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爾蘭制藥商艾爾建近日宣布,在美國市場正式推出TrueTear鼻內神經刺激設備,這是首個獲FDA批準的通過神經刺激來短暫增加淚液產生的設備。TrueTear不含藥物,能有效促進淚液產生,不需滴眼液或手術就可使眼睛恢復正常生理狀態,適用于大多數淚液分泌不足的患者。
近日,《自然神經科學》雜志上發表了一項很有意思的研究:來自葡萄牙的研究團隊發現,小鼠跑得越快,它們的學習能力就越強。研究人員相信,兩者之間不僅有相關性,而且有因果關系。該研究的第一作者卡塔麗娜·埃爾波蓋利亞說,該研究把腦細胞的可塑性與學習能力聯系起來。
用于治療阿片藥中毒的救命藥納洛酮可以降低雄性大鼠中風后的大腦炎癥。這項臨床前研究發表在《eNeuro》上,為開發促進中風康復的藥物奠定了基礎。這項研究的作者布蘭登·哈維等人發現,在大鼠中風之后一天開始使用納洛酮治療一周,可以緩解大腦在第一周的免疫反應,并在第二周提高神經功能。
下肢血栓疾病困擾著不少人,最新研究結果似乎令這類人群雪上加霜。丹麥奧胡斯大學甄思·桑德博士的臨床流行病學研究發現,在腿部急性血栓形成后的6個月,發生癌癥的風險增加約3倍。《循環》雜志發表了這一結果,引發了不小的影響,無論對醫患還是普通人,都是值得關注的問題。
新西蘭奧塔哥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生果蔬也許比熟的、罐頭裝的或加工過的果蔬更有利于精神健康。塔姆琳·科納博士的這項發表在《心理學前沿》的研究發現,食用果蔬的方式很重要,尤其是對精神健康而言。她說,“我們的研究顯示,和加工熟食相比,食用天然狀態的果蔬與精神健康狀態更佳相關。”
美國一項研究表明,氯胺酮在治療重度抑郁癥和自殺意念方面顯示出希望。研究發現,通過鼻腔噴霧劑使用這種藥物可在24小時內顯著改善抑郁癥狀。強生公司和耶魯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表的這份報告,是對氯胺酮治療抑郁癥的第一項研究,研究結果發表在《美國精神病學雜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