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開松
獨木難成林,但榕樹可以做到。有了森林,便有了生態。在水大魚大的今天,亞馬遜、谷歌、蘋果、騰訊、阿里紛紛完成從樹到林到生態的轉變。像騰訊,用賦能戰略在創造一個大生態,許多行業因此開始了新的欣欣向榮進程。
資源和品質都在向行業龍頭傾斜、聚集。反過來,穩定增值的資產勢必會變得越來越稀缺。眾所周知的極致公司比如蘋果、茅臺、格力,代表了各自行業內的全球最高水平;海螺水泥在一個被認為是落后產能的水泥行業,做到了大而強,一年利潤能做到200億元;永輝超市用一個看似傳統的物美價廉戰略一年開出200多家店,其合伙人制、超級物種策略可圈可點。
品質是人們可以感知到的,而品質的持續提升靠的是創新。恒瑞醫藥的估值已經不低,但股價還在創新高,為什么?因為它擁有國內制藥企業中極有競爭力的研發隊伍和資金投入。老字號云南白藥,從三七出發到牙膏、養元青、千草堂淋浴素、采之汲、創可貼、氣霧劑等,一舉在大健康領域做出了國貨經典。做電池起家的比亞迪,在汽車和新能源汽車領域實現新崛起,其在背負新能源汽車補貼下行的壓力下,還是把電動大巴推進到歐洲、美國、亞洲、南美洲,其云軌更是從中國的銀川走向巴西。這些創新,讓比亞迪有底氣成為未來全球新能源汽車競爭格局中的一員。在金融領域,招商銀行開始樹立以用戶為導向的文化,創造用戶價值為主要的評價體系,要引進銀行無法內生的高端、稀缺的跨界人才,通過科技進化提升客戶體念。這也是以用戶為中心提升價值鏈。
在品質和創新以外,投資未來資產還需要看企業是否有“家”“態”情結。一個有“德”的企業家會將資產變成有精神和靈魂的生態,變成“家”。曹德旺就是其中的代表,他既會做強企業,還能帶著企業在慈善領域做得有聲有色。
未來的投資,值得珍惜和擁有的是有家有情有品質有創新的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