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平
1畝辣椒報5畝、危房外墻刷上漆……重慶專項巡視劍指扶貧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通過進村入戶訪民情、見人見事細核查等方式,有效發揮監督作用——
“李老伯,你們兩口子年紀這么大了,還種5畝辣椒,身體吃得消嗎?”
“還可以,只種了1畝地,最多采摘的時候,請人幫個忙。”
重慶市委第七巡視組在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新田鎮河門村走訪時,村民李德龍不經意的一句話,揭開了“紙上脫貧”的真相。
為了在脫貧攻堅中搶得頭彩,有的區縣玩數字游戲,主要精力用來“算脫貧”;有的區縣在貧困戶危房外墻刷漆,做面子工程、盆景工程;有的區縣干部幫扶走過場,群眾反映“表上有其人,家里沒其影”……剛剛結束的五屆重慶市委首輪巡視聚焦脫貧攻堅,扶貧領域存在的一系列突出問題浮出水面。
種種亂象的背后,是錯誤的政績觀在作祟。
在脫貧攻堅問題上,重慶市委原書記孫政才為了個人政績,沒有貫徹中央要求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時的重要指示精神,盲目趕進度,確立了“脫貧攻堅趕前不趕后,將減貧銷號任務重點安排在2016年度”的工作目標,導致各區縣急于求成、拔苗助長等問題突出。
“絞盡腦汁去填表算賬了,哪里還有精力去抓脫貧攻堅”
1畝辣椒寫成5畝,李德龍的年收入也從3000元“漲”到了15000元,從而順利“脫貧”。忠厚老實的李老伯怎么也沒想到,自己就這樣“被脫貧”了。
巡視發現,同樣的問題在彭水縣其他地方也有發生:聯合鄉龍池村貧困戶高元合2017年規劃養殖12頭豬,實際連豬圈都沒有;羅貴林規劃養殖10頭豬、6頭牛,實際只養了3頭豬、1頭牛……
這些問題的發現,并非巡視組工作人員運氣好。
在進駐彭水縣前,市委第七巡視組就做足了準備,專門向審計、信訪、扶貧等多個部門了解該縣扶貧領域的有關情況,分析研判問題。
而“算賬式脫貧”問題,正是從信訪部門提供的信息中發現的:有群眾反映真正的貧困戶沒納入建檔立卡范圍,當地相關部門回復稱,該貧困戶收入已達標。
“中央對脫貧的要求是‘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當地只看收入情況,怎么能得出脫貧結論呢?”當時,巡視組工作人員就產生了疑問。
進駐后,巡視組翻閱大量資料發現,由彭水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的《主要種植、養殖收入參考算法》,詳細講解了如何把村民收入“算全算盡”,以便“盡快達標”,有些甚至不管市場行情如何就直接確定了數額。比如,文中指出一頭豬重量100公斤,每公斤價格16元,除去成本后,純收入均按每頭1000元計算。
此外,該縣還設置了《貧困戶月收入(支出)明細表》,要求逐日統計貧困戶收入支出并填表入賬。
如此“精確計量”,給鄉鎮“巧”算收入賬埋下了伏筆:只需要按照參考算法,把貧困戶的收入“算到位”,就意味著能夠“脫貧越線”。
于是,年老體弱的李德龍名下種了5畝辣椒,連豬圈都沒有的高元合名下養了12頭豬。
為查實問題,巡視組走村入戶、深入查訪,通過拉家常巧妙“套”話;在走訪途中,避開原定路線,隨機走訪貧困戶探聽真相……
隨著巡視逐步深入,問題也逐漸清晰:有的地方搞無中生有,將種植養殖規模“寫”大,為貧困戶虛增收入;有的地方通過發放補助金,想方設法讓貧困戶主動承認脫貧,等等。
對此意見頗多的,除了貧困戶外,還有負責扶貧的干部。“絞盡腦汁去填表算賬了,哪里還有精力去抓脫貧攻堅。”暗訪中,巡視組時常聽到這樣的抱怨。
“把情況摸清楚,把問題撈上來,見人見事見細節”
帶著問題去,奔著問題巡,窺一斑而見全豹。
在此次巡視中,重慶市委9個巡視組用一個多月的時間,對開州區、城口縣、云陽縣等9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區縣開展脫貧攻堅專項巡視。
為確保巡視成效,重慶市委巡視辦為各巡視組開列“三項九條”任務清單,明確監督重點;同時,將巡視和巡察工作一體謀劃、一體部署、一體落實,確保一根竿子插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
重慶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市委巡視工作領導小組組長陳雍明確表示:“巡視組要以務實的作風深入到扶貧工作第一線,在有限的時間內把情況摸清楚,把問題撈上來,見人見事見細節。”
“產業扶貧存在不切實際的現象,沒有因地制宜,合理規劃。”在巫溪縣委巡察辦的匯報中,重慶市委第五巡視組人員敏銳地抓住了這個信息。
“光聽匯報不成,我們去現場看看。”巡視組工作人員深入該縣峰靈鎮廟溪村,看到了成片的柚子林。
還沒向當地群眾了解產業增收情況,就聽到有群眾嘆息:“都3年了,還沒見掛果,空歡喜一場。”
細問之下才知道,該村的柚子苗由鎮上統一采購發放,卻在種植3年后發現,品種不適合當地的氣候環境,遲遲不見掛果。
這是個案,還是普遍現象?重慶市委第五巡視組指導當地巡察組進村入戶,對全縣情況進行了摸排,發現該縣在脫貧攻堅中確定的多個扶貧特色產業,沒有經過充分論證,脫離實際,扶貧效果大打折扣。
“巡視巡察相互借力,實現了效果最大化。”巫溪縣委巡察辦相關負責人表示,該縣同步組建13個巡察組,深入全縣26個鄉鎮,對扶貧領域情況進行拉網式排查。巡視巡察相互配合,延伸和拓展了監督觸角。
同樣是依靠借力,市委第一巡視組在酉陽縣工作匯報中發現問題線索后,按圖索驥發現脫貧攻堅工作落實不力、產業項目推進緩慢、扶貧責任落實不到位等問題。
上下聯動,探頭前移,成效顯著。專項巡視中,市委各巡視組共發現突出問題209個,發現涉及75名市管干部和873名其他干部的問題線索。
“糾正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確保全市脫貧攻堅精準扎實有效推進”
“脫貧攻堅中形式主義較為嚴重:部分干部工作作風漂浮,工作流于形式;扶貧工作會議多、文件多、表格多;基礎工作不扎實,群眾認可度低……”重慶市委第三巡視組向奉節縣委反饋專項巡視意見時,直指突出問題,讓該縣縣委班子“坐不住”了。
“這些問題,點得準、點得實、點得深,一針見血、切中要害。”在巡視反饋會上,奉節縣委書記楊樹海表示,將針對巡視組反饋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方面問題,列出清單、建立臺賬、限期整改,不到位不放手。
截至目前,重慶市已向9個被巡視區縣反饋了專項巡視意見。意見不僅反饋給被巡視區縣黨委書記,還通報給市級分管領導。
重慶市委進一步明確,從收到反饋意見之日起,被巡視區縣必須在7日內制訂整改方案,兩個月內向市委巡視辦報送整改情況報告和主要負責人組織落實情況,3個月內報送問題線索辦理情況,確保整改任務到人、責任到崗、落實到位。
各地對照巡視反饋意見,逐條開展整改。
2018年元旦假期后上班第一天,彭水縣就組建10個督查組,帶著建檔立卡貧困戶花名冊、扶貧項目花名冊等,深入偏遠鄉鎮貧困戶家中,實地督查幫扶干部到位履職情況。
巫溪縣針對扶貧對象識別不夠精準等問題,深入全縣30個鄉鎮開展扶貧領域入戶大查訪,目前已累計查訪5206戶17731人,發現并督促整改問題191個。
對巡視發現的問題線索,市委巡視辦認真梳理,分類分層級進行移交。市委要求各區縣開展專項整治,拿出過硬舉措,堅持不懈糾“四風”,下大力氣解決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市紀委組建14個督查組,結合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專項檢查,赴各區縣加強監督檢查,確保整改落實到位。
“對巡視發現的問題,要從根源上找原因,堅決肅清孫政才在脫貧攻堅領域造成的惡劣影響。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進一步糾正‘四風、加強作風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糾正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確保全市脫貧攻堅精準、扎實、有效推進。”重慶市委書記陳敏爾表示。
(摘編自《中國紀檢監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