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福成
摘要:在潮濕的季節,如果飼料保管不當易發生霉變,其中含有的霉菌毒素對生豬危害極大,會導致生豬的生長發育受阻,飼料報酬率降低,還會造成豬的健康受損,嚴重時還會引起死亡,因此生豬養殖不可忽視霉菌毒素的危害,做好防控工作,防止發生霉菌毒素中毒。
關鍵詞:生豬;霉菌毒素;危害;生長發育;飼料;飼料報酬率;防止霉變措施
中圖分類號:S858. 2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9737(2018)02-0065-01
1 霉菌毒素的種類
玉米赤霉烯酮。這是一種具有激素類物質活性的毒素,主要是玉米或者小麥在發生霉變時產生的一種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的毒性作用主要表現是發生雌激素中毒病,豬發生中毒后會出現不孕或者流產,還會導致后備母豬提前性成熟,頻繁發情,屢配不孕。如果是妊娠母豬則會發生流產或者胚胎死亡,種公豬則會出現性欲低下,受精率下降。
黃曲霉毒素。該毒素主要是由黃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產生的一種毒素,會引起飼料的適口性下降,使豬的食欲下降,采食量減少,生長發育緩慢,甚至停滯,豬采食這類飼料后會出現免疫功能下降,臟器受損。母豬在采食含有黃曲霉毒素的飼料后會發生胚胎壞死,產疇形胎兒的幾率上升。哺乳母豬的泌乳量會減少,進而影響到哺乳仔豬的生長發育與健康。
赭曲霉素。赭曲霉素可污染玉米、小麥等所有的谷物,這種毒素具有強烈的腎毒素、神經毒素、肝毒素以及免疫毒素,可使豬的免疫系統功能抑制,易引發其他多種疾病。對養豬生產危害極大。
2 霉菌毒素對豬的危害
霉菌毒素對養殖生產的危害較大,會嚴重的損害豬體的健康,從而降低生豬養殖經濟效益。霉菌毒素會導致飼料的營養價值降低,導致飼料脂肪迅速的變質,飼料轉化率降低,蛋白質的消化率降低,對豬的生長、增重以及健康有利的賴氨酸、精氨酸的水平降低,使飼料代謝減少。還會降低飼料中維生素的穩定性,破壞飼料中營養物質的平衡。另外,霉菌毒素還會使飼料的適口性下降,從而導致豬的采食量下降,出現營養不良,生長發育與增重受阻。
霉菌毒素會影響到豬的健康。發生霉變的飼料對豬有極強的毒副作用,當豬一次性的攝入含有大量霉菌毒素的飼料后,會發生急性的中毒反應,發生肝臟、腎臟受損,還會影響到豬的繁殖性能。霉菌毒素的危害非常大,即使豬攝人的含量較少,也會導致豬體的生長發育受阻,繁殖性能下降,免疫機能降低,如果長期的攝入發生含有霉菌毒素的飼料還會引發慢性中毒和致癌。
霉菌毒素不僅存在于飼料中,還會轉移到豬體內,豬通過采食含有霉菌毒素的飼料后,霉菌毒素會殘留在豬肉產品中,人吃到含有霉菌毒素的豬肉后也會發生霉菌毒素中毒,因此霉菌毒素不僅會對動物產生危害,對人類的健康同樣會造成很大的威脅。
3 防止霉菌毒素中毒的措施
為了避免養豬生產中發生霉菌毒素中毒,要做好防控工作。飼料發生霉變的主要原因是本身的濕度或者環境的濕度過大,因此最有效的預防措施就是要根據霉菌毒素形成的條件和規律做好飼料水分與貯存環境濕度的控制工作,防止飼料發生霉變。
控制飼料和原料的含水量,因為當飼料中的水分超過15%時會導致霉菌大量的生長繁殖,因此在飼料生產時要控制好飼料的含水量。在購買飼料時要合理的選擇飼料,選擇正規的飼料生產廠家,因為正規的飼料生產廠家在原料的品質、飼料的加工和貯存等方面的要求更為嚴格,可更好的減少霉菌的生長和毒素的產生。
提供良好的飼料貯存環境,貯存飼料的庫房要求通風良好、保持干燥、還要定期的進行打掃和消毒,避免料庫潮濕、衛生條件較差,否則易為霉菌的生長提供良好的條件。加強飼料的保存工作,飼料在存放時需要使用木板架將飼料與地面隔開,以便于通風,飼料不可貯存過多,要盡快的使用,一旦發現霉變要嚴禁飼喂。
除了飼料會產生霉菌毒素外,如果養殖環境過于惡劣也會導致霉菌毒素大量的滋生與繁殖,因此要加強養殖環境的衛生清潔與消毒工作,舍內的墊料要保持干燥、新鮮,要勤換,每天都要清洗飲水器與料槽,在喂料前要將剩料清理干凈,杜絕霉菌毒素的產生。
對于發生霉變的飼料可以進行脫毒處理,但是如果飼料霉變過于嚴重則要丟棄,因其中的養分已經流失,失去飼用價值,還會對豬產生極大的危害,而對于輕度發生霉變的飼料,則可根據情況采取合適的方法進行脫毒。目前適用于規模養豬場飼料脫毒的方法主要是在加工飼料時在飼料中添加一些具有吸附霉菌毒素作用的添加劑,如硅藻土、沸石等,以達到脫毒的效果。
當豬群發生霉菌毒素中毒后要及時的處理,首先要立即停喂受霉菌毒素污染的飼料,尤其是玉米,對于中毒較輕的豬要加強護理讓其逐步的康復,對于慢性中毒的豬群可在飼料中添加保健類藥物,增強豬體的抗病能力。為了防止發生因霉菌毒素中素而出現并發癥,可配合使用抗生素,同時配合使用一些保健類藥物,促進中毒豬快速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