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友平(廣西樂業縣人民醫院,廣西 百色 533200)
肝疾病發展到一定程度可出現嚴重并發癥肝性腦病,而肝性腦病也是肝硬化常見的并發癥,患者主要表現為神經系統功能改變、精神行為改變。在肝性腦病治療中,去除誘發因素、改善水電解質紊亂、維持酸堿平衡、保肝治療等是主要的治療措施[1]。納洛酮是阿片受體拮抗藥,有助于改善患者意識狀態。醒腦靜注射液是梔子、麝香等中藥的提取物制成,有助于改善患者意識和精神狀態。本文選擇我院收治的肝性腦病患者,觀察納洛酮和醒腦靜注射液的聯合治療效果?,F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2年1月~2017年12月期間收治的肝性腦病患者共58例,上述患者符合肝性腦病診斷,同時排除對納洛酮或醒腦靜注射液有過敏或其他臨床應用禁忌證患者、不能根據本試驗完成試驗過程患者、合并心腎功能障礙患者。上述58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29例。兩組患者一般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男15例,女14例;平均年齡(63.9±7.1)歲;Ⅰ期2例,Ⅱ期14例,Ⅲ期11例,Ⅳ期2例。觀察組男16例,女13例;平均年齡(64.6±6.5)歲;Ⅰ期3例,Ⅱ期15例,Ⅲ期10例,Ⅳ期1例。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處理(去除發病誘因、糾正水電解質紊亂、維持酸堿平衡、飲食指導、限制或禁止蛋白質攝入、補充血漿、保肝治療、預防感染等)。對照組鹽酸納洛酮1 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00 ml中靜脈滴注,2次/d,連續應用14 d。觀察組在對照組應用納洛酮基礎上醒腦靜注射液20 ml加入250 ml的生理鹽水注射液中靜脈滴注,1次/d,連續應用14 d。
1.3觀察指標和療效評定標準:觀察兩組患者血氨水平改變情況,測定兩組患者肝功能改變情況。評定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治療結束后患者肝性腦病分期較治療前改善了2期或2期以上,為顯效;治療后肝性腦病分期較治療前改善1期,為有效;治療后肝性腦病分期較治療前沒有改善或惡化,為無效。
1.4統計學方法:在統計學軟件SPSS19.0下進行統計學分析,率和均數比較分別采用χ2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肝功能和血氨水平改變情況比較:觀察組治療前肝功能(AST、ALT)和血氨水平和對照組治療前肝功能和血氨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肝功能和血氨水平分別和對照組治療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組別例數ALT(IU/L) 治療前 治療后 AST(IU/L) 治療前 治療后 血氨(μmol/L) 治療前 治療后 對照組29702±67513±721164±108978±731436±1121156±82觀察組29695±58391±66①1155±97845±89①1429±98836±77①
注:與對照組比較,①P<0.05
2.2兩組患者治療后療效評定結果比較:觀察組總有效率(顯效和有效所占比例)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兩組患者療效比較[例(%)]

組別例數顯效有效無效總有效對照組2911(379)8(276)10(345)19(655)觀察組2918(621)10(345)1(34)28(965)①
注:與對照組比較,①P<0.05
肝性腦病是肝臟疾病的嚴重并發癥,也是肝病患者的重要死亡原因。肝性腦病不是單一病理生理改變所致,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而產生的。在對肝性腦病研究中,氨中毒理論、神經遞質學說等研究結果對臨床治療產生積極作用。特別是氨中毒學說對臨床治療具有重要指導作用。在體內正常情況下,氨在肝臟代謝為尿酸而被排出體外,不會對機體造成損害,而肝硬化等肝臟疾病時,肝功能降低而導致氨的代謝減少,從而導致血中氨水平升高,而血氨水平升高對腦細胞的能力代謝產生影響,導致中樞神經系統興奮性神經遞質和抑制性神經遞質的正常傳遞,從而引起神經系統功能改變[2-3]。
醒腦靜注射液是從梔子、麝香、冰片、郁金等中藥提取而制成的注射制劑。研究認為,麝香相關成分能夠透過血腦屏障在腦內發揮作用,能夠提高中樞神經系統興奮性,對患者的認知功能產生積極的改善作用。梔子所含成分熊果酸對中樞神經系統產生有效的鎮靜作用,冰片能夠對炎性反應過程產生干擾,降低炎性反應程度,從而產生保護神經系細胞作用[4-5]。
本文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的肝功能和血氨水平均得到有效改善,且治療后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說明觀察組治療過程中對肝功能和血氨水平改善效果優于對照組,再者,觀察組的有效率也高于對照組,進一步說明觀察組的治療措施是有效的,且優于對照組,這與醒腦靜注射液和納洛酮的藥理作用有關。所以,納洛酮聯合醒腦靜注射液能夠顯著降低肝性腦病患者血氨水平,改善功能,效果顯著。
4 參考文獻
[1] 陳東風,孫文靜.肝性腦病發病機制的研究進展[J].中華肝臟病雜志,2014,22(2):84.
[2] 丁泠文,陳明鍇,郝 虎,等.乳果糖預防肝硬化消化道出血后誘發肝性腦病的meta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6(4):926.
[3] 郭 芳,譚詩云,吳鵬波,等.門冬氨酸鳥氨酸聯合納洛酮治療肝性腦病臨床療效的Meta分析[J].醫學綜述,2016,22(6):1165.
[4] 吳 波.門冬氨酸鳥氨酸、醒腦靜聯合乳果糖治療肝性腦病的療效[J].實用臨床醫學,2016,17(5):21.
[5] 洪 偉.安宮牛黃丸與醒腦靜注射液治療肝硬化合并肝性腦病的療效觀察[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5,16(32):4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