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杰
摘要:肉牛養殖成本包括基礎設施建設費用、飼料費用、運輸費用、藥品投入費用、人工費用等。因此影響肉牛養殖成本的因素比較多,降低肉牛養殖的成本可以從根本上提高肉牛養殖的經濟效益。現簡單介紹肉牛養殖成本的影響因素及降低措施。
關鍵詞:肉牛;養殖成本;影響因素;品種;飼養管理;疾病;經營管理;降低措施
中圖分類號:S823.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9737(2018)02-0038-01
1 肉牛養殖成本的影響因素
品種因素。肉牛的品種對肉牛的養殖成本影響非常大,不同品種的肉牛品種的育肥效果不同,優良的的肉牛品種的生長速度快、飼料轉化率高、生產性能良好、飼養周期短。因此要想降低肉牛的養殖成本就要做好肉牛品種的選擇工作。我國本地的一些肉牛品種如延邊牛、晉南牛等的肉質優良、抗逆性強、生長速度快。但是大多數肉牛品種為本地黃牛,生長速較為緩慢,飼料轉化率低,但是耐粗飼,適應性強,養殖成本相對較高,并且肉的品質較差,經濟效益較低。
飼養管理因素。肉牛的飼養管理方法是否合理對于肉牛養殖經濟效益非常重要,對肉牛養殖的成本也影響較大。肉牛養殖的飼養管理包括人員的管理和對肉牛的管理,在養殖過程中如果養殖人員的技術較差,工作積極性不高,就會造成勞動輸出較大,增加了人員的管理費用,而如果對肉牛的管理不到位,包括飼料的管理不良,浪費嚴重,飼料的營養不合理,利用率較低,料肉比高,這些都會增加肉牛養殖的成本,并且飼料費用在肉牛養殖費用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疾病因素。疾病因素是制約肉牛養殖生產的關鍵性因素,如果肉牛患病,就會增加治療費用,如果治療不及時還會導致病情惡化,影響肉牛的健康,嚴重時還會導致肉牛死亡,造成嚴重的損失,另外當肉牛發生疫情,如果在較小的范圍內發生可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撲滅,但是一旦疫情暴發,就會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這些都會導致肉牛養殖成本增加,使養殖經濟效益下降。
管理方式。如果管理方式不科學,如飼料的供應不合理,牛的品種選擇不當,飼養管理過程將不同性別、不同大小、不同年齡的肉牛混合養殖,就會導致肉牛的育肥周期長、育肥效率降低、育肥牛的質量差等,從而增加了養殖成本,降低了養殖經濟效益。
2 肉牛養殖成本的降低措施
在肉牛的養殖過程中,如果發現養殖成本高,經濟效益低,就需要分析導致養殖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來降低養殖成本。
加強品種改良。我國的本地黃牛品種數量多、耐粗飼、抗逆性強、適應能力強,但是生長速度緩慢、飼料轉化率低、養殖周期長、肉的品質較差,而國外的一些優良品種,如西門塔爾、利木贊或者我國的一些優良品種,如延邊牛、晉南牛等的生長速度快、飼料轉化率高、牛肉的品質好等,可以通過品種的改良,選擇國外優良的品種作為父本,本地黃牛作為母本進行雜交,得到的雜交后代,具有親代的優良特性,無論在生長速度、飼料轉化率、飼養周期、牛肉的品質等方面都有明顯的提高,可以顯著的降低養殖成本。
目前大多數的肉牛養殖多采用購買架子牛的方式育肥,如果通過異地購買犢牛育肥,不但價格高,還會增加運輸成本,還易引入疫病,對養殖經濟效益影響較大,因此有條件的牛場最好堅持自繁自養,一方面犢牛的品質可以得到保障,并且減少了疫病的發生。
加強日常的管理。肉牛的日常管理對牛的增重速度、健康水平等方面都影響較大,因此為了降低肉牛的養殖成本,需要加強日常的飼養管理。包括人員的管理和肉牛的管理,在人員的管理方面,要提高工作人員的技術水平,定期進行培訓,加強人員的管理工作,調動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的責任感。對于肉牛的養殖則要對牛進行保護性飼養,給肉牛提供一個適宜的養殖環境,保持牛舍的衛生、清潔、干燥,及時的清理舍內的糞污,保持料槽和水槽干凈衛生,定期對牛舍內外環境以及工具、用具等進行消毒,以減少養殖環境中的病原菌,頭疼疾病的發生。做好夏季的防暑降溫工作與冬季的防寒保溫工作,避免熱應激的發生,降低牛為了御寒而導致的能量消耗。選擇合適的育肥方式,肉牛進入育肥期后要以拴系為主,這樣可以縮小活動的空間,減少運動量,降低能量的消耗,加快增重速度,降低養殖成本。
選擇合適的飼料。飼料成本占養殖成本的比例非常大,要想降低養殖成本,首先要降低飼料成本。在飼料的選擇上要注意遵循就近原則,盡量在本地購買飼料,降低飼料的運輸費用,在購買飼料時要注意飼料的品質,不可一味的圖便宜而購買劣質飼料造成更大的經濟損失。飼料的營養要求充足、全面、配比合理,要根據肉牛不同的生長發育階段和生理階段提供適宜的營養物質。
做好疾病的預防工作。加強疾病的預防工作,降低治療費用,加強日常飼養管理,增加肉牛體質,提高抗病能力,同時還要定期的做好驅蟲工作,驅除體內外寄生蟲。根據養殖場的實際情況科學的制定免疫程序,并按免疫計劃接種疫苗,提高機體的免疫力。當發現肉牛患病后要正確診斷,科學用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