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
相較于發達國家,我國的垃圾焚燒處理占比仍相對較低。日本在1998年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比例已經達到了80.4%。挪威、比利時等歐洲國家的垃圾焚燒處理比例均超過了70.0%。我國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根據中國固廢網E20研究院測算,到2020年,我國垃圾焚燒處理率將達到50%,市場投資空間、建設空間約在1000億元左右。
垃圾焚燒發電是實現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改善生態環境的重要手段,由于垃圾焚燒發電前期投入大、運營成本較高,國家從上網電價、稅收等多方面出臺了優惠政策,有力促進了垃圾焚燒發電行業的快速發展,“十三五”規劃期間社會環保總投資有望超過17萬億元,其中固廢領域投資4.5萬億元,占比有望達到26.47%。垃圾焚燒發電市場高度分散,從綠色動力業務布局可以看到,公司項目分布于全國15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分布較廣,以項目簽約數量計算,在垃圾焚燒發電領域,公司共擁有32個項目處于運營、試運營、在建、籌建階段,是擁有項目數量較多的企業之一。2014-2016年,綠色動力的垃圾焚燒發電處理量(不含垃圾填埋處理量)分別為201.16萬噸、233.11萬噸、316.74萬噸,同期全國垃圾焚燒處理量分別為5329.90萬噸、6175.50萬噸、7378.40萬噸(數據來源:《中國統計年鑒》),市場占有率分別為3.77%和3.77%、4.29%。
綠色動力以BOT等特許經營的方式從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的投資、建設、運營和維護業務并根據客戶的要求提供針對性的專業顧問服務,包括一般項目規劃、可行性研究、項目設計、核心技術、項目整合、試運行及設備維護。通過全方位的服務,綠色動力能夠最大程度地滿足客戶的需求,提升企業的綜合競爭力,公司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78483.85萬元,實現凈利潤20647.74萬元,目前已初步形成立足于長三角、環渤海、珠三角,輻射全國的市場布局,公司在垃圾處置領域已運營項目11個、試運營項目3個、在建項目6個、籌建項目12個,已運營項目垃圾處理能力達8200噸/日,試運營項目垃圾處理能力達2610噸/日。
在市場需求和國家政策支持下,綠色動力通過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擬募集資金用于天津寧河縣秸稈焚燒發電項目、天津寧河縣生物質發電項目、蚌埠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項目,用于解決寧河縣原有焚燒秸稈與垃圾填埋方式對環境造成污染,以及蚌埠市隨著城市發展,預計高達1990噸/日垃圾無害化處理缺口。綠色動力表示,募投項目的實施具有較好的財務回報和抗風險能力,不但在經濟上可行,而且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顯著。
中國垃圾焚燒發電行業主要采用爐排爐或流化床兩種焚燒技術,爐排爐技術起源于德國、日本和美國,在過去幾十年內發展迅速,是垃圾焚燒發電行業中最為成熟,也是應用最廣泛的一種技術。焚燒爐排大致上可分為三種:逆推式爐排爐、順推式爐排爐及往復翻動式爐排爐,國內的爐排爐技術主要是通過直接引進國外設備或吸收消化國外技術,并有部分技術領先的國內企業已研發出適合中國生活垃圾特點的爐排爐技術。綜合來看,爐排爐焚燒技術已成熟,并占據了性能、環保、政策支持的優勢。
綠色動力公司是中國最早專注吸收、提升及進一步開發先進國際焚燒爐技術的企業之一,公司自主研發的“多驅動逆推式爐排爐垃圾焚燒技術”為垃圾發電項目的核心設備技術,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并被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選為重點推廣的工業技術。為持續探索開發新焚燒技術及工序,以符合中國垃圾處理業的需求,綠色動力打算在現有的400噸爐排爐技術的基礎上,集中開發系列化的爐排爐,并開發600噸及以上爐排爐,以更有效達到不同類型和大小的城市的焚燒要求。
為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綠色動力還在不斷開發新工序及技術,包括減少氣體、廢水(滲濾液)、飛灰、氣味及污泥處置的技術,以提高垃圾焚燒發電廠的效能,更有效地控制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排放的環境污染物,并且有效處理其他種類的固體廢物。同時,綠色動力正在開發垃圾焚燒煙氣凈化技術及富氧垃圾焚燒技術,進而提高公司的垃圾焚燒發電效率、減少對環境帶來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