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正在成為教育界的關注熱點。本文首先從核心素養的提出入手,結合高職英語教學現狀,提出構建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高職英語主題式教學模式,培養學生英語核心素養,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為其他職業院校高職英語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關鍵詞:核心素養 高職英語 主題式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05-0043-02
一、研究背景
(一)核心素養是什么?
“核心素養”(Key Competencies)最早出現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簡稱“經合組織”)和歐盟理事會的研究報告中。2002年3月,歐盟發布的研究報告《知識經濟時代的核心素養》中認為“核心素養代表了一系列知識、技能和態度的集合”。2005年,經合組織發布的《核心素養的界定與遴選:行動綱要》中以增強核心素養應用于教育實踐的可操作性,將核心素養體系概括為“人與工具”“人與自我”和“人與社會”三個方面。
(二)高職英語教學現狀
近年來,從高職院校的學生入學成績看,學生的英語成績普遍不高。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發現大部分學生的英語詞匯量偏低、語法基礎薄弱、篇章閱讀和寫作表達能力欠缺。從高職英語教學方式看,課堂以教師為主導,學生參與度不高,學習效果不明顯。從教學內容看,注重基礎英語知識,高職英語特色不明顯。從教學評價看,以期末考試為主,不注重過程性考核。基于此現狀,高職英語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本文提出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建立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高職英語主題式教學模式,這種模式是以內容依托教學理念下的主題模式理論為基礎,以主題式的教學活動為核心,有機組織教學內容,培養學生英語語言能力、英語學習能力、英語文化品格和英語思維品質等。
二、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高職英語主題式教學模式構建
(一)構建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高職英語主題式教學模式的功能目標
功能目標包括:英語語言能力、英語學習能力、英語文化品格和英語思維品質。語言能力即語言運用能力,指人們在情景中運用所學的語音、語法、詞匯等知識,借助語感進行語言理解與語言表達從而達到交際的能力。比如,在高職英語教學中通過設計學生小組編主題對話的環節培養學生英語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是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主動學習和自我提升的意識、品質和潛能,包括學習態度、興趣、動機、習慣、意志、方法和策略等。比如,讓學生借助詞典查生詞,養成提前預習英語單詞的習慣。通過英語小視頻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提高英語聽說能力。文化品格是學生理解中外文化和認同優秀文化,形成跨文化交際的能力和意識內化的人文修養和行為取向。比如,西餐文化的學習有助于學生提高人文修養,提高跨文化交際的能力。思維品質是學生的思考辨析能力,包括概括、分析、推理、判斷、歸納、演繹、發散、批判等多方面的用英語進行多元思維的能力。比如,在學生學習有一定基礎時,開展英語辯論會,讓學生在備戰辯論的過程和進行英語辯論的爭鋒相對中,形成英語思維品質,培養學生英語思維能力,特別是創造性思維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
(二)構建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高職英語主題式教學模式的實現條件
首先,英語教師是英語課堂教學的設計者、實施者和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英語教師的素養是實現學生英語核心素養培養目標的重要前提和保障。高職院校是培養技術、生產、管理、服務等領域的高等應用性專門人才,因此高職英語教學內容必然涉及職場英語和專業英語。英語教師在具備英語專業知識和語言能力的同時,還應有批判思維能力、實踐創新素養、人文素養和計算機應用能力。其次,教學內容要依據不同專業和就業方向選取相關主題,根據主題設置主題活動,從而達到教學目標。在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使用上,靈活多樣,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學手段豐富主題內容。比如,主題對話的學習可以使用視頻配音、角色扮演、交際法、情景演繹法。另外,課堂教學都配備了多媒體教學平臺,用于聽說訓練。為了便于小組討論或主題發言,適當改變課堂的空間布局,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和溝通能力。
(三)構建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高職英語主題式教學模式的活動程序
在課前,首先教師要確定單元主題和教學目標。以主題單元My Major為例,教學目標是掌握有關專業課程的英語詞匯和初次見面的情景交際表達用語,培養英語語言能力和英語學習能力。對比中外文化見面禮儀,培養學生文化品格和英語思維能力。然后,了解學情,根據學生實際英語水平制訂教學活動方案,即制定主題活動任務。在課上,以學生為主體開展主題教學活動。在主題單元My Major中,第一環節是熱身活動,以提問方式導入主題;第二環節學生根據對話樣例編一個談論自己專業的英語小對話,并進行表演;第三個環節是小組討論,并用英語介紹自己的專業。接下來,每組同學對自己完成的任務進行自我評價和組員評價,教師也給出相應的評價,并計入考核表中。在課后,教師要針對本次主題單元教學過程進行反思,記錄學生活動任務完成情況,思考教學過程中的不足,提出改進建議。
(四)構建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高職英語主題式教學模式的評價
評價體系包括主題活動的過程性評價(50%)和終結性評價(50%)。過程性評價主要是指每次主題活動中每個成果學生的參與度和主題任務完成情況的評價,包括出勤(5%)、學習資料的準備(5%)、活動中英語任務是否完成(10%)、任務成果展示的考核(20%)、任務中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等行為素養(10%)的考核。終結性評價是指期末口語考試和期末試卷考核。口語考試占20%,考核內容有根據設定主題回答問題和看圖片用英語進行描述,主要是考核學生的英語口頭表達能力。期末試卷占30%,考核內容有主題文章閱讀、翻譯短文和應用文寫作,主要是考核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翻譯能力和寫作能力。
三、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高職英語主題式教學模式的實踐應用
以校本教材《高職啟創英語教程初級》第一單元My Major為例,知識目標是掌握與專業相關課程的英語詞匯和初次見面的情景交際表達用語,了解中外見面禮儀;能力目標是能夠用英語談論自己的專業及其課程學習,能夠借助詞典閱讀和分析課文;素質目標是培養英語語言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英語學習能力和英語思維品格。授課對象是17電氣專業3班(16人),這個班級學生英語學習態度好,能夠掌握一定的英語基本知識。在課上,首先是熱身活動,通過教師介紹自己的英語專業引出問題“Why do you choose this major?”,把學生們帶入本次課主題,明確主題內容。然后布置活動任務,把學生分成四組,每組4人,設有一個組長,負責分配組員工作量和匯總工作量。第一個任務是小組編對話并表演,第二個任務是小組討論并用英語介紹自己的專業。每個任務完成后,各組要進行自我評價和組員評價以及教師評價。
參考文獻:
[1]戴慶寧,呂曄.CBI教學理念及其教學模式[J].國外外語教學語,2004(4).
[2]邢金鳳. 基于CBI的高職英語課程主題式教學模式實施方案[J].長江叢刊,2016(10).
[3]褚宏啟.核心素養的概念與本質[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6(1).
[4]陳湘云.核心素養體系下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探索[J].遼寧科技學院學報,2017(1).
[5]孫起華.培養英語核心素養背景下的課堂教學設計探究[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學報(基礎教育版),2017(4).
責任編輯:劉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