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開
6月19日,端午節后第一個交易日,滬深股指大幅下跌,滬指3000點、2900點被擊破,兩市千股跌停,成交量也有所放大。分析下跌的原因,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因素疊加導致:
一、中美貿易摩擦是市場大幅下跌的導火索。2018年6月15日,美國政府宣布將對原產于中國的500億美元商品加征25%的進口關稅。2018年6月16日,中國政府決定對原產于美國的659項約500億美元進口商品加征25%的關稅。這種貿易摩擦一旦變成了事實,對貿易雙方都將有深遠的負面影響。
二、隨著金融去杠桿的逐步推進,違約資金被迫撤離市場,這些資金撤離帶動短線資金爭先恐后地從市場撤離,形成踩踏,使股指暴跌。
三、增量資金太少。5月份,廣義貨幣和狹義貨幣資金增速放緩,創出近期新低,能進入股市的資金捉襟見肘。
四、近三年股票大量發行,迫使目前市場承受解禁壓力。股票發行全流通一般需要3年,小非一般12個月解禁,大非一般36個月解禁。今年股票漸漸進入解禁高峰,股票供應增加,供大于求,使市場估值中軸不斷下移。
五、大塊頭股票上市吸金。今年發行股票雖不多,但盤子大的不少,如寧德時代、工業富聯等。這些大塊頭吸金作用強大,造成市場失血。
六、大股東大比例股權質押,增添了市場的恐慌。目前,大股東動輒質押80%、90%股權,隨著股票價格下跌,有很大的爆倉風險,如果不增加質押物,股權結構將改變,股票前景也變得不可預知,使股民更無所適從,遇到這樣的股票也只能用腳投票了。
七、無量下跌股票涌現,使無數財富灰飛煙滅。今年,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無量下跌的股票特別多,將要退市的退市吉恩、退市昆機、烯碳退一直在無量跌停,中興通訊、樂視網、*ST保千、獐子島這些股票也正在教育著無數的股民,使這些股民的財富在無情地縮水。
八、打新賺錢效應下降使部分資金撤離市場。2016年、2017年新股發行數量較多,股民中簽機會也相對大些,買入穩定性強的銀行等股票作為底倉申購新股,一年下來收益也會不錯。但今年變了,一是股票發行少中簽低,另一個是多數藍籌股股價下跌,打新的行為成了雞肋,這部分資金慢慢地遠離了市場。
九、市場缺少活力。2016年5月到2018年5月,股指一直運行在3000點至3200點區間內,買對了酒吃對了藥可能盈利,其他的操作都很難盈利,散戶只能一次次驗證股市一盈二平七虧的定律。
十、美元加息,資本向美元區流動。
近期的A股市場雖然有以上的不利因素,但最終決定股票價格的因素只有一個,上市公司的價值。目前,我國經濟運行良好,股票估值也處在歷史低位。日前7家基金公司集體發聲,一致認為當前投資者應當理性看待短期市場波動,從中長期維度來看,A股的投資機會明顯大于風險,當前A股主要指數的估值已低于歷史均值,進入了非常有吸引力的投資區間。所以筆者堅信,經過大跌消化不利因素之后,股市即將走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