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是黨和國家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一年——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黨的十九大對工人階級和工會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截至2017年9月底,全國已建工會基層組織280.8萬個,工會會員人數3.03億人,其中農民工會員1.4億人。
下面,讓我們通過這些全國工會“熱詞”,一起回顧2017年全國工會不平凡的一年。
熱詞一:學習熱潮
【事件】2017年10月24日,黨的十九大在北京勝利閉幕。隨即,全國總工會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在全國廣大職工和工會干部中迅速興起學習熱潮。
【聚焦】一年來,全國工會系統圍繞迎接服務和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這一主線,全力推進工會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開展“中國夢·勞動美——喜迎黨的十九大”主題教育活動,舉辦“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歌詠誦讀大會和形式多樣的主題黨日活動。
各地工會紛紛行動,通過輔導報告、專題培訓班、座談會,以及將宣講和調研相結合等形式,在加強工會系統自身學習的同時,廣泛深入基層開展宣講活動。
與此同時,全總還利用工會報刊、網站、“兩微一端”等工會媒體、文化陣地展開“立體化宣傳”,組織宣講團深入基層、下沉一線,團結引領廣大職工群眾堅定不移跟黨走。
熱詞二:深化改革
【事件】2017年12月11日,全國工會深化改革創新電視電話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提出,各級工會要鍥而不舍地將工會改革推向前進。
【聚焦】2017年3月28日,全國總工會向社會公布了《關于全國總工會改革試點工作的總結報告》,表明了下一步持續深化改革的決心和勇氣。
目前全國31個省(區、市)工會均已出臺改革方案,工會系統改革已“遍地開花”。如廣西壯族自治區總工會形成了“改革實施方案+改革問題清單+改革任務清單+推進落實機制+學習宣傳方案+改革督導提綱”的“1+5”模式;江蘇省總工會以推進工會系統全面改革為重要抓手,積極開展縣域產業和行業工會改革路徑探索和創新實踐。
熱詞三:產業工人
【事件】2017年春夏之交,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方案》,發出了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動員令。
【聚焦】推進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是工會承擔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全總作為牽頭單位,深入推進《改革方案》落地見效。
全國工會按照“政治上保證、制度上落實、素質上提高、權益上維護”的總體思路,制定時間表、路線圖,多措并舉力求確保廣大產業工人發展有空間、上升有通道、待遇有保障、培訓有條件、創新有動力。
熱詞四:顧村經驗
【事件】2017年1月,上海市寶山區顧村鎮總工會加強非公有制企業工會建設的經驗做法,被寫入全總十六屆五次執委會議工作報告。全國總工會提出要推動工會改革向基層延伸,以典型引路,推動在非公有制企業工會工作上取得新突破,在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上有新作為。
【聚焦】一年來,全總大力推廣上海顧村、浙江北侖等地經驗,在全國工會系統集中開展了“強基層、補短板、增活力”行動,大力推進非公有制企業工會組建工作。
——創新職工企業外入會和網上申請入會方式,加快新領域新階層工會組建和會員發展。
——狠抓農民工人會工作,緊盯開發區(工業園區)、大型在建項目、物流(快遞)、家庭服務等重點行業、區域,最大限度地把農民工包括回鄉創業的農民工吸收到工會中。
——推進工會會員實名制管理工作。全總制定下發《推進基層工會組織和工會會員實名制管理工作方案》,確定到2020年底,建成以省(區、市)為基本集成單元的分布式工會實名數據庫。
熱詞五:勞動競賽
【事件】2017年7月27日,全國引領性勞動和技能競賽啟動暨京津冀協同發展交通一體化建設勞動和技能競賽正在進行,標志著全國引領性勞動和技能競賽正式啟動。
【聚焦】為職工提素、建功立業搭建平臺,始終是各級工會的重要任務之一。據統計,2017年僅全總指導各產業開展的行業職業技能大賽就達到30余項。
與此同時,各級工會突出技術創新和技能提升,聚焦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開展了行之有效的工作。
熱詞六:工匠精神
【事件】2017年11月13日,第三批“中國夢
大國工匠篇”大型主題宣傳活動在重慶啟動,這也是自2016年以來全國總工會與國家網信辦針對大國工匠群體組織的第六次媒體集中采訪活動。
【聚焦】一年來,圍繞弘揚工匠精神,叫響做實“大國工匠”品牌,全總與中央電視臺合作推出《大國工匠》第五季《大國工匠傳心創世》,央視微博、頭條、移動網累計觸達用戶總數突破1000萬,網絡閱讀量達3億多。
值得一提的是,連續多年深入開展的“大國工匠進校園”活動,在2017年舉行了9場示范宣講,邀請大國工匠走進校園,向廣大師生展示工匠精神和技術技能。
熱詞七:依法維權
【事件】一項聚焦2.82億農民工的公益行動,在2017年歲末拉開帷幕——全國總工會、司法部和中華全國律師協會聯合開展了“尊法守法攜手筑夢”服務農民工公益法律服務行動,推動解決農民工漢益維護問題。
【聚焦】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是工會的基本職責。一年來,聚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職工維權問題,全總和各級工會下足功夫:
——做好群眾性安全生產和職業病防治工作,通過深入開展以“安康杯”競賽為載體的群眾性安全生產活動等工作,維護職工安全健康合法權益。
——聯合開展農民工工資支付專項檢查,加強工會法律援助工作,指導地方工會辦結職工法律援助案件2468件,為職工挽回經濟利益損失1.37億元。
——加強集體協商制度建設,開展《全總深化集體協商工作規劃(2014-2018年)》落實情況調研督查,截至2017年9月底,全國共簽訂集體合同246.0萬份,覆蓋企業644.1萬家,覆蓋職工2.8億人。
熱詞八:會員福利
【事件】2017年底,全總制定了《基層工會經費收支管理辦法》,明確規范了工會經費用于服務職工的各項開支,將覆蓋范圍從逢年過節、會員生日,首次擴大到婚喪嫁娶、退休離崗的慰問支出等。
【聚焦】放眼全國工會一年來的工作成績單,無論是送溫暖、金秋助學、就業創業援助月等傳統品牌活動,還是網上工會建設、普惠性服務等,努力的目標都是要使工會所提供的服務力求精準對接職工所需。
——2017年全國工會送溫暖活動,既針對困難職工、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展開全面走訪,又對東北老工業基地、資源枯竭工礦區、老少邊窮地區等加大傾斜力度。
——云南省、州、縣三級工會共同打造的“祥云困難職工解困脫困新模式”,以5%的工會資源撬動95%的政策、社會資源,助力全體城鎮困難職工解困脫困,目前已經在全國遍地開花。
——加強網上工會建設,實現線上線下普惠性服務。全總制定了《全國工會網上工作綱要(2017-2020年)》和《全國總工會網上工作行動計劃》;推進全國工會系統綜合平臺及“工會e家”APP的開發建設。
如今,各地工會“互聯網+”普惠性服務全面推進。四川省總工會加快建設“一庫一網一卡一平臺”,云南省總工會著手構建“云上云——工會云”。這些正在建設的綜合一體化平臺和服務體系,將推動工會轉變活動方式、工作模式,不斷滿足職工群眾服務需求。
熱詞九:中國故事
【事件】2017年7月24日,第六屆金磚國家工會論壇在北京開幕。這是金磚國家工會論壇成立5年來首次在中國舉辦。論壇一致通過了《金磚國家工會論壇宣言》和《金磚國家工會致金磚國家勞工就業部長會議聯合聲明》兩份成果性文件。
【聚焦】面向國際勞工領域廣泛宣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成功舉辦“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工會國際研討會、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民心相通交流營、首次上合組織國家職工技能大賽等活動……2017年,由中華全國總工會組織的國際交流活動緊鑼密鼓地推進著。
值得關注的是,在第106屆國際勞工大會理事會換屆選舉中,中國工會代表以最高票108票,再次當選國際勞工組織工人正理事。這次當選,進一步鞏固了中國工會在國際勞工組織理事會中的地位,更將在國際社會傳播中國工會和中國工人的“好聲音”。(來源:《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