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菲菲 馮雨
2017年1月12日下午,乘專機由河內抵達北京首都機場專機樓后,越南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阮富仲一行開啟了大約一百小時的訪華行程。俗話說,茶為國飲。不僅中國人,越南人也喜歡喝茶。這不越共中央總書記阮富仲訪華,還與習近平“冬日茶敘”。
茶敘
阮富仲是習近平去年接待的首位政黨客人。
在阮富仲此行中,中共為兩黨領導人靈活設計了一個特殊內容,人民大會堂澳門四季廳內的小范圍茶敘。據記者了解,正式訪問中采取茶敘這一形式還是第一次,當屬外交形式上的創新,兩黨領導人借此機會“交流交心”。
據新華社描述,習近平引導阮富仲走到茶臺前駐足觀看,向阮富仲介紹中國傳統茶藝。隨后兩黨總書記落座品茶,敘談茶文化和中越兩國人民友好。悠揚古樂,氤氳茶香,體現中越文化相通。
“‘茶字拆開,就是‘人在草木間。”習近平對阮富仲說,“今天,我和總書記同志以茶論道,交流交心。讓我們把中越關系鞏固好、發展好。”阮富仲頻頻點頭表示贊同。
引領
像越南一樣,中國與多個國家的高層往來均具有鮮明政黨外交特色,發揮了獨特的引領作用。
據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宋濤介紹,2016年,120余個各級黨際出訪團組走出國門,接待300余個國外團組來訪。宋濤表示,中國共產黨對外工作重“周邊”政黨:著力加強同周邊國家執政黨關系,創建與湄公河國家政黨對話機制等。中聯部的全稱是“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正是負責中國共產黨對外工作的職能部門,政黨外交是其擔負的重要職責。
其實,越南和緬甸就是政黨外交“深耕周邊”的例子。迎接阮富仲一行前半天,宋濤正在北京會見中央執委、馬圭省省長昂莫紐率領的緬甸民盟干部考察團。再如,蒙古人民黨主席、國家大呼拉爾主席恩赫包勒德也是中國的“熟客”。
不止如此,在中國共產黨的對外交往中,與中國周邊的柬埔寨、印尼、老撾、泰國等周邊國家的政黨各個層面均保持了高頻互動,并可以看出,已經在全方位進行布局。在中聯部的網站上,幾乎每天都有不同國家的政黨的名字出現。
人情
那么,政黨外交到底與政府間交往有什么不同呢?
政黨交往在國際上是個新課題。如果說與政府間交往有什么不同,當代世界研究中心副研究員趙明昊曾表示,政黨外交相比較而言具有更靈活的特點。通常,政黨外交所受外交規則和禮儀的限制少,對于對等性等要求也沒有那么講究,也因此對外交往的形式可以更為多元。
政黨外交是人際的外交,廣交朋友,講究人情。政黨外交的對象可以是執政黨,也可以是在野黨,可以是秉持相同政見的政黨,也可以是意見相左的各類黨派。
還有另外一個特點,政黨作為現今世界的政治活動的主體,每次相逢必談治國理政。
“喝茶外交”
根據記者梳理,習近平已與不少外賓喝過茶。
2012年2月,在美國正式訪問的第三天,習近平一路雨雪兼程,重訪艾奧瓦州的馬斯卡廷。在前艾奧瓦州友好省州委員會委員蘭蒂夫人家里,他拜訪了闊別27年的老朋友。一群人圍坐在跳動的爐火邊茶敘。真應了中國那句古話——“圍爐茶話”。
1985年,在河北省正定縣工作的習近平,率石家莊市玉米考察團,來到大洋彼岸的“友好省州”艾奧瓦訪問,認真考察了當地農業,還獲得了馬斯卡廷市市長霍普金斯贈送的城市鑰匙。“歡迎您回家!”淳樸的美國老朋友們在茶敘時說。
還記得2014年APEC期間的習奧會晤嗎?當時習近平也請奧巴馬喝了茶。當年11月11日晚宴后,兩國領導人信步來到了迎薰亭茶敘,坐在紅木椅上,邊品茶邊聊天,直到夜里11點多鐘。
“茶敘”也代表著高規格的接待。2015年,習近平應邀出席俄羅斯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慶典后,專門抽出半天時間訪問了哈薩克斯坦,期間和哈薩克斯坦總統“茶敘”。十天前剛剛贏得大選的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連任后接待的首位外國元首就是習近平。
其實,“喝茶外交”在中國已有些年頭。這個傳統可以追溯到毛澤東等老一輩領導人。
毛澤東接見外國客人有一個習慣,就是吩咐周圍的工作人員沏上好茶招待友人。1960年11月19日,毛澤東在中南海接見古巴革命領導人切·格瓦拉,兩人品茶交談甚歡。切·格瓦拉不由得贊賞中國的清茶:“啊!多香的馬黛茶呀!這真像是馬黛茶,阿根廷的馬黛茶!”毛澤東立刻回應說:“你喝到家鄉的茶葉味了,這說明你是真的到家了。”
“喝茶”也是中日關系破冰時期的潤滑劑。1978年,時任日本聯合國協會會長千玄室首次踏上中國的土地,是鄧小平接見的他。就在千玄室很小心翼翼地給鄧小平獻茶時,沒想到鄧小平竟也站起身來默默等待,他見鄧小平如此客氣,趕緊寒暄,鄧小平則微笑著說:“我怎么可以坐著接過您的茶。”
臨別時,鄧小平特意準備了龍井茶相送千玄室。鄧小平說,茶可以擔當中日兩國成為朋友的使者。后來,這成了千玄室一句口頭禪:“一碗茶中出和平。”
國禮
茶葉也是多年來中國的國禮之一。
早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后不久,毛澤東首次出訪蘇聯,為斯大林送去了來自中國浙江的龍井和安徽的祁門紅茶。多說一句,龍井也是周恩來喜歡的一種茶。1971年,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基辛格秘密訪華,周恩來以西湖龍井作為禮品相贈。
基辛格當時是為尼克松來訪打前站。有意思的是,一年之后,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進行了舉世矚目的中美破冰之旅,毛澤東也以茶葉作為禮物送給他。
也有一些領導人將家鄉產的茶作為國禮相送。比如胡錦濤。2007年春天,胡錦濤前往俄羅斯,與普京參觀中國國家展,有人向普京介紹帶有中俄文茶葉說明的卷軸,說黃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綠牡丹“這四種茶都來自胡主席的家鄉”。
幾年后,李克強總理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會晤時,告訴這位來自歐洲的客人,“我的家鄉安徽盛產茶葉,你離開中國前,我要送你一些來自我家鄉的茶葉作為禮物。”
當天下午,拉加德就收到了來自中國總理家鄉的禮物:太平猴魁。
(摘自《暢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