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嬌
摘 要:作為社會文化的主要構成部分,語言在人們社會活動和日常交流中起到重要作用。語言的構成較為復雜,存在較多相互滲透的文化要素。民族文化的形成、發(fā)展和改變,都以語言文化為先導。泰語熟語作為泰語的精華內(nèi)容,起到了傳承的作用,也是泰民族文化的重要體現(xiàn)。文章對泰語熟語中的稻谷文化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泰語;熟語;稻谷文化
中圖分類號:H412文獻標識碼:A收稿日期:2017-12-03
泰國地理環(huán)境適合于水稻的種植,而稻谷也是泰國人民主要的食物構成,因而稻谷在泰人社會中既是文化的載體,也是民族發(fā)展的基礎。而語言作為社會文化的主要構成部分,在社會成員的交流和活動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以?????????????????=????????????
???????????? ? ???????????????????????????????
舂米下鍋(臨時應急,臨渴掘井)為例,這句話表示人們不能等到餓的時候再去找吃的,尋找所需的數(shù)量要充足,要為日后做好打算,也就是告訴人們要未雨綢繆、有備無患。在泰民族文化中,稻谷常被視為人們社會交往活動的媒介,也是人際關系的試金石。上述稻谷有關的熟語也象征著泰民族人民對于稻谷的關注和崇敬,更以稻谷為寓意告訴人們?nèi)粘I畹牡览怼5竟饶軌驅⑻┟褡迦嗣竦男倪B接在一起,也是維持生計的需要和人民的主要收入來源,對國家經(jīng)濟的發(fā)展具有促進作用。若沒有稻谷這一媒介,泰民族文化也會發(fā)生分裂,甚至影響國家經(jīng)濟及民族文化的發(fā)展。所以,泰語熟語中體現(xiàn)出了稻谷文化的明顯痕跡,其不僅是民族財務和文化的象征,更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泰民族人民的宗教信仰、生產(chǎn)方式和生活方式,影響著泰民族人民的生活和社會活動。
豐富的物產(chǎn)資源是泰民族人民生活幸福的來源,作為東南亞地區(qū)的最大農(nóng)業(yè)國家,稻谷是泰國的主要食物類型,其收入來源也是稻米出口、生產(chǎn)和加工。若沒有稻谷,泰民族將會失去生存基礎和經(jīng)濟來源,甚至陷入困境,影響民族幸福感。而稻谷資源的充分供給也能夠保障泰民族人民正常的生活和經(jīng)濟發(fā)展,并為人民生活提供良好的條件。例如,在泰語熟語中有一句“??????????????”=???????????????? ??????????米困難,檳榔貴(饑荒、失收),其所表達的意思就是中國熟語中常說的“米珠薪桂”。
在泰民族文化中,稻谷是價值最高的物種之一,泰國地大物豐,不管是氣候環(huán)境還是地理位置都十分適合稻谷的種植及生長。稻谷是泰民族人民的主要食物之一,而稻谷出口和種植也為泰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提供了大量的外匯。泰民族人民對美好的生活充滿了憧憬,長期以來,稻谷種植和生產(chǎn)都是其主要的經(jīng)濟來源,每年稻谷豐收時節(jié),耕地盡收眼底的是一片金黃的稻田,所以泰民族也將泰國國王稱為“??????????????????”。在泰語熟語中有一句“??????????????????-????????????????????????
????????”寓意為米有剩余鹽也充足(魚米之鄉(xiāng)),這也就是說,家鄉(xiāng)美麗、富饒是因為魚和稻米豐富。另一句泰語熟語“?????????? ???????????”也寓意著田里有谷子,水里有游魚(國家富強)[1]。
泰語熟語“??????????????”紅米,熱湯(養(yǎng)育之恩)以及“???????????????
?”-???????????????????????????????????
????????????????????????????打破自己的飯碗(失去職業(yè),失掉生計)都反映出了稻谷在泰民族人民表達感恩之情中的作用。泰國是水稻種植開始最早的國家,種植水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甚至改變了泰民族的社會物質生產(chǎn)方式,所以,泰民族人民對于稻谷表現(xiàn)出了深刻的感恩之情,每年泰國農(nóng)耕節(jié)日都會通過多種多樣的祭祀活動表達其對于“谷神”的崇敬之意。泰民族人民認為,谷神能夠幫助他們保佑谷物的生長,若按照當?shù)孛袼琢晳T祭拜谷神,他們就能夠獲得充實、富裕的生活。盡管當前泰國農(nóng)村地區(qū)的經(jīng)濟條件已經(jīng)明顯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這一風俗習慣卻仍然持續(xù)至今[2]。
綜上所述,稻谷文化不僅是泰語熟語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人們表達情感和祝福的主要方式,這源于稻谷在泰國經(jīng)濟發(fā)展和人民生活中的作用。因此,加強稻谷文化研究能夠讓人們更加熟悉泰語熟語,并熟練運用。
參考文獻:
[1]劉文佳.泰語熟語中的稻谷文化[J].青年文學家,2015(1Z).
[2]周艷鮮,陽亞妮.從諺語看壯泰民族的稻米文化[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