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開松
上市公司在資本市場賽馬模式中也不是孤軍奮戰,它們以不同形式的“合伙制”合縱連橫。
海爾的“人單合一”是一種走向沒有圍墻的員工、用戶、第三方合作伙伴、投資人在內的“新合伙制”。騰訊、京東與永輝“合伙”,但永輝也主動出擊與新城控股“合伙”,這使得永輝效率大大提高,新城控股的每一個吾悅廣場開業,都讓永輝如魚得水。反過來,這種配合默契的“合伙”也讓新城的市值向千億靠攏。
其實無論產業資本還是金融資本,都謀求做大做強、強者恒強。其中,長線機構投資者和它們喜愛的有長期資產屬性的公司的結合,已經成為一個新常態。巴菲特在全球金融危機中入股比亞迪,這為比亞迪帶來了品牌效應,而比亞迪無論業績表現還是云軌、電動車等產品的全球性突破,也給巴菲特增添了色彩。國內的高瓴資本,重倉格力、美的和恒瑞等個股已經有年頭,2017年底參與愛爾眼科的增發,預示著它又添了個新的“合伙”對象。中國平安作為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有很多資金需要長期投資,而高分紅、管理能力突出、盈利水平好的行業龍頭就成為平安的目標,包括工商銀行、長江電力、中科曙光等。
綜上,越是行業龍頭,越是增長確定的公司,趨勢向好,就會有更多的資本萌生“合伙”的方式。對于投資而言,被市場認同和認可的“千里馬”,價格就很難便宜。因此,選股和擇時都是必修課。有好的眼光,發現好的公司,何時上馬,是需要選擇時機的。價廉物美,既適合產業、適合消費者,也適合投資者。比如海螺水泥,2017年有159億的利潤,當前估值11倍左右,又是高分紅。如果未來的增長確定,如果你有耐心,這樣的個股是值得逢低介入的。
在“中美貿易戰”的背后,是中美兩國賽馬時代的來臨。身處其中的資本市場,更是多維賽馬,有品質的公司會越來越稀缺。另外,在資本的撬動下,有品質的公司會不斷地爭搶賽道。對于投資人而言,怎么選好馬以及好的價格上馬,會變得越來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