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文
摘 要:為了豐富數字集成電路測試系統功能,實現上位機數據獨立傳送,本文采用ARM控制器,設計一套數字集成電路測試系統。首先,對ARM處理器進行簡要概述,其次,明確設計目標,提出系統設計方案,最后,制定系統調試步驟,并對其調試結果做出分析。調試結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數字集成電流測試系統設計方案滿足設計要求。
關鍵詞:ARM;數字集成電路測試;軟件架構
中圖分類號:TP311 文獻標志碼:A
近年來,數字集成電路逐漸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無論是農業、工業,還是服務業等,均離不開數字集成電路。目前,集成電路與我國國防建設、國民經濟發展建立密切關系。為了保證國防建設與時俱進,提高國民經濟發展速度,必須將數字集成電路作為重點研究對象,而ARM處理器是當前應用開發比較火熱的技術,其在單片機基礎上增加了很多功能,本文將采用該項技術,設計一套測試系統。
1 ARM處理器簡介
ARM處理器產品系列有很多,包括ARM9E、ARM10E、Cortex等。ARM體系結構特征如下:
(1)寄存器較多,可根據開發人員需求,應用于多個領域。
(2)體系結構由兩部分構成,分別是store、Load。
(3)支持多寄存器指令運行,包括store指令、Load指令。
(4)具備單時鐘周期運行,按照單條操作命令執行任務。
(5)支持指令集的擴散,在編程模式中添加了數據類型和寄存器。
2 基于ARM的數字集成電路測試系統軟件設計
2.1 設計目標
本次研究將選取ARM作為核心處理器,設計一套數字集成電路測試系統,支持32管腳同時測試,保證其測量深度達到2M,測試頻率在20M左右。
2.2 設計方案
本次研究采用軟件開發工具為Visual Studio 2008,數據存儲與用戶信息設置采用的工具為SQL Server2008,ARM程序的開發與調試選取的工具為keill軟件,并通過USB口驅動程序。如圖1所示為測試系統軟件總體架構設計。
2.2.1 上位機軟件層
該層次位于整個系統的最上端,與用戶直接接觸。用戶可以根據自身需求,設置測試項目信息、群組信息、個人信息等內容。除此之外,上位機層支持測試結果的展示,使用上位機即可查看測試結果。
2.2.2 USB 驅動層
該層次位于整個系統的中間部分,主要用于驅動函數,構建上位機層與ARM層之間的通信連接,實現數據解析與編排,作為整個測試系統的運行的紐帶。
2.2.3 ARM 程序層
該層次位于整個系統結構的最下端,是整個系統運行的核心控制器,支持多個測試版同時運行程序,通過程序編寫,分別對各個控制板進行程序控制,從而達到預期目的。
關于系統軟件流程設計如下:
本次研究選取ARM作為核心控制器,通過編寫程序對各個模塊進行實時控制,利用USB總線實現數據發送,使其從上位機傳輸至ARM中。在其基礎上,利用ARM處理器將數據發送到擴展板上,或者將其發送至DTB板、TFB板,最后對交流參數、直流參數、多項功能進行測試,并對其測試結果進行分析。系統軟件流程設計如下:
第一步:打開測試工程;
第二步:判斷工程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則執行第四步,反之,執行第三步;
第三步:構建新的測試工程;
第四步:判斷USB總線連接是否存在問題,如果存在問題,則執行第五步,反之,跳轉到第六步;
第五步:構建USB總線連接;
第六步:測試系統初始化處理;
第七步:下載工程參數;
第八步:運行程序;
第九步:芯片測試;
第十步:返回測試結果;
第十一步:判斷測試是否停止,如果已經停止,反之,返回第九步;
第十二步:停止測試。
關于上位機軟件結構的設計:
該部分設計同樣分為3個層次,分別是表示層、業務邏輯層、數據訪問層。
(1)表示層設計
該層次的作用主要在于為用戶提供結果展示界面,該層次位于上位機軟件的最上層,與用戶直接接觸,用戶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通過參數設置與程序運行,從而獲取數據結果。
(2)業務邏輯層
該層次主要用于業務邏輯處理,通過數據計算,體現業務價值。此次設計將其設置在表示層與數據訪問層的中間,在兩者之間建立連接,從而實現業務交流。該層次是抽象出來的類,除了需要對數據進行驗證,判斷其合理性以外,還需要對其操作步驟的完整性進行探究,為用戶層提供數據調用工具。
(3)數據訪問層
該層次主要用于數據操作,根據實際需求,采取數據修改、刪除、添加、查找和更新等多項操作。主要負責數據庫系統的訪問,對XML文檔、文本文檔、二進制文檔的調整與控制。本次設計將其設計為數據庫操作類,為業務層提供數據資源。
3 系統調試步驟與結果分析
為了驗證本文提出的測試系統設計方案滿足相關需求,本文將對該系統進行調試,經過調試,使其達到設計標準。
此次調試選取的調試環境為Windows 7,并安裝keill軟件。調試步驟如下:
第一步:運行ARM程序,測試系統功能,并分析數據結果。將測試結果與標準值進行對比分析,判斷其是否在誤差允許范圍之內,如果在該范圍內,則通過,無需調整,如果不在該范圍內,需要重新設置參數,再次調試。
第二步:調試USB驅動層。利用USB,在上位機層與ARM層之間建立連接。在上位機層發出控制命令,根據命令內容在ARM層編寫程序內容,通過觀察程序執行結果,檢驗上位機是否有相應結果出現,從而判斷USB是否連接正確,起到預期作用,如果異常,重新調試。
第三步:調試上位機層。該層次主要用于控制與結果驗收。以此,對其的調試方法為下達控制命令,在ARM層中檢驗是否接受到命令信息,另外,在USB層無誤的情況下,檢驗程序運行結果是否可以在該層次顯示,如果均無誤,則不用再次調試,反之,再次調試。
調試結果見表1。
結語
本文選取ARM作為核心控制器,對數字集成電流測試系統展開研究。本次研究將系統劃分為ARM程序層、USB驅動層、上位機層分別進行測試。其中,ARM程序層用于系統控制程序編寫與執行;USB驅動層用于構建ARM程序層與上位機層通信連接;上位機層用于下達控制命令與結果展示。經過調試,其結果表明本文設計的基于ARM的數字集成電路測試系統滿足設計要求。
參考文獻
[1]張紅升,王國裕,陸明瑩.基于MATLAB定點運算的數字集成電路協同設計方法[J].微電子學,2017(1):87-91.
[2]郄君,韓曉倩,李顏鑫.基于ARM的遠程電能質量監測系統的研究與設計[J].電源技術,2016,40(8):1703-1705.
[3]徐立艷.基于ARM和LabVIEW的網絡數據采集測試系統設計[J].現代電子技術,2016,39(5):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