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立剛
今天,相信很多人有這樣的感覺,就是不少產業幾乎都已經被實力強大的巨頭把持著,這些巨頭在經濟實力、技術、人才上都占據了很大的優勢。有人會問,未來是不是一個巨頭的世界,會不會新興的企業很難有自己的機會?甚至有人說,今天創業已經太晚了,因為我們永遠不可能與巨頭競爭了。
筆者相信,這個世界不是屬于巨頭的,而是屬于創新者的。如果沒有不斷出現的新技術、新模式,也不會產生新的巨頭。越是技術更新快、新技術不斷出現的領域,這個特點就越明顯。相對傳統的領域,巨頭的存在就會較為穩定,而越是新興的領域,越是面對新技術沖擊的領域,新巨頭出現的幾率就越高,老大的位置就越難坐得穩定。
如醫療領域總是那么幾家著名的醫院,別的醫院要想成長為巨頭,就需要長時間的積累,這包括資金、人才、品牌各個方面。要短時間內成為巨頭很難,在這個產業,會有巨頭恒大的感覺。
但是新興產業卻不同,發展越快,巨頭越是經不住考驗,中國互聯網行業的發展就是如此。僅僅20年前,作為巨頭的四大門戶網站占據了互聯網行業發展的先機。這些老大一時間擁有了巨大的品牌和資金實力。但幾乎是轉眼之間,BAT就取代了四大門戶,成為新的巨頭,現在進一步變成BATJ。隨著5G的到來,智能互聯網將把智能交通、智能健康管理、智能家居等帶進千家萬戶,這個過程會不會創造出比肩甚至超越BATJ的巨頭,一定是有這個機會和可能的。
不僅中國,全世界也是一樣。我們曾經看微軟,那是一個不可能超越的巨頭,它集操作系統、辦公軟件、瀏覽器為一體,形成了強大的壟斷力量,很難設想,誰能超越。但是很快谷歌、臉書的風頭就蓋過了它。即便是傳統的零售業,即便是曾經難以撼動的沃爾瑪,現在也不得不積極應對亞馬遜的新模式。手機行業更是詮釋了什么叫“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因為很難有一個品牌能維持15年以上的霸主地位。
今天我們正面臨新一輪信息革命,智能互聯網的到來將把信息通信、大數據、智能感應、智能學習的能力,滲透到任何一個傳統產業,進行改造和提升。在這個過程中,所有傳統行業曾經的巨頭都會面臨沖擊,同時產生新的巨頭。這些新巨頭不是通過幾十、幾百年的慢慢積累而成,而是取得了技術、模式、能力的突破,并依靠這些突破在比較短的時間里,獲得優勢地位。
巨頭是干什么的?巨頭是可以被用來抱大腿的,但更應該是被用來超越的。在新的信息技術不斷滲透到傳統領域的時代,每一次大的技術突破,都會伴隨商業模式的改變,甚至社會結構的改變。在這個過程中,老巨頭失去機會,新巨頭出現,或是老巨頭還在,但是又有更多的新巨頭掩蓋了老巨頭的光芒,這恐怕難以避免。所以,別總想著機會都被巨頭霸占了,機會永遠都會有的,機會屬于改變世界的人。▲
(作者是信息消費聯盟理事長)
環球時報2018-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