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上午,北京海淀黃莊一便利店門口,一對兄弟在擁擠的人潮中尤其醒目,他們大的十來歲、小的七八歲,一人端著一碗酸辣粉,十分鐘便風卷殘云般地吃完,之后來不及休息,哥哥便帶著弟弟往教室走。每逢假期,海淀黃莊這個被家長們戲稱為“宇宙補習中心”的地方總會越發擁擠。除了學校課程內容的補習,興趣班也被安排在不少孩子的課表上,游泳、武術、籃球、戲劇、鋼琴、書法……各種興趣班紛至沓來。節假日本該是學生放松休息的時間,如今卻被很多家長視為“彎道超車”的關鍵時期。有媒體披露,全國中小學輔導機構的市場規模已超過八千億元,而節假日更是成為教育培訓機構賺錢的“黃金期”。
@劉欣 就我們學校的情況來說,課堂上講的內容要應對日常考試絕對是夠的。現在有些家長過分焦慮,孩子一兩次沒考好或是看到別人報了班,就忙不迭地給孩子報補習班,但課外補習班的質量良莠不齊,一些家長缺乏對培訓班質量和數量的科學把控,最后弄得孩子和家長都疲于奔命,效果卻不一定好。
@儲朝暉 現在很多學校都在推進教育改革,越來越多的中小學在課程設置、作業安排等方面都進行了壓縮和規范,這其實是個積極的改變,從長遠來看,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也會有積極的影響。但另一方面,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現狀尚未得到切實改變,小升初以及中考的選拔依然主要依賴于學生的應試成績。因此,促進人才選拔制度的改革很重要,每個學生的優勢和潛能不同,在成長發展中所需要的東西也是不一樣的,如果教育不能給這些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他們的優勢和潛能就會被慢慢磨滅。在選拔機制上,以高考為例,如果推進高校自主招生,高校的多樣性就能和學生的多樣性相契合,或許獨木橋問題就會有所好轉。
@熊丙奇 除此以外,現在還有一些學生去培訓班純粹是因為假期無處可去,這也提醒我們,從學校、家長到各個社區應注意為學生創造更有價值、更有意義的課余活動。一方面,北京開始擬定中小學體育場館包括節假日在內的對外開放辦法,但現在尚沒有具體的落實方案。另一方面,社區里的資源如圖書館、科技館、青少年活動中心等也有待健全完善,比如可以組織志愿者或邀請專業的、兼職的輔導員為學生組織有意義的、過渡性的、培養綜合素質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