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明
(中海石油華鶴煤化有限公司,黑龍江鶴崗 154100)
中海石油華鶴煤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鶴煤化)設計生產規模為300 kt/a合成氨、520 kt/a大顆粒尿素。氣化裝置采用美國GE能源水煤漿加壓氣化技術,氣化爐2開1備,氣化壓力為6.5 MPa(表壓),采用四級閃蒸流程,原料煤使用鶴崗本地區優質煙煤,采用濕法棒磨制漿,低壓煤漿泵選用上海福斯特離心泵,高壓煤漿泵選用德國菲魯瓦雙軟管隔膜泵。該氣化裝置于2015年4月6日一次性投料成功。由于鶴崗煙煤的高灰分、高灰熔點特性,給氣化裝置長周期運行帶來巨大的挑戰。通過總結運行經驗,氣化爐操作溫度選定為1 350 ℃,此溫度十分接近煤漿灰熔點;進行工藝優化調整后,確保了氣壓裝置安全、高效的穩定運行。2016年華鶴煤化的產量為364 kt合成氨、608 kt尿素,合成氨和尿素分別達到設計產量的121.3%及116.9%。
華鶴煤化現階段采用了3種精洗煤(H- 11、H- 13、H- 16),其中H- 11、H- 13的煤源、煤質穩定,H- 16煤質時有波動且出現過供煤中斷的情況。選擇精洗煤作為原料煤,可有效減少外界雜質混入煤中,避免煤漿灰分不必要的增加;精洗煤的全水分較高,且存在一定程度的浮動,但內在水分較為穩定,不會影響原料煤的成漿性,制漿時需關注磨機出料槽煤漿分析數據和低壓煤漿泵電流,并及時進行水煤比調整,確保制得穩定的高濃度煤漿[1-3]。3種原料煤的工業分析見表1。

表1 3種原料煤的工業分析
由表1可知:鶴崗煙煤具有優異的成漿性,華鶴煤化采用的原料煤內在水分質量分數均在2%左右、哈氏可磨指數接近50,適合制得高濃度煤漿;在生產運行中添加劑選用木質素系,其加入比例為原料煤分析基的0.025%,制得煤漿濃度為65%~67%,黏度為0.2~0.6 Pa·s,煤漿穩定性良好[4]。根據經驗,此種高濃度煤漿在黏度高于0.8 Pa·s時,表現為流動性差、易產生硬沉積,曾出現過高壓煤漿泵入口吸入量不足引起的燒嘴壓差低、高壓煤漿泵出口壓力高且與煤漿爐頭壓力差值大引起的管線振動大。通過技術改造和嚴格控制煤漿穩定性后,問題得到解決。
鶴崗地區煙煤的高灰分、高灰熔點特性突出,即在相同溫度下,灰渣的黏度主要取決于煤灰的組成以及各組分間的相互作用。CaCO3在高溫下化學性質活潑,產生的CaO可與耐火磚主要成分Cr2O3發生反應,并形成低熔點共聚物,故石灰石是引起耐火磚侵蝕消耗的主要物質之一。另外,較低的灰分可以減少無機物對于耐火磚的沖刷。3種原料煤煤灰的組成與灰熔點比較見表2。

表2 3種原料煤煤灰的組成與灰熔點比較
注:DT變形溫度,ST軟化溫度,HT半球溫度,FT流動溫度,CRC焦渣特性
由表2可知:軟化溫度ST在1 350~1 500 ℃、流動溫度FT在1 400~1 500 ℃,按MT/T 853—2000分類,煤灰既屬于較高軟化溫度灰,又屬于較高流動溫度[5]。為保持較低的氣化爐操作溫度,并滿足氣化爐液態排渣,必須添加助溶劑,以降低煤灰的灰熔點。

圖1 H- 11加4%石灰石煤灰黏度曲線
根據煤科院北京分院提供報告中的表3和圖1,綜合高灰分和高爐溫操作對運行的影響,將石灰石添加比例確定為原料煤分析基的4%~5%,并關注每天灰熔點的變化,及時調整助溶劑的加入比例,將煤漿灰熔點(FT)控制在1 350 ℃以下,氣化爐操作溫度控制在1 340~1 360 ℃、甲烷體積分數在(1 000~1 500)×10-6,由此帶來的好處是可有效延長耐火磚的使用壽命,并提高了有效氣率。值得一提的是,將爐溫控制在接近灰熔點的操作方法,并未造成渣口頻繁堵塞,這打破了水煤漿加壓氣化在爐溫選擇上高于煤漿灰熔點50~100 ℃的傳統操作。

表3 添加不同比例助熔劑的對比
(1) 為了研究和控制煤漿灰分,選取1個月的運行數據,共29個,去掉1個最大值、1個最小值,原料煤灰分最高為14.42%,最低為10.63%,平均值為12.43%,煤漿灰分平均17.6%,灰熔點平均1 333.74 ℃。由于使用高灰分煤漿,嚴重影響耐火磚和設備管線的使用壽命,制約著氣化裝置連續運行周期,因此選取H- 11和H- 16進行配煤摻燒運行,比例為2∶1。當原料煤灰分降至11.6%時,煤漿濃度和黏度均較好,石灰石添加比例可降至3%,灰熔點控制在1 330 ℃,煤漿平均灰分降至14.5%;也曾因H- 16煤質、煤源不穩定恢復為單一煤種制漿的情況。據有關資料,在相同的水煤漿氣化條件下,若原料煤灰分的絕對含量降低1%,分析基比煤耗約降低0.33%,比氧耗約降低0.72%。因此,降低煤漿灰分不僅有助于提高氣化爐的氣化效率,還可減輕灰渣對耐火磚的侵蝕和磨損,降低黑水中的固含量,減緩黑水對管道、閥門及設備的磨損,經濟效益明顯[6]。
(2) 氣化粗渣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碳轉化率和氣化爐內熔渣狀態。氣化裝置粗渣多為小顆粒球狀、無拉絲呈烏黑色,也有少量塊渣略帶墨綠色,說明熔渣在渣口處流動較好。根據運行數據統計,粗渣殘碳平均值為4.05%,按工藝包設計值2.6%~12.5%,屬較低范圍,表明碳轉化率較好。每生產1 000 m3(標態)有效氣(CO+H2)的煤耗為600 kg(即比煤耗),也證明了這一點。
(3) 隨著氣化爐運行周期的不斷延長,工藝燒嘴磨損逐步加劇,不可避免地產生燒嘴噴射霧化效果變差,為保障煤漿的充分燃燒和氣化爐連續液態排渣,根據實際工況對氣化爐操作進行調整優化。此時要關注有效氣體成分、氣化爐托磚板熱耦溫度以及氣化爐爐壁溫度,做到對渣口壓差的嚴格把控,要有預見性地進行操作調整,如提高中心氧比例,可逐步由正常運行的17.5%提高至19.0%,加強霧化效果;關注渣樣形態和殘碳,適當增加氧煤比,提高氣化爐操作溫度,使煤漿充分燃燒,確保氣化爐有較高的碳轉化率。在正常工況操作要求下,調整負荷時要緩慢,穩定煤漿濃度和氧煤比,減小氣化爐溫度、系統壓力的波動等,可有效避免渣口堵塞,至今未出現因渣口堵塞而造成的氣化爐停車。
(4) 煤漿濃度的提升有助于提高氣化效率和有效氣產量,根據運行數據核算得到結論:煤漿濃度每增加1%,CO體積分數約增加0.6%,H2體積分數約增加0.1%。每生產1 000 m3(標態)的有效氣(CO+H2)氧耗降低4.4 m3(標態),煤耗約降低3.4 kg;此外,在煤漿濃度不變的情況下,適當降低氣化爐的操作溫度,也有助于提升有效氣體成分。華鶴煤化有效氣成分達到84.5%以上(干基氣),屬同行業領先水平。因此,制得高濃度煤漿和選擇適當的氣化爐操作溫度,可獲得可觀的經濟效益。
(5) 針對不同的外部條件和耐火磚損傷消耗的不同規律,將氣化爐耐火磚的損傷分為塊狀剝落、燒蝕損壞、沖蝕損壞、化學侵蝕等。在氣化爐生產運行中,沖蝕和化學侵蝕是不可避免的,唯有保持向火面耐火磚上適當厚度的渣層,使其以渣抗渣、阻斷高溫還原氣體與其直接接觸,達到減少損耗的目的。氣化爐耐火磚由中鋼耐火材料公司生產,為了提高耐火磚的使用壽命,除了嚴把耐火磚自身性能與筑爐質量,還通過盡量降低煤漿灰分、石灰石的添加量,將氣化爐爐溫控制在較低溫度下操作,并采用了延長系統運行周期、減少開停車頻率等方法。實際運行中,筒體向火面磚使用壽命約為16 000 h,拱頂向火面磚的約為20 000 h,錐底向火面磚的約為11 000 h。
(1) 鶴崗地區冬季最低溫度可達-38 ℃,冬季原煤儲存與使用較為困難,原料煤外在水分含量高,易結冰、架橋堵塞煤倉。雖然每個煤儲斗設計有2個煤倉、4個低壓氮氣炮,但因振打效果不理想,時常發生雙煤倉架橋堵塞,造成磨煤機被迫停機,操作人員需拆手孔進行疏通。針對此種情況,對磨煤廠房加裝氣暖,保證適宜的廠房溫度;同時,對煤倉加裝電磁振動器,每個煤倉下料口至煤給料機插板閥之間安裝1個,使用效果較佳,解決了冬季煤倉易堵塞架橋的問題。
(2) 原設計的石灰石給料機為螺旋式輸送機,最大輸送能力為2 t,無法滿足單臺磨機和雙爐運行的使用量;且螺旋式輸送機不適宜輸送易結塊、黏性物料,煤、石灰石、磨煤水三者加料口是連通的,磨煤水溫度約為40 ℃,水汽上升遇石灰石結塊,堵塞下料管線和給料機。技術改造是將原給料機更換為皮帶式輸送機,保留原有星型給料器和插板閥;從磨機給水調閥后引一路管線至石灰石下料口,并與石灰石下料管形成一定角度,原設計磨機加水口停用,使水噴入石灰石下料管,沿內管壁螺旋下降,將石灰石沖入磨機。改造后已無石灰石堵塞,用量可滿足單臺磨機、雙爐運行,為磨機提供了寬裕的檢修時間。
(3) 低壓煤漿泵采用立式離心泵,設計最大流量65 m3/h、轉速1 500 r/min,運行初期煤漿濃度控制較低約61%,單泵運行穩定。制漿調整、優化操作后,煤漿濃度逐漸提升至66%,低壓煤漿泵出現電機易過載、轉速無法提升、打量不足等情況。經與設備生產廠家協商,將電機功率由30 kW 更換為45 kW,并優化變頻器調節程序,提高了低壓煤漿泵輸送能力。
(4) 燒嘴壓差一直是同行業的嚴控指標,通過燒嘴壓差的變化可初步判斷工藝燒嘴的磨損情況和霧化效果。裝置運行初期,時常有硬物卡塞
高壓煤漿泵進出口單向閥,出現燒嘴壓差低并伴有較大幅度波動,嚴重影響系統的安全生產。檢修時對高壓煤漿泵單向閥閥球和密封件進行檢查,發現卡塞異物多為鐵制品。雖煤儲運輸煤皮帶上部有電磁除鐵器,但因金屬混入煤中,并不能全部去除,另外磨機內鋼棒磨損也會形成鐵屑。經過剖析原因后,對磨煤機出口滾筒篩進行改造,增設了永磁除鐵器20個,其規格為80 mm×160 mm,滾筒篩共4個格,將其布置在磨機出漿的前2格內壁上,并且不同格的除鐵器交錯布置,定期倒停磨機對永磁除鐵器進行清理,既解決了高壓煤漿泵單向閥卡塞問題,又減輕了低壓煤漿泵葉輪的磨損。
使用鶴崗地區煙煤為原料煤,內水含量低,成漿性優異,制得煤漿濃度高,有助于氣化效率的提高。高灰分、高灰熔點煤質需加助溶劑以降低灰熔點,煤漿灰分的增加會導致氧耗、煤耗增大,因此助溶劑加入比例應適當選擇小值;可采用配煤摻燒的方法,降低灰分和灰熔點,并進一步減少助溶劑的加入量。氣化爐操作溫度可接近或低于灰熔點(FT),主要根據灰渣黏溫特性曲線,保持在此操作溫度下灰渣的黏度在5~15 Pa·s范圍內,同時較低的操作爐溫可以有效提高耐火磚使用壽命。
參考文獻
[1] 賀永德.現代煤化工技術手冊[M].2版.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1.
[2] 彭新文.灰分含量對GE水煤漿氣化的物耗影響[J].化工進展,2011,30(9):1946- 1950.
[3] 蔡書琴,杜俊.水煤漿配煤試驗研究與應用[J].化肥工業,2015,41(4):31- 34.
[4] 韓喜民.水煤漿水冷壁氣化爐運行和摻燒高灰熔點煤總結[J].氮肥技術,2013,34(3):18- 22.
[5] 劉增勝.大型煤制合成氣技術進展[J].化肥工業,2010,37(4):14- 19.
[6] 汪壽建.國內外新型煤化工及煤氣化技術發展動態分析[J].化肥設計,2011,49(1):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