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功權
摘要:目前我國多數豬場都使用水泥地面來養豬,在養殖生產中易對生豬產生不利的影響,影響豬肉的質量、肢體的健康、生長速度,還易導致豬發生腹瀉。但是水泥地面因其耐用且便于清掃仍廣泛的被使用,在使用時需注意一些問題以解決其對養豬生產的不利影響。
關鍵詞:豬舍;水泥地面;不利影響;質量;肢蹄健康;生長速度;腹瀉;解決辦法
中圖分類號:S828.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9737(2018)02-0021-01
豬舍地面的建設對于生豬養殖來說尤為重要。目前多數的中小型養豬場都采用水泥地面來養豬,利用水泥地面養豬不但堅固耐用,而且還便于清掃、沖刷和消毒。但是在實際的生豬養殖中,水泥地面的弊端較為突出,會給養豬生產帶來不利的影響。水泥地面也并不是絕不能使用,在使用過程中注意一些問題,可以有效的解決其對養豬產生的不利影響。
1 豬舍水泥地面對豬的不利影響
豬肉質量下降。豬肉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皮膚,通常皮膚較為粗糙、厚實的豬的肉質往往不佳,而利用水泥地面養殖生豬,因地面的摩擦力較大,會導致豬的皮膚粗糙,另外,因水泥地面的導熱性強,不利于保溫,如果在天氣較為寒冷時會變得較為冰冷,從而使豬為了抵御寒冷,皮膚會變得更為厚實,而使豬肉的質量下降。
營養缺乏。豬有拱土的習慣,豬可以通過拱土的行為從土壤中獲得一些營養物質,如母豬的乳汁中易缺乏鐵,如果采用土地養豬,仔豬可以通過拱啃土地而獲得鐵,而水泥地面養豬則無法得到鐵的補充,需進行人工補鐵。另外,土還可以提供其他的營養物質,如各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對于養豬育肥豬因時間較短不易發現營養缺乏的癥狀,但是有研究表明,在相同飼料配方的情況下,利用水泥地面養豬的生長速度要慢于利用土地養豬,更易出現生長發育遲緩、抵抗力下降的現象,并且如果用水泥地面養殖種豬則要考慮營養缺乏的問題。
患肢蹄病。雖然水泥地面并不是導致豬患肢蹄病的主要原因,但是有研究表明,采用水泥地面養豬,豬患肢蹄病的幾率要更高。這是由于水泥地面過于堅硬,而豬的體重過大,尤其是種豬,體重更大,更易導致肢蹄受損,而這對于一些國外引進的品種的影響更為明顯,國外引進的品種多為瘦肉型品種,體長,腿細,肢蹄的承受力較小,發生肢蹄損傷的幾率更大。如果養殖種豬則易造成其因肢蹄受傷影響配種而面臨淘汰,嚴重影響經濟效益。
不利于保溫。水泥地面相對于土地和磚地的導致性強,保溫性差,這一點對于成年豬的影響較小,但是對于仔豬來說卻是致命的傷害。因仔豬的體溫調節能力較差,抗病能力也較差,如果環境的溫度過低則會導致抵抗力大大的降低,易患多種疾病,而水泥地面屬于涼性地面,在寒冷天氣易將仔豬的熱量吸走而使冷的問題更為突出,有研究表明,豬在水泥地面躺臥,有效溫度要比實際溫度低5℃,這不但會引起仔豬患病,還易導致成年豬的生長增重緩慢,影響生產性能。
易導致腹瀉。因水泥地面的保溫性能較差,從而導致水泥地貼的晝夜溫差以及季節性的溫度較大,而豬喜歡趴臥在地面,如果直接的趴在水泥地面上,就會因溫度的變化而使豬受涼而出現腹瀉。尤其對于抵抗力較差的豬以及仔豬來說,水泥地面帶來的不利影響更為明顯。
2 解決辦法
科學配合飼料。利用水泥地面養豬就更應該注意給豬提供充足且配比合理的全價飼料,從而避免豬發生營養缺乏的現象,尤其是要注意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的供應。對于初生仔豬要及時的補鐵和補硒,仔豬無法從母乳中獲得足量的鐵,因此必須在出生后補鐵,以免仔豬出現缺鐵性貧血,影響生長發育;對于生長育肥豬則要注意飼料的配方,并且不可隨意的更改和減少飼喂量。對于種豬來說,如果采用水泥地面養殖易出現營養缺乏的問題,因此提供適宜的營養,尤其是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供應,可補充青綠飼料,以保持較高的繁殖性能。
因水泥地面堅固會對豬的肢蹄造成影響,發生肢蹄損傷,因此要想辦法解決這一問題,有的養殖戶在設計豬舍時既有水泥地面也有土地面和磚地面,可養豬過程中可以經常的讓豬在舍外較軟的土地面活動,可以減輕水泥地面對豬肢蹄的損傷,如果養豬場養殖的是瘦肉型種豬,則更應注意這一問題,盡量在飼養種豬時避免采用水泥地面,以免因種豬的肢蹄問題引起淘汰率增加。
水泥地面的主要問題之一就是保溫性能較差,而仔豬怕冷,如果養豬仔豬就要充分的考慮到這一問題,以減少水泥地面與豬體的溫差。有條件的豬舍可以在舍內建地暖或者地炕,以在寒冷季節提高地面的溫度,但是這樣會增加養豬成本對于小型豬場不太適用。而在水泥地面上鋪墊料的方法不但省錢而且較為實用,可選擇保溫性能較好的材料,如秸稈、鋸末等,不但可以保溫,還可增加地面的柔軟度,減少對豬肢蹄的傷害,并且可避免豬趴臥時與冰冷的地面直接接觸。另外,在寒冷季節如果采用水泥地面養豬還要適當的提高舍溫,以減輕水泥地面的影響,例如,豬需要的溫度如果是25℃,則需將室溫提高到30℃,以消除水泥地面有效溫度降低的5℃。另外,在寒冷季節還要保持水泥地面干燥,以避免因水蒸發而吸走熱量,導致舍溫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