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東
摘要:豬食鹽中毒是指在缺乏飲水的情況下,攝取過多食鹽或者鹽含量較高的飼料而導致。通常成年豬攝取超過50 g鹽分就會發生中毒,攝取100—250 g就會造成死亡,尤其是仔豬對食鹽的敏感性更高,更容易發生中毒,通常只要攝取50—100 g就會發生中毒死亡。現概述該病的病因、癥狀、剖檢以及防治措施。
關鍵詞:豬;食鹽中毒;病因分析;臨床癥狀;剖檢變化;實驗室檢查;藥物治療
中圖分類號:S858. 2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9737(2018)02-0091-01
1 病因分析
食鹽是家畜飼料中必須添加的物質,是確保機體新陳代謝所必需的物質,如果飼喂不合理或者過多,就能夠出現中毒。食鹽中毒本質上是指鈉離子中毒,氯化鈉濃度過高會直接刺激胃和腸道黏膜,從而發生胃腸炎癥;鈉離子還可促使胃腸內容物滲透壓升高,導致組織細胞發生脫水,減少排尿量,造成體內的鈉離子無法及時通過腎臟排出體外,不斷在各個組織器官內貯留,最嚴重的是發生腦水腫而造成顱內壓明顯升高,無法向腦組織供給充足的血氧,影響中樞神經系統機能的發揮,從而出現一系列神經癥狀。
食鹽中毒通常是在豬群中發生,主要是由于攝取含較多鹽分的飲水或者飼料,如飼喂飯店食堂的殘羹、醬渣、腌菜水、泔水或者洗咸魚水等,都會引起食鹽中毒。另外,在日常飼喂豬時,突然在日糧中添加食鹽,且沒有適當控制添加量,沒有攪拌均勻,采食后豬群沒有及時飲水或者飲水較少,也能夠引起中毒。當日糧中加入過量鹽分時,如添加過量含有氯化鈉、硫酸鈉、乳酸鈉等成分的添加劑等,也可引起中毒。豬日糧中含有充足的鈣、鎂等礦物質時,會導致機體對過量食鹽的敏感性明顯下降,反之就會造成敏感性明顯增強。此外,豬飲水充足與否,對發生食鹽中毒也具有關鍵影響。
2 臨床癥狀
病豬表現在精神萎靡,渴欲明顯增強,黏膜潮紅,口唇腫脹,食欲不振或者完全廢絕,接著發生嘔吐,且神經功能失調,過度興奮,經常點頭,口吐白沫,張口咬牙,做轉圈運動或者前沖后退,全身發生痙攣或者突然倒地,通常呈周期性發作,甚至會連續發作,每次一般可持續2—3 min。出現痙攣時,病豬的頭頸部會明顯高抬或者朝向一側歪斜,肌肉從頭部逐漸向后抽搐,重心不斷后移,呈犬坐勢,無法站起,四肢呈游泳狀劃動,甚至仰翻倒地。當病豬出現抽搐時,體溫會略微升高,呼吸困難,心跳加快,黏膜發紺,最中四肢癱瘓,只能夠臥地不起,嚴重時會在1—2天發生死亡,通常經過4~6天發生死亡。
該病根據病程可分為兩種類型,即最急性型和急性型。最急性型,是由于一次性攝取大量食鹽而引起,主要表現出陣發性驚厥,肌肉震顫,昏迷倒地,一般在2天內發生死亡。急性型,是由于采食較少食鹽,但缺乏飲水,一般在1-5天之后出現發病,臨床上比較常見。大部分病豬表現出間歇性癲癇樣神經癥狀,如頸部肌肉抽搐,持續咀嚼流涎,皮膚黏膜發紺,呈犬坐姿勢,張口呼吸,每次發作可持續1—5 min左右,發作間歇時不會出現任何異常,1天內能夠反復無數次發作。發作期間,體溫會有所升高,但通常不會達到39.5℃以上,而間歇期體溫恢復正常。病程末期,后軀麻痹,只能夠臥地不起,往往處于昏迷狀態下死亡。
3 剖檢變化
剖檢病死豬,發現機體脫水,皮膚干燥,可視黏膜發紺,舌發紫,喉頭發紺,而頜下淋巴結沒有發生病變,肌肉變成暗紅色,胃腸黏膜發生卡他性出血性炎癥,充血、水腫、出血,部分形成潰瘍,大腸內容物比較干燥,且會在腸黏膜上黏附,腸系膜淋巴結發生充血、出血。大腦皮質和軟腦膜發生充血、水腫,腦灰質有所軟化。心內膜存在小出血點,兩肺大葉邊緣明顯充血、變黑,肝臟呈灰白色,腫大增厚,質地堅硬,腎臟呈紫色。
4 實驗室檢查
從病豬體內取病料檢測氯含量,一般健康豬的胃內容物含有0.31%氯化鈉,小腸中含有0. 16%,盲腸中含有0.10%,肝臟中含有0.17%—0. 28%,超過時就會引起中毒。也可取發病豬血樣用于血清分離,接著通過醋酸鈉鎂比色法檢測鈉含量,正常含量為每升含有135 -145 mmol,超過該值即發生中毒。
5 防治措施
只要發現豬出現食鹽中毒,要立即將其置于寬敞安靜的地方,禁止驚趕;同時,要立即停止飼喂之前的飼料,并緩慢增加飲水,注意少量多次,禁止一次性暴飲,防止組織進一步發生水腫,加重病情。另外,還要采取輔助治療,主要是促使食鹽盡快排出,調節陽離子平衡,并配合對癥處理。為促使血液中一價和二價陽離子恢復平衡,病豬可靜脈注射適量的10%氯化鈣液或者5%葡萄糖酸鈣液;為使腦水腫減輕、顱內壓降低,可高速靜脈注射適量的高滲葡萄糖液或者25%山梨醇液;為加速毒物排出,可服用油類瀉劑和利尿劑;為緩和痙攣發作以及興奮,要及時使用鎮靜解痙藥,如溴化物、硫酸鎂等。通過大量實踐,建議病豬在停止飼喂含鹽飼料后,可少量多次地飲用溫糖水,或者灌服適量溫豆漿(取100 g大豆,添加適量水后放人豆漿機磨成漿液,再添加10%葡萄糖),每間隔4h服用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