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付
摘要:肉羊養殖場的選址、設計、場內各區的布局、設備結構的工藝流程等對于肉羊養殖疫病的防控,肉羊生產性能的發揮等都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因此肉羊養殖場在建場前要進行科學選址,場內各區要合理布局,還要根據肉羊的不同階段設置不同類型的羊舍。 關鍵詞:肉羊;養殖場;建設;場址;布局;羊舍;運動場;消毒池;環境
中圖分類號:S8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9737(2018)02-0109-01
1 科學選址
羊場場址的選擇要合法,建設用地、一般土地都可以用于建設養殖場,但是基本農田則不可用于養殖場建設,因此在選址前要到所屬地區查清土地的性質。另外,隨著對環境保護的工作越來越重視,各地已經將一些區域劃分為禁養區,規定禁養區內不允許建設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因此在肉羊養殖場建設前還要查看所屬縣區的整體規劃,看所選地址是否在禁養殖區內。在土地性質以及所在區域都允許建設養殖場的前提下還要看所選擇的地址是否適宜建設肉羊養殖場,要進行科學的選址。羊天性喜歡溫暖干燥的環境,因此在選址時要選擇地勢較高、背風向陽、采光良好、通風干燥、排水良好的地方,并且要求附近的水源充足,水質良好,符合養殖用水的標準。不可在低洼易澇的地方建設羊場。為了防疫的要求,羊場要遠離其他養殖場區、居民區、交通要道、屠宰場等其他企業。養殖場要求供電良好,并且要求交通方便,以便于從外購買飼料、引種以及銷售。
2 合理布局
羊場的占地面積要根據肉羊的飼養規模來確定,無論多大的規模的養殖場,都要求場區內進行分區規劃,并且布局要合理。通常可將整個養殖場分為三個主要功能區,分別為管理區、生產區以及病羊隔離區。在分區時要從最佳的生產聯系以及衛生防疫條件的角度來安排各區的位置。一般要求管理區應位于生產區的上風處,病羊隔離區要位于生產區的下風處,并且各區間要有一定的安全距離。管理區又可分為辦公區、辦公區、飼草飼料加工貯藏區等,生產區包括羊舍、藥浴池、運動場等,病羊隔離區包括病羊隔離室、治療室、無害化處理設施等。場區內的各區要嚴格劃分,并且場區內的污道和凈道也要嚴格的區分。為了達到良好的防疫效果,可以在養殖場的四周以及場區內的道路兩旁,空地上種植綠化帶,還具有改善羊場小氣候的作用。
羊場內的建設布局也要合理,肉羊在生產過程中,包括種羊的飼養管理、繁殖、羔羊的培育、育肥羊的飼養管理、飼草飼料的運送和貯存、疫病防治等,這些生產過程使得各建設物間存在著功能上的聯系,因此為了使生產有序的進行,達到衛生、防火、防疫的安全要求,就要建設好建筑物間的統籌安排工作,盡量做到配置緊湊、占地少、利用最短的運輸、供水供最線路,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保證生產過程正常有序的進行。
羊場內要建設健全消毒設施。養殖場的大門口要設置消毒池,以供進出車輛消毒用,并且在場區的人口還要有消毒間。羊舍的門口要有消毒盆,盆內的消毒藥液要勤換,工作人員進入羊舍前要嚴格的消毒。
3 羊舍建設
為了便于管理,減少疫病的發生,提高肉羊養殖的經濟效益,要根據肉羊的不同用途、不同的生長發育階段以及不同的生理階段設置不同類型的羊舍。羊群可分為種公羊、種母羊、后備羊、羔羊、育肥羊。其中種母羊又可分為妊娠母牛、空懷母羊以及哺乳母羊。羊舍的分類并不是絕對的,可根據本場的實際養殖條件來設置。羊舍在建設時要注意羊舍的地面,目前標準化羊場多使用漏縫地面,可以給羊提供干燥的臥床,并且羊的糞便可經縫隙露下,便于清理。羊舍的門要求寬2.5~3 m,高1.8~2 m,便于車輛進出運送飼料,窗戶離地面高1. 3—1.5 m,以保證良好的通風,并且羊舍的采光也較好。羊舍的墻壁和屋頂可使用保暖隔熱的材料。
成年羊舍。成年羊舍可分為種公羊舍和種母羊舍,種公羊一般為進行單獨分舍散欄飼養,占地面積為每只2 m2。成羊種母羊以及處于妊娠前期的母牛也為單獨舍散欄飼養,占地面積為每只1 m2,可以為開放、半開放或者封閉式。
分娩羊舍。這一階段是指種母羊在妊娠后期進入分娩舍,為單獨欄飼養,每欄的面積為2 m2左右,羊床上要墊有厚墊草,同時還要設有羔羊補飼欄。
羔羊舍。羔羊在斷奶后進入羔羊舍,每只羔羊的占地面積為0.5m2,散欄飼養。羔羊生長發育在6月齡時其中母羔可留為后備母羊進入后備羊舍,公羔則轉入育肥舍,分群時要根據年齡、體重大小、強弱程度進行分群飼養。羔羊舍要做好保暖工作,因為羔羊的體溫調節能力較差,易受涼患病。
羊場內除了要根據不同種類的羊舍外,還要設置運動場,尤其是目前肉羊養殖多為完全舍飼養殖,運動場的準備十分有必要。運動場應選擇在羊場背風向陽的地方,排水方便,面積為每只成年羊4 m2,運動場的四周要用1. 2—1.5 m高的圍欄圍上,在運動場的兩側應設置遮陽網或者種植樹木,運動場內還需要設置水槽和料槽。除此之外,羊場內還需要設置藥浴池,藥浴池的規格要求人口有陡坡,池長10 m,寬0.5 m,出口處最后做好臺階,并留有停留臺,以便于羊藥浴后藥液流回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