰,中興通訊被人家一劍封喉就是血的教訓。
房地產市場調控力度加大肯定會給資本市場帶來多重影響:首先,從總體上看,樓市與股市有蹺蹺板效應,如果下一步國家繼續緊縮樓市,對資本市場應該是個利好,一些投機資金就可能從樓市流向股市。因此,對當前股市過度悲觀沒有必要,何況管理層、主流媒體最近已經開始暖風頻吹,目前市場估值也處于歷史低位。
其次,對房地產股而言則需理性看待,一旦投機需求被擠出市場,暴利時代很可能結束,一些三四線城市的房價會理性回歸,一二線城市房地產的漲幅也會回落甚至穩中有降。房地產股面臨進一步的分化,行業洗牌將是一個優勝劣汰的過程,房地產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對于競爭力更強的龍頭企業來說,機遇大于風險。
其三,與房地產關聯緊密的建材、家電、裝飾等行業也可能受到波及,成長性也要打些折扣。一些靠房地產利潤支撐的多元化經營上市公司業績可能會慢慢受到影響,投資者必須密切關注其業績變化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