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繼要
摘 要:配網是電力系統中比較重要的組成部分,是確保居民正常生活的保障和前提。要想更好地滿足時代發展需求,則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做好配網規劃設計工作,這樣可以提高配網系統的運行效率,有效推動我國電力行業的發展。
關鍵詞:配網規劃設計;對策;電源點
中圖分類號:TM715 文獻標志碼:A
做好配網的規劃設計工作不僅可以更好地滿足時代發展需求,還可以有效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滿足人們日常生活和生產過程中的用電需求。本文將會對配網的基本現狀進行分析,并制定一套系統、完善的配網規劃設計工作。
1 我國配網運行現狀
1.1 電源布點不均衡
由于配網規劃設計在我國的起步比較晚,然而近些年來我國經濟建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原有的配網規劃由于未對配網的電源布點分布給予考慮,不僅會對現代配網改造中的故障處理、計劃檢修等工作產生影響,還無法滿足社會發展需求。電源布點不均衡也會對后期的配網供電質量產生一定的影響,尤其是用電高峰期,有的時候主變負載也會出現不均衡的現象,從而導致供電質量下降,對居民的生活質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1.2 負荷快速增長
在經濟建設發展過程中,工業用電量不斷增加,從而導致負荷呈現快速的增長,加之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各戶居民家庭均購買了大功率家用電器,致使負荷增長比率每日攀升。由于配網改造速度不理想,導致供電能力提升效果不理想,從而導致供電現象日趨緊張。
1.3 配網結構不平衡
傳統的配網規劃通常是在確保配網接線的基礎上,盡可能地滿足供電安全、經濟及質量要求;在設備故障檢修的基礎上,確保對用戶進行高質量、持續的供電,從而有效提高供電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傳統的配網規劃設計,由于整體觀念與發展意識比較匱乏,未對經濟水平發展給予考慮,從而使配網線結構缺乏科學、合理的布局,影響配網的整體運行效率。
1.4 配網設備陳舊,技術落后
配網規劃在我國各個地區引入時間較短,所采用的配網設備比較陳舊,相關技術手段無法更好地滿足時代發展需求。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配網自動化水和人員素質水平較低,制約了我國城市配網的發展。
2 配網規劃設計工作對策
2.1 做好負荷預測
電力企業在進行配網規劃設計過程中,最好根據功能分區的特點來做好負荷預測工作,從而為配網規劃設計提供參考依據。工業區一般會選擇產值單耗法和大用戶法進行負荷預測工作,上述方法能夠對該區域的電力需求和負荷增長狀況進行有效測算,側段的結果比較準確。電力企業要對區域發展情況有個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并在此基礎上來對工業區的配網規劃設計進行調整,明確電力負荷的性質,從而有效提高配網規劃設計的科學性、可行性和可靠性。商業區一般會選擇負荷密度法進行負荷預測工作,可以借助逐級演算的方法從小的功能分區開始來進行測算,然后逐漸擴展到大的供電區域,還需要根據功能分區的負荷密度基數來對其商業區電力負荷進行預測。
2.2 加強配網一次規劃設計
在統一規劃指導下來進行配網規劃設計工作,以確保規劃與分布矛盾現象得到有效的解決,還需要盡可能把區域配網建設成系統、完善可靠的網絡結構,以確保配網系統滿足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目前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加強配網一次規劃設計工作:(1)供電區域電量的預測和平衡。在進行配網規劃設計過程中,要按照要求做好引導工作,以確保電源布局的科學性、合理性。同時,要做好電力需求的科學預測工作,既可按區進行預測,也可以按年度進行預測。需要以規劃范圍為基準。在對超過110kV主網進行規劃時,可以按照市、縣區進行劃分。對于低于10kV的配網一般需要根據工業園或鎮區地段劃分。對于配網系統而言,一般可以按年段進電量的預測,對于特殊情況可以進行特殊對待,但是需要對年度最大應用小時數和夏、冬季節日負荷典型曲線給予考慮。在對電量需求進行預測過程中,需要對本地的經濟發展水平給予考慮,并對用電量、產業經濟現狀進行對比分析。對于供電區的電量平衡,需要對電廠可利用容量和電廠裝機容量數給予考慮,并對各級電壓等級的電廠容量規模給予考慮,從而達到電量平衡的目的。(2)與主網相互協調。在配網規劃設計過程中,變電站最好滿足雙電源的要求,可以按照分階段的方式來增加變電站布點,對主網架的結構形式進行有效的優化,以確保設備過載問題得到有效的解決。如果各方面條件允許,可以適當地推廣“雙T”或“三T”接線方式。由于目前我國的配網規劃已經得到了明顯的優化,后續需要從輸電逐步向配電轉化,以實現對整個配網功能的優化。在配網規劃設計階段,主網規劃將會對配網規劃起到一定的導向作用,對于主網規劃而言,配網規劃是基礎,因此需要確保主網與配網的有效結合,這樣不僅可以有效降低配網供電半徑,降低配網網損率,還可以有效提高配網經濟運行效率。(3)合理布設配網站點。在對配網站點進行布設過程中,需要對供電范圍劃分、路徑和開關選擇、站配變選址等方面的內容給予全面的考慮,其中路徑和開關選擇、站配變選址等會對供電半徑產生直接的影響。因此,在對配網站點進行布設過程中,要盡可能與城市規劃相結合,以用地規劃、經濟發展規劃為原則來進行供電區域的劃分,并明確配變容量、導線截面和開關站規模。
2.3 做好電源點的設置
(1)做好電源點建設工作。在配網規劃設計過程中,電源點的建設是首要環節,如果先建設配電網絡,然后再對其進行規劃,將會出現配網超負荷、線路布局復雜、成本增加等問題,因此,要根據實際情況做好電源點建設工作。如果電源點落點存在負荷密集區特點時,需要與各部門進行有效的協商,在得到他們支持的基礎上,可以適當的延長建設周期,從而有效提高電源點建設的有效性。(2)電源點落點的合理選擇。該過程中一般需要根據供電分區的遠期預測,來對電源點的落點進行科學、合理的選擇,從而有效提高電源點布設的科學性、合理性和有效性,避免發生盲目布設、隨意選址等情況。(3)做好配網結構的優化。如今,我國大多數的配電網都選擇了放射狀結構,但是這種結構的可靠性和穩定性比較差,因此需要對配網規劃設計的實際情況來優化配網結構,以確保配網結構的合理性。例如,對于電纜形式組網、電源點充足、環網節點明確的地區,最好選擇環網結構,但如果不存在環網結構建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小型環網,或者直接對配網進行改造升級,從而有效提高配網結構的合理性,避免電力資源的浪費。
2.4 推動配網自動化發展
(1)結構規劃。在進行配網規劃設計過程中,要對其結構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并將變電站綜合自動化、數據采集和管理等結合在一起,從而構建一個系統、完善的一體化管理平臺。(2)功能規劃。通常情況下,配網自動化包括了主站、子站與終端3個部分,其中子站可以實現對傳輸數據的有效優化,而終端屬于遠程工作站,其能夠對電力運行情況進行有效檢測。(3)通信規劃。其通常是以配網結構規劃為主,并按照各設備端口的要求來對其進行設置,從而有效提高各級別的安全系數。
結語
我們對配網規劃設計工作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此時就需要電力企業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來對配網系統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設計,這樣不僅可以確保配網的高效運行,還可以推動電力行業的穩定、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凱,趙倩.城市中壓配電網規劃計與管理系統的應用研究[J].科技視界,2016(26):325.
[2]王宏茹,郭劍黎.基于分析方法的城市中壓配電網規劃研究[J].科學家,2015(12):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