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可以將GeForce MX150視為移動版的GT1030桌面顯卡,這款顯卡采用了NVIDIA最新14nm Pascal(帕斯卡)架構核心設計(圖2),擁有384個流處理器,顯存位寬為64bit。MX150不僅適用于較厚的普通筆記本,更是超輕薄筆記本的絕配。
考慮到兩類產品的定位和散熱設計存在差異,所以NVIDIA也準備了滿血版MX150(25W,最高加速頻率為1532MHz)和低功耗版MX150(8W,最高加速頻率為1038MHz)兩個版本。如果你比較在意性能,挑選筆記本的時候,在價位相同時可優先考慮武裝滿血版MX150的產品。

有了MX150的鋪墊,很多玩家都對NVIDIA GeForce MX100顯卡家族的其他成員充滿了期待。早在2017年底,網上就爆出了GeForce MX130和MX110的參數信息(圖3),而如今基于這兩款新顯卡設計的筆記本也紛紛上市。
很遺憾,G e F o r c e MX130和MX110并不是我們想象中的“新品”,它們依舊是NVIDIA“馬甲戰略”的組成部分。


我們都知道,2015年N V I D I A針對輕薄本領域主打的型號就是GeForce 940M;2016年輕薄本所能武裝的顯卡變成了GeForce 940MX;2017年輕薄本領域的當家花旦依舊是GeForce 940MX。考慮到GeForce 940M/940MX和GeForce 8 4 0 M都是相同的2 8 n m Maxwell架構(GM108核心),相當于同一款顯卡“湊合用了”3年以上!
問題就出現在這里。NVIDIA最新的GeForce MX130依舊采用了Maxwell架構的GM108核心(圖4)。沒錯,這款顯卡仍然是GeForce 940MX的馬甲,這意味著很多所謂的“新品”竟然還在使用3年以前的顯卡技術。
至于GeForce MX110(圖5)這款顯卡的表現自然是更加不堪,它的核心同樣是Maxwell架構的GM108,整體規格和GeForce 920M/920MX相仿,屬于后者的馬甲版。

由于NVIDIA官網并沒有移動顯卡的詳細參數,所以以下內容的數據全部取自https:// technical.city/en網站(表1)。
從該網站統計的評測數據來看,GeForce MX130憑借更高的頻率優勢,在各項測試中都能領先GeForce 940MX 20%以上。但是,GeForce MX150卻可憑借工藝和架構的優勢,性能提升幅度可達60%以上(圖6)。目前還沒有GeForce MX110的詳細參數與評測數據,但根據經驗它的性能也不會較GeForce 920MX提升太多,畢竟二者只是馬甲的關系。




理論上講,GeForce MX130和GeForce 940MX就是同一顆芯片,它們的強弱完全取決于筆記本廠商設定的出廠頻率,以及溫度墻和功耗墻的高低。在頻率相同、散熱效率一致的前提下,兩款顯卡的性能水準應該是站在同一條水平線上的。
GeForce MX130值不值得選,就得看同配置的筆記本與其他武裝940MX和MX150獨顯的機器能否拉開足夠的價差了。以戴爾新靈越7000為例,就同時存在搭配GeForce MX130和940MX兩種顯卡的版本,其中MX130版標配的SSD小了128GB,但價格卻比940MX版低了600元(圖7)。在這個情況下顯然就是MX130更加超值了,用省下的600元可以再買一個256GB的SSD了。
還有一種情況,以宏碁翼5為代表的產品同時存在七代酷睿+MX130和八代酷睿+MX150的兩個版本(圖8),但它們之間的價差不足300元。在這種前提下自然就是八代酷睿+MX150更加值得選擇了,無論是CPU還是GPU性能都能有30%以上的增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