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
摘 要:我國的法定計量檢定機構是政府設立的用于對產品能源效率的計量檢測機構。《能源計量監督管理辦法》的頒布更是為能效標識計量檢測提供法律上的支持和保障。計量檢測的順利開展對我國的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本文首先就國內的法定計量檢測機構的檢測現狀進行分析研究,指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為我國政府實施計量監督提供技術保障。
關鍵詞:計量檢定機構;標識計量檢測;對策思考
中圖分類號:TB91 文獻標志碼:A
0 引言
當前由于檢測市場的開放與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使得我國的法定計量檢定機構工作的開展面臨諸多難題,如何抓住機遇,在新的形勢下為人民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是當前檢定機構面對的一個嚴峻的課題。因此我們針對如何在法定計量檢定機構中開展有效的標識計量檢測這個問題展開新的思考,有望建立一個有效的計量檢測技術平臺來應對各種挑戰。
1 法定計量檢定機構的計量檢測現狀
改革開放以后,《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的頒布使得我國的能效標識計量檢測有了突破性的進展,在工業、貿易、醫療和環保等各個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截止到目前的情況,我國法定計量檢測機構還存在一些突出的問題:一是技術不統一,沒有形成規范的計量技術保障體系;二是不管是資金還是人力都十分缺乏,專業計量檢測人員專業素質不高,難以適應這項繁重的工作;三是思想落后,尤其是在一些經濟基礎比較差的地方和基層單位,行政依附思想十分明顯;四是管理機制不健全,缺乏科學合理的管理模式。以上這些問題都會影響我國計量檢定機構的長遠發展,需要我們進行不間斷的改革與創新。未來的計量檢測機構要適應WTO規則,整合有效的資源進行合理的布局,逐步改善目前的發展現狀來促進工作的創新發展。
2 我國法定計量檢定機構存在的問題
2.1人員素質有待提升
計量是一門非常專業的學科技術,需要我們有嚴密的邏輯思維和良好的耐心,而我國的法定計量檢定機構屬于國家機構,在某種程度上稍微帶有一點的政府官僚主義做派,不適合技術人才的培養。從計量技術的角度來說需要專業素養高的優秀人才,但是受制于政府體制很難引進高端的技術人員,就算引進了也很難管理,長此以往人員儲備的不足和年長的技術人員思想有些落后,跟不上瞬息萬變的社會發展等各種問題,使得法定計量檢定機構科研水平不足,沒有強烈的上進心,開始墨守成規。
2.2 質量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質量是產品成敗的關鍵。所以產品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企業與機構的的生存與發展,國家頒布的檢測規范JJF1069—2012相較于2007年頒布的法規增加了能源效率標識的考核,接著質量管理體系的構建也在逐步完善之中。為了加強質量管理能力,檢測部門開始實施內審—監督—評審的手段,但是在真正的實踐過程中仍有文件與實際不相符的現象,監督浮于形式化,沒有一個標準化的流程,管理力度不嚴格,大多停留在口頭上,要是真的去一一核查恐怕不會過關。所以說我國的法定計量檢定機構能開展能效標識計量檢測,質量管理問題亟待解決,再加上快速發展的業務水平與質量控制不相符,需要管理部門多思考以便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2.3 服務企業的意識有待增強
我們都知道法定計量檢測機構的資金來源只有財政撥款,跟社會上的企業有很大不同,他們不用時刻緊盯市場上競爭對手的動向,也不用知己知彼,只需要按部就班的執行政府下達的指令,在規定期限內完成即可,沒有競爭意識,帶有很嚴重的“拖延癥”,他們只習慣于客戶上門,沒有主動走向市場與企業接觸,對現在新興的計量產業一無所知,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較弱,這樣下去早晚會被淘汰。所以我國的檢測機構應走出政府的庇護,與企業合作,與市場融合,目前,全國綜合性的檢測機構開展了“三全一前”的業務,如果只擅長檢測這一單一的服務項目,是不能適應科技發展的潮流的,現在的企業開始走全方位覆蓋的路線,包括產品周期、產業鏈、產品咨詢,甚至連國際貿易服務都有涉及,所以我國的這些檢測部門更應該多向這些企業學習,加強合作溝通。
2.4 開放合作力度有待強化
合作要講究以己之長,補他之短,我國的這些檢測機構的優點是財政實力雄厚,缺點是自我發展能力和競爭能力十分有限,因此要實施“走出去”戰略,多與高校、科研院所加強合作,提升技術水平,多與企業進行項目合作,提高實踐能力。
3 法定計量檢定機構有效開展標識計量檢測的措施
3.1 建立健全檢定、檢測體系
首先要完善我國的檢定、校準、檢測體系,目前這3種方式在市場上都有應用,但是計量檢定的使用比例最大。根據目前檢測機構的現狀,需要進一步完善體系的構建,這是一種標準化模式,可以達到規范行業的目的,同時也可以為其他部門的規范化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鑒。自從我國入世以來,校準、檢測等成為市場發展的主流,為了適應社會需要,要求省級以上的計量機構逐步建立起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檢測體系,增強機構的適應能力。進一步整合資源,根據當地計量機構的條件設立實驗室,上級部門對資源進行合理統籌分配,實現利益最大化,各個檢測機構之間加強溝通交流,實現信息共享,在體系之內實現優化配置。
3.2 深化改革、轉變機制
根據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法定計量檢測機構要進一步深化改革,轉變發展機制,加快發展步伐。在管理模式上,可以引入國外先進的管理理念,建立質量管理體系,實現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監督一體化,在機制改革上可以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實現按勞分配的分配模式,在效率最大化的前提下引入競爭機制,當然為了促進改革進一步發展,還需要政府加大投資力度,還有就是作為獎勵可以拿出一定比例的資金作為鼓勵創新發展,為我國法定計量檢測機構做出突出貢獻的人員獎勵,還有可以改善機構的實驗室工作環境為工作人員提供舒適的工作環境。
3.3 開拓創新,走合作共贏之路
當前我們要堅持協同發展的新理念,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加強全方位的合作。這里的合作包含3方面,分別是縱向合作、橫向合作、內外合作。縱向合作是指基于現有的計量標準平臺,加強與其他項目的合作,可以是機械設備、能源開發、信息技術等領域的科研合作,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推動計量事業的充分發展;橫向合作就是加強與其他計量檢測機構的合作,如院校、科研所、還有相關企業的合作,通過人才互動建立聯合互動平臺,通過各種技術手段解決計量檢測出現的難題,最后要加強人員培訓,為我國的法定計量檢定機構源源不斷的輸送大量人才;內外合作就是指將合作范圍進行擴大,走出國門,與國際接軌,最大程度地占領國際市場,獲得世界的認可。
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對法定計量檢定機構現狀進行分析,針對其出現的問題,我們提出有效的應對措施來順利開展能效標識計量的檢測。通過這個過程我們發現每個事物都是厚積薄發的過程,堅持走開放式的合作競爭之路,不斷積累力量,實現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鷹.新形勢下法定計量檢定機構工作的思考[J].計量與測試技術,2016,43(10):124-125.
[2]高磊.法定計量檢定機構提高自身質量管理能力策略探討[J].中國化工貿易,2017,9(15):34.
[3]陳世昌.淺談質量管理在法定計量檢定機構中的實施[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7(12):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