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丹,陳日堅,張雄如(汕頭中心醫院,廣東 汕頭 515000)
糖尿病是急性腦梗死的獨立危險因素,與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并發急性腦梗死概率升高約2~3倍[1]。高血糖與急性腦梗死患者病情發展及預后密切相關,血糖波動比慢性持續性高血糖更易誘發血管內皮細胞凋亡,加重內皮損傷,增加腦梗死風險。因此,筆者選取60例2型糖尿病(T2DM)合并急性腦梗死(ACI)患者,進一步探究血糖波動與急性期神經功能的相關性,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2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5例T2DM合并ACI患者作為觀察組,同期收治的15例單純T2DM患者作為對照組。所有患者均符合相關診斷標準,并排除嚴重大血管病變者,嚴重感染及重度肝功能、腎功能不全者或伴有嚴重糖尿病急癥者。觀察組男9例,女6例,年齡42~83歲,平均(54.65±8.79)歲,SBP(151.22±19.37)mm Hg(1 mm Hg=0.133 3 kPa),DBP(91.1±13.01)mm Hg。對照組男8例,女7例,年齡44~82歲,平均(56.12±7.15)歲,SBP(139.7±18.96)mm Hg,DBP(81.6±10.32)mm Hg。兩組年齡、性別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觀察組的SBP和DBP 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入選患者均知情同意。
1.2檢測方法
1.2.1血清學指標:患者入院后次日清晨空腹采集靜脈血約3~5 ml,混勻后靜置,檢測相關指標:三酰甘油(TG)、膽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糖化血紅蛋白(HbAlc)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
1.2.2動態血糖監測:患者接受72 h血糖監測,期間三餐進食時間固定,進食熱量統一,每天4次均測定指尖血糖,并與所測組織液血糖進行校正,測定血糖波動參數:平均血糖波動幅度(MAGE)、日間血糖平均絕對差(MODD)、 最大血糖波動幅度(LAGE)、餐后血糖波動幅度(MPPGE)及平均血糖水平(MBG)。
1.2.3頸動脈內中膜厚度(IMT):患者處于仰臥位,于頸總動脈分叉處及其以下10~15 mm處后壁血管處采用彩色高頻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定位測量,4次測量后取平均值[2-3]。
1.2.4神經功能缺損程度:使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進行評估,分值越低,說明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越輕。

2.1血清學指標及IMT比較: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TG、TC、LDL-C、HbAlc、Hcy和IMT均明顯升高(t=6.16、4.29、7.21、5.17、8.95、3.15,均為P<0.05),HDL-C無明顯變化(t=0.79,P>0.05),見表1。
2.2血糖波動參數指標及NIHSS 評分比較: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MAGE、MODD、LAGE、MPPGE、MBG和NIHSS 評分均明顯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7.12、5.32、5.39、7.91、4.23、17.53,均為P<0.05),見表2。
2.3MAGE及NIHSS評分與各指標的相關性分析:通過Pearson進行T2DM合并ACI患者MAGE及NIHSS評分與各指標的相關性分析,MAGE、SBP、LDL-C、Hcy、IMT 與 NIHSS評分呈正相關(r=0.956、0.462、0604、0.815、0.904,均為P<0.05),NIHSS評分、SBP、LDL-C、Hcy、IMT 與MAGE呈正相關(r=0.956、0.424、0.633、0.893、0.736,P<0.05)。


組別TG(mmol/L)TC(mmol/L)HDL-C(mmol/L)LDL-C(mmol/L)HbAlc(%)Hcy(μmol/L)IMT(mm)觀察組187±058①523±118①107±036402±064①958±151①1789±378①096±046①對照組131±040441±089103±025313±071817±1481268±246069±033
注:與對照組比較,①P<0.05


組別MAGE(mmol/L)MODD(mmol/L)LAGE(mmol/L)MPPGE(mmol/L)MBG(mmol/L)NIHSS評分(分)觀察組612±138①263±067①723±158①351±058①822±152①1275±146①對照組464±083208±044583±124276±045708±143843±123
注:與對照組比較,①P<0.05
2.4NIHSS 評分與各因素多元線性回歸分析:NIHSS評分作為自變量,SBP、LDL-C、Hcy、IMT和 MAGE作為因變量進行多因素逐步回歸分析,MGAE、IMT最終引入方程,見表3。


因素偏回歸系數標準誤標準偏回歸系數βt值P值常數項-73261262--6462<005MGAE7434183904234171<005IMT1037035102372463<005
近年來,T2DM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常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等大血管并發癥,其中合并腦梗死越來越多,具有較高的致死、致殘率。高血糖與腦梗死密切相關,ACI患者發病后一半以上出現持續高血糖,血糖波動比慢性持續性高血糖更易加重血管內皮損傷,導致認知功能障礙,因此對于血糖波動的監控至關重要。目前MAGE被稱作血糖波動診斷的“金標準”,不僅依賴于整體血糖水平,還可反映血糖離散趨勢[3]。本研究結果中觀察組MAGE明顯高于對照組,可見T2DM合并ACI血糖波動幅度明顯升高。
動脈粥樣硬化是腦梗死主要發病機制,IMT作為一個早期反映全身動脈粥樣硬化的指標,常用來評估腦梗死風險[4]。本研究中觀察組IMT明顯增加,與MAGE呈正相關,提示在長期高血糖波動刺激下,血管內中膜厚度顯著增加,促進血栓形成,加大ACI發生風險。ACI患者常伴有認知水平降低、語言肢體活動障礙等不同程度神經功能缺損,NIHSS評分廣泛應用于評估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程度,精確可靠[5]。觀察組NISHH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MAGE與NIHSS評分具有相關性,把NIHSS評分作為自變量進行多因素逐步回歸分析,MGAE、IMT最終引入方程,提示血糖波動可加重T2DM合并ACI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狀況。
綜上所述,T2DM合并ACI患者血糖波動較大,IMT增厚促進血栓形成,增大ACI發生風險,加重神經功能缺損,因此臨床治療中應重視平穩降糖,減少血糖波動,從而減輕神經功能缺損,改善其預后。
4 參考文獻
[1] 付立明,張榮珍.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腦梗死患者血糖波動與神經功能缺損程度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5,36(22):119.
[2] 馬 燕,吳南楠,張 寧,等.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腦梗死患者血糖水平與急性期神經功能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醫刊,2016,51(8):102.
[3] 池建昌,高從軍.血糖波動與糖尿病慢性并發癥[J].中國實用醫藥,2017,12(4):192.
[4] 牟紅梅,王利勇,趙 磊,等.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及IMT與腦梗死復發相關性研究[J].現代儀器與醫療,2016,22(2):16.
[5] 趙 涵,趙元琛,蔡芳芳.丹紅聯合丁苯酞治療血管認知障礙臨床研究[J].中華中醫藥學刊,2016,26(4):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