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彥涵
“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边@是同仁堂的古訓,用在投資研究上,也是一樣的。我看好優質中藥上市公司的未來基于以下三點原因:一、中藥是中華瑰寶,配方和制作工藝掌握在國人手里,無需向國外公司購買配方,更不會受進口原材料價格波動的影響。二、護城河深,受政策影響小。隨著進口抗癌藥降稅等一系列措施相繼出臺,進口藥在國內市場的份額將進一步提升,西藥生產企業競爭壓力驟然增加,而傳統中藥有特定的消費人群,受沖擊較小。三、中醫藥行業近年來發展迅猛,越來越多的國人開始認可中藥,特別是年輕人的占比正在提升,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投入到中醫和中藥研發行業,中藥行業整體正在經歷新的發展機遇。
優質中藥行業上市公司的估值是高是低?關于這個問題我認為需要從兩方面看:首先是內在。像云南白藥、片仔癀、東阿阿膠、同仁堂等傳統中藥品牌的商業價值不斷提升,消費群體不斷擴大。除傳統品牌外,中藥飲片、中成藥的大規模生產并運用到臨床已經是大趨勢。中藥企業在競爭激烈的醫藥行業中蓬勃發展,業績保持高增長,發展前景可觀。
其次是外在,即股票價格表現。從去年四季度股價低點到現在,中藥行業上市公司大多數股票上漲25%以上,有的上漲了70%,當然也有下跌的,但總體看,優質中藥企業普遍漲幅較大,特別是近兩個月。醫藥股在經歷了漫長的盤整后出現反彈并不意外,但是短期快速上漲應該引起投資人的注意。對于有一定漲幅的優質股票我更愿意以定投方式投資,依靠時間平滑投資成本。而對于低估的股票則可以逢低買入。
我選取了幾只龍頭醫藥股:同仁堂、康美藥業、云南白藥、片仔癀、東阿阿膠、天士力用作分析。這幾家公司都擁有一定品牌價值,都有拳頭產品,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在中藥行業排名中居前的企業,經營穩定。

從數據上看(見表1,圖1),云南白藥、同仁堂和康美藥業上漲頗為平穩。天士力凈利潤增長率波動較大。片仔癀的凈利潤增長率較其他幾家企業較為陡峭一些,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產品價格上漲無可厚非,如果上漲的有節奏,消費者普遍接受起來比較容易,產品好自然銷量高,凈利潤增長率逐年增高也不足為奇。而原材料上漲引發產品價格連年大幅上漲則會帶來詬病,漲價策略將導致負反饋,一旦業績增長乏力就帶來利空,東阿阿膠的股價調整就是這樣的案例。因此選擇通過產品線多樣化在一定程度上減弱原材料價格上漲帶來的影響,業績增長會更穩健。如果產品線不豐富就控制成本,控制漲價幅度,維持銷售規模,保持利潤增長。

僅從圖表上看(見表2,圖2),除了天士力的凈資產收益率波動劇烈以外,其他幾家企業的數據相似,但就數據比較,東阿阿膠的凈資產收益率明顯最高,第二梯隊是云南白藥、片仔癀、天士力和康美藥業,最后是同仁堂。東阿阿膠之所以有這么高的凈資產收益率我覺得和銷售毛利率有直接關系。由于價格高企,東阿阿膠銷售毛利率平均在65%以上,其他幾家企業平均在30%上下,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其凈資產收益率高出其他企業那么多。

產品價格高,輕奢化必然會形成選擇,用高利潤替代銷量增長是一種策略,但不可避免的是對于營收增長的影響,因此東阿阿膠季報不振引發了股價跳水。冷靜思考,其實用股價調整修復對漲價策略效果的恐慌未嘗不是好事。縱觀幾家企業的動態市盈率,天士力30.41倍、同仁堂44.49倍、片仔癀55.59倍、云南白藥37.97倍、康美藥業23.78倍、東阿阿膠15.10倍。最后兩家企業估值明顯要低一些。
制藥企業的分紅率本身就不高,多數企業都將利潤投入研發或擴大再生產。中藥企業要在擴大投資和回饋股東上尋找平衡,特別是隨著收入逐年遞增,分紅比率應該有所上升。
上述幾家企業中常年分紅率超過1.3%的僅有東阿阿膠,另外幾家分紅率均在1%上下徘徊(見表3)。作為一家成熟的傳統中藥企業,如果分紅缺少足夠的吸引力,股東僅能賺到情緒的錢,無法伴隨企業成長,將不會吸引到更多的長期投資資金。
綜上所述,中藥行業龍頭公司的創收能力毋庸置疑,均有著較深的護城河和較高的商譽。相關公司上半年股價上漲既有醫藥股反彈上漲的原因,也有市場劇烈震蕩導致機構抱團防御的原因。追本溯源,中藥行業龍頭企業良好的運行態勢是機構選擇增配的原因。比起化學制劑和生物制藥企業的龍頭,中藥龍頭凈資產收益率并不低,特別是片仔癀、云南白藥、東阿阿膠。其中東阿阿膠經歷前期的快速調整,估值已經進入相對合理的投資范圍。而短期漲幅較大公司可以邊觀察邊定投,平滑建倉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