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薇
摘要:豬囊蟲病是人畜共患寄生蟲病中的一種,但由于其往往呈地方性散發,且一般為慢性經過,加之不會表現出明顯的臨床癥狀而經常被忽視。豬患病后會影響生長發育,導致肉品質變差,同時由于人也能夠感染該病,會對公共衛生造成影響,因此在豬肉衛生檢疫中作為一個主要項目,現概述該病的檢疫及防治。
關鍵詞:豬;囊蟲病;宰前檢疫;臨床癥狀;宰后檢疫;現場剖檢;無害化處理;藥物治療
中圖分類號:S858. 2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9737(2018)02-0098-01
1 宰前檢疫
一般來說,豬感染囊蟲病后在生前不會表現出明顯的臨床癥狀,從而導致較難進行生前診斷,但只要在日常加強對豬群的仔細觀察,依然能夠通過對其臨床反應進行綜合分析來辨別是否患病。
體征變化。輕度感染時,病豬不會表現出明顯的癥狀;嚴重感染或者寄生較多囊蟲時,會導致肩胛部明顯增厚、增寬,臀部和肩胛部肌肉隆起、突出,類似于葫蘆狀。
臨床癥狀。病豬被毛粗亂、失去光澤,眼睛變紅,拒絕走動,經常臥地,睡覺時會發出明顯的鼾聲。部分病豬會發出嘶啞叫聲,呼吸加速,且伴有短促的咳嗽聲,心跳加快。一般來說,根據蟲體寄生部位不同,病豬會表現出不同的癥狀,如在腦部寄生時會出現痙攣、癲癇;在咽喉肌肉寄生時會發出嘶啞叫聲,呼吸加速,且經常咳嗽;在四肢肌肉寄生時會出現跛行;在舌和咬肌寄生時往往會導致舌肌麻痹,影響咀嚼等。
活體檢查。通常較難進行蟲體活體診斷,主要是對豬的眼瞼和舌部進行檢查,看是否存在感染囊蟲而形成的豆狀腫脹,并用手在眼瞼和舌部觸摸,如果眼瞼存在米粒狀隆起,且舌部存在較硬的豆狀結節,即可作為診斷的依據。
2 宰后檢疫
現場剖檢。病豬胴體的肉色通常比較暗淡,在瘦肉、肥肉以及五臟器官上都可能存在一定數量的米粒狀囊包。剖檢時,重點是對豬胴體的咬肌、膈肌和深腰肌等處進行切割檢查,通常切割厚度適宜控制在1 cm,每間隔1 cm切一刀,4~5刀之后對切面進行仔細觀察,如果發現肌肉上存在水泡狀物,呈石榴籽大小,就能夠確診為囊包蟲。對內臟進行剖檢,發現腎臟和輸尿管周圍的結締組織明顯增生,并存在較多乳白色的黃豆大小的包囊,呈圓形或者橢圓形,且囊內含有大量無色的透明液體,且囊壁內層連接有一個白色球形的懸垂狀頭節,也能夠判斷為囊蟲。
蟲體微觀檢查。通過鏡檢發現蟲體呈橢圓形或者圓形,囊體大小不同,有些只有米粒大,有些達到豆粒大,均為半透明狀的乳白色,但發生鈣化就會導致蟲體變成黃白色或者黃色,里面含有大量透明無色液體,囊壁上存在一個乳白色、米粒狀、圓形頭節。取頭節進行壓片鏡檢,能夠看到1個頂突和4個圓形吸盤,頂突上存在幾十個角質小鉤,呈圓環形排列,直徑在5—8 mm左右。
3 防治措施
無害化處理。豬肉要加強衛生檢疫檢驗,嚴格按照檢疫規程操作,不允許患有囊蟲病的豬肉進入流通、銷售環節,且要嚴格按照國家規定對這些豬肉采取無害化處理,如高溫、冷凍以及鹽腌等。采取高溫處理時,規定肉塊重量必須控制在2 kg以下,厚度小于8 cm,一般采取高壓蒸汽法,要求在1.5個大氣壓下持續處理th,直到切面變成灰白色,且流出無色肉汁時即可;采取冷凍處理,要確保深層肌肉的溫度也達到12℃,且至少持續處理4天;采取鹽腌處理時,規定必須處理20天以上,食鹽用量應達到肉重的12%以上,處理后豬肉中的含鹽量必須達到5.5%~7.5%。
藥物治療。在豬群防疫中,要進行該病的普查,對于陽性豬要及時使用藥物治療。病豬可按體重使用60 mg/kg氯苯咪唑,添加在飼料中混飼,一般在清晨空腹時投藥,每天1次,連續使用4次。也可按體重使用60~65 mg/kg丙硫苯咪唑,添加適量的豆油或者橄欖油配制成6%的懸液,然后進行肌肉注射,或者按體重直接口服20 mg/kg,每間隔l天1次,連續使用3次。也可按體重口服50 mg/kg吡喹酮,每天1次,連續使用3天,或者添加適量的液體石蠟配制成濃度為20%的懸液進行肌肉注射。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吡喹酮后會導致囊蟲發生膨脹,因此癥狀嚴重的病豬要減少用量,并采取分次給藥,防止發生死亡,尤其是體弱豬及妊娠母豬更要慎重使用。也可在飼料中添加3g滅絳靈(氯硝柳胺),在早晨空腹時混飼1次,經過2h再口服20~30 g硫酸鎂,對于驅出的蟲體必須進行深埋,避免蟲卵對大面積環境造成污染而導致人豬感染。對于該病的高發地區,可在豬育肥前期按治療劑量投服丙硫咪唑,用于驅除消化道線蟲以及其他蟲體,既能夠加快增重,還能夠預防感染囊蟲或者將其殺死。
加強飼養管理。養豬要從傳統的飼養方式盡快變成科學化飼養,同時積極推廣規模化和集約化養殖。在豬采取圈養時,要盡可能將人類廁所建在遠離豬圈的地方,且飼喂合理搭配的飼料,盡可能飼喂全價飼料,促使飼養周期縮短。豬場內的尿液和糞便要經常進行清理,且運到固定地點進行堆積發酵,之后才能夠將其作為基肥在田間施用。養殖場周圍不允許犬科、貓科動物進入,并定期進行驅蟲。另外,豬場要制定合理的消毒制度,確保生活環境清潔衛生。加強宣傳教育豬囊蟲病對人體健康造成的危害,增加人們對該病傳染途徑、危害以及防治方式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