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冀川
3月30日藍光發展發布2017年年報,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45.53億元,同比增長15.12%;凈利潤13.66億元,同比增長52.49%;基本每股收益0.5728元。業績大幅增長的背后是藍光發展在“人居藍光+生命藍光”雙擎驅動戰略引領下,堅持規模與利潤并重,實現了有質量的增長。
得益于持續推進模式創新、機制創新、市場創新的階段性成果,2017年,藍光發展房地產開發、醫藥和3D生物打印、現代服務業三項業務分別貢獻營業收入229.16億元、7.82億元和6.5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4.73%、40.93%和43.31%。其中,房地產業務毛利率達到22.7%,是藍光發展凈利潤收入創下新高的重要支撐。
2015年,藍光發展房地產業務全年銷售額為183億;2016年,全年銷售額為301億;2017年,全年銷售額已達582億,從2016到2017,房地產作為藍光發展主營業務中占比最重的板塊,其同比增長率高達92.97%。藍光發展表示,經營規模的逐年擴大,使得房地產項目的結轉收入增加,同時公司為提升房地產主業的核心競爭力,全國布局已從此前的6大區域裂變為13大區域。
以“地產+金融+互聯網”為發展方向,藍光發展的創新突破路徑不僅限于傳統板塊。2017年全年,藍光通過股權收購、合作等方式獲取的土地占比約占85%,土地投資模式再獲突破,并以“水果俠主題樂園”為載體,開拓了全新的文旅產業。通過成立全資控股互聯網業務子公司“藍裔科技”,藍光發展依托藍裔科技搭建在線售房自營平臺“藍光在線”;以及移動應用產品“至尚APP”,提供精準醫療、出行等18項權益服務,優化了業主的購房、居住全程體驗。嘉寶股份作為藍光發展旗下現代服務業的核心,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9.72億元,同比增長42.91%;實現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92億元,同比增長91.07%。
作為藍光發展雙擎驅動之一的生命藍光領域,在2017年也獲得了突破性成果。藍光英諾啟動3D生物打印血管項目FDA臨床試驗申報,與FDA總部Pre-IND會議順利召開,根據FDA技術指導意見,藍光英諾完成3D生物打印血管臨床應用標準化,基于恒河猴3D生物打印血管在動物體內實驗成功并持續觀察的基礎上,開展大動物(豬)體內3D生物打印血管移植實驗。目前藍光英諾已提交專利申請99項(其中31項已獲授權),獲得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7項,商標證書103項。醫藥業務方面,成都迪康藥業大力推進OTC業務全面發展,已經完成全國化布局,全年實現銷售收入7.82億元,同比增長41%,實現凈利潤8725萬元。
秉承“人居藍光+生命藍光”雙擎驅動的頂層戰略架構,藍光發展構建了以“房地產開發運營”為引領,“現代服務業、3D生物打印、生物醫藥”為支撐的多元化產業戰略發展格局。中泰證券在近期研報中指出,藍光發展擴張迅速,2017年實現逆勢銷售高增長,而現代服務業、醫藥器械和3D生物打印三項業務均為具有較大發展潛力的藍海行業,公司提前布局占據先發優勢。
與業務上的多元化布局相同,藍光發展的融資渠道在2017年也得到大幅拓展,公司在做好傳統銀行融資基礎上,取得私募債50億發行批文,注冊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協會永續中票45億并成功發行30億,注冊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協會ABN購房尾款資產支持票據13.9億,獲得中證報價系統ABS購房尾款資產支持計劃9億批文。
年報數據顯示,藍光發展資產負債率、扣除預收款后資產負債率均有降低;整體平均融資成本2015年為10.26%,2016年為9.06%,2017年降至7.19%;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達75.54億元。鑒于藍光發展日趨合理的區域布局、不斷優化的財務結構,大公國際給予藍光發展主體信用評級AA+,中誠信將公司主體信用評級由AA上調至AA+,一系列的金融資本市場手段為藍光發展規模化擴張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在凈利潤跨步邁入10億級陣營,手握充足現金和土地資源后,藍光發展給自己定下了更高的目標。在2018年1月藍光發展披露的“股票期權激勵計劃”中,設定的業績考核目標是2018年、2019年、2020年每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指標為22億元、33億元、50億元。這要求藍光發展2019年、2020年扣非后的凈利潤增長幅度達到50%,2018年至2020年累計扣非凈利潤10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