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Q作者發言:我們都來混GQ幫!

制作拼貼的過程有點兒像查字典,雖然翻著翻著就忘了一開始要找的東西,但過程中驚喜連連,發現了不少沒想到的元素,希望最終效果也能讓大家看得開心吧。
本期她參與了生活方式專題《社交匿#炫物挑戰》的拼貼畫創作。
“第一次在朋友家見到濾水壺的時候就想買給爸媽了。今年夏天老爸偶發結石,病愈后老兩口也就順理成章接受了這種‘年輕人用的玩意兒。”

今年與《智族GO》拍攝了好幾次,每次都很有趣,覺得《智族CQ》的團隊很nice和專業。12月封面拍攝是與陳可辛和巖井俊二兩位導演合作,通過溝通最后展現的是導演們藝術隨性的感覺。很不一樣
本期他與我們合作了封面的拍攝。
“一枚獎勵自己的鉆石鐲子。”

這次給《GQ Urban》寫稿感受到了作為記者的快樂:仔仔細細梳理了幾處建筑漫長的歲月,為其中的場景和故事所著迷,也讀了很多建筑師的資料,看到有審美和有現實關懷的人是如何工作的。建筑師們的視角也改變了我看待城市的角度,它不應是讓人逃避的地方,它也可以是美的,是可以讓人快樂起來的。
本期她參與撰寫了《GQ Urban》別冊。
“一頂39塊錢的雙面漁夫帽。不洗頭的時候、出門旅行的時候.甚至在家的時候……空間和時間在變,幸好頭型不變,因此它一直那么契合我。”

會點兒工作之外的技能很重要,比如修電器。網購的迪斯科球的轉機只有兩根電線沒有插頭,趕緊跑到最近的五金店買上工具動手裝好。比如當群演。預算有限怎么省錢?缺群演了該上就得上,真聽真看真感覺,只要有生活,演什么像什么。
本期他參與了系列視頻《跨坎青年》的拍攝。
“沖牙器。”

參與《智族GQ》城市別冊這次我主要做的是前門東區恢復性修建項目的相關內容。為了把它梳理清晰,編輯和我都做了不少工作。動筆之前,看到整理的所有文字信息時只有一個感受:頭大。不過,編輯也和我開玩笑說,“現在你可能是最了解這個項目的人了。”
本期她參與撰寫了《GQ Urban》別冊。
“藍牙迷你音箱。其實很早以前就想入,但是懶惰性一上來就拖到了今年。小巧輕便,價格也不貴,重點是音質真的不錯,尤其滿足了我對低音的要求。”

和設計師Paula Gerbase聊high了,相約在倫敦吃火鍋,最后聽到自己的采訪錄音,兩人大聊特聊美食,自己都覺得有一點兒不好意思了。
本期她參與制作了《設計師檔案》。
“HR的黑白繃帶面霜,雖然單價有一點兒辣手,但是其他保養品被迅速打入冷宮,節省下來的保養時間都是金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