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洪
日前,龍星化工公布了2017年報與2018年一季度季報。2017年年報顯示,在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70224.75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6.60%;實現凈利潤為4995.90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2.11%。2018年一季度季報顯示,在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8016.00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5.47%;實現凈利潤為3189.72萬元,同比增長83.72%。如此數據就顯示出龍星化工正處在業績加速的上升軌道中。
近兩三年來,我國加大了供給側結構改革。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淘汰落后生產線;二是關閉環保力度重視程度不夠的企業,這極大地改變了炭黑行業的生態環境。炭黑企業前10大廠商產能占總產能僅51%,相比海外成熟市場行業集中度明顯較低。與此同時,炭黑在生產過程中,需要排放廢氣、廢水,對環境壓力較大。所以,在供給側結構改革以及加大環保力度的政策影響下,炭黑行業的生態環境漸趨改善。
這得到了行業產能數據的佐證。在2012年前,國內產能增速較快,基本在10%以上。但在2015年以后,隨著供給側結構改革以及加強環境保護力度,不僅僅產能增速下滑,而且還有中小企業紛紛退出。2015年至今我國炭黑產能總計減少54萬噸,很多是焦炭企業下屬的小炭黑廠,如此就使得行業開工率迅速提升。與此同時,汽車行業帶來增量需求,炭黑行業供需矛盾得以緩解,產品價格觸底后一路上行。相關數據顯示,炭黑價格從2016年初的不足4000元/噸迅速揚升到2017年底的8000元/噸左右。
這無疑給炭黑行業龍頭企業的龍星化工營造了樂觀的產業氛圍。一方面是因為公司2017年炭黑產量為44.68萬噸,占協會會員總產量的10.23%,處于行業前三位,有望充分享受產業景氣回升的紅利;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公司加大環保力度,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注重環境保護,加強環保數據的實時監測,繼續加大環保設施的建設及技術改造,脫硫、脫硝、低氮燃燒、廢氣收集、尾氣噴氨、濕電除塵等項目設施運行良好,公司的環保治理工作符合國家各種政策要求,提升了公司抗風險能力”。這就意味著公司并不會受到北方城市“2+26”城市限產的影響。因此,公司的產能利用率、產銷率極高。年報顯示,公司累計生產炭黑44.68萬噸,銷售炭黑44.93萬噸,實現產銷率100.56%,推動了公司經營業績的快速成長。
公司經營業績的高速成長也改善了公司的財務報表,經營性現金流量大幅改善。2017年度,經營活動現金流入286675.16萬元,同比增長29.67%。在此基礎上,2018年一季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較上年增加136.54%。這說明了公司產品產銷兩旺,也說明了行業景氣度仍在持續回升過程中,有利于公司經營業績的可持續性成長。
在傲驕的2017年年報、2018年一季度數據面前,龍星化工的管理層保持著清晰的頭腦。
一是加大研發力度。2017年年報顯示出公司在2017年投入7983.91萬元的研發經費,同比增長32.52%。一方面則是針對原有品種提高品質,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例如公司針對燃料噴射技術的改造、針對炭黑反應控制的創新工作也在開展之中。另一方面是開發專用型、功能型的新品種炭黑,報告期內公司白炭黑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高分散白炭黑已經被輪胎企業所接受。說明公司仍在持續不懈地努力,致力于將龍星炭黑做成有世界影響力的名牌產品,將龍星化工做成國內外炭黑用戶的首選供應商之一。
二是公司不斷充實管理團隊,在鞏固炭黑業務發展基礎的同時,探索多元化發展思路,謀求在立足主業的基礎上,擇機穩妥地向更有生命力的產業、行業進發,向市場參與者釋放出較為積極的信息,從而有望給二級市場股價走勢帶來新的溢價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