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發(天津市武清區下伍旗鎮衛生院內科,天津 301705)
高血壓病是目前常見的慢性心血管疾病之一。高血壓病早期通常只出現頭痛、頭暈、耳鳴、心悸等癥狀,有些癥狀往往為一過性,但是如果早期忽略或治療不當高血壓對心、 腦、腎的損傷是伴隨終身的,甚至出現嚴重合并癥甚至危及生命[1]。高血壓病作為一種終身疾病很難被徹底治愈對各重要臟器損傷往往不可逆轉,所以早期治療有效控制血壓成為治療高血壓病的關鍵。我國人群高血壓患病率呈逐年上升,并且呈年輕化趨勢。我國高血壓的控制率遠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有效控制血壓成為臨床工作中的重點[2]。本次研究回顧性分析聯合應用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鈣治療高血壓病的臨床療效,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隨機選取了本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管理的只服用氨氯地平降壓的高血壓病患者30例作為對照組,隨機選取同時期管理的聯合服用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鈣降壓的高血壓病患者30例作為觀察組。患者均符合2010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中的高血壓病診斷標準,排除繼發性高血壓以及其他重要臟器患有嚴重性疾病的患者。研究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壓情況及血壓控制率。觀察組共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齡45~69歲,平均(58.7±5.4)歲;病程1~7年,平均(4.7±1.3)年。對照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齡43~67歲,平均(58.4±6.2)歲;病程1~6年,平均(4.6±2.2)年。通過對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者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對照組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1次/d,劑量為5 mg/次;觀察組在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基礎上加服阿托伐他汀鈣片1次/d,劑量為20 mg/次[3]。兩組患者都為晨起后服用。兩組患者接受治療的時間均為1個月,1個月后評比療效。
1.3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價:比較治療前后患者收縮壓(SBP)、舒張壓(DBP)水平變化情況。療效評價標準: DBP下降≥10 mm Hg(1 mm Hg=0.1333 kPa)至正常水平,或SBP下降≥20 mm Hg為顯效; DBP降至正常但下降<10 mm Hg,或SBP降幅在10~20 mm Hg之間為有效;血壓水平改變未達到上述要求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統計學分析:利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中所涉及所有數據結果進行統計分析,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兩組間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治療前后血壓水平變化情況:兩組治療前的舒張壓(DBP)和收縮壓(SBP)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的舒張壓和收縮壓均較治療前好轉,并且觀察組的治療效果明顯要優于對照組的治療效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組別例數收縮壓(SBP) 治療前 治療后 舒張壓(DBP) 治療前 治療后 觀察組301656±541245±321062±32834±44對照組301694±761408±811075±46955±32P值>005<005>005<005
2.2治療后臨床效果比較 :經過隨訪發現研究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6.7%,臨床治療的效果要明顯優于對照組的80.0%, 兩組對比差異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表2兩組治療后臨床效果比較[例(%)]

組別例數顯效有效無效總有效觀察組3018(600)11(367)1(33)29(967)對照組3010(333)14(467)6(200)28(800)P值<005
2.3依從性及不良反應分析:在治療過程中,兩組患者依從性都很好,也未發生明顯不良反應,兩組在依從性及不良反應情況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高血壓病是目前常見的慢性心血管疾病之一,高血壓病目前已被認可的發病機制與遺傳、精神、生活習慣等多種因素密切相關,高血壓的發生發展還常常伴隨著機體免疫功能的異常,免疫系統被激活與全身血管炎性改變也是高血壓的發病機制的因素[4],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激活以及交感神經系統興奮性增高是高血壓病的神經體液變化。氨氯地平屬于新一代長效二氫吡啶型鈣通道阻滯劑,阻滯血管平滑肌細胞外鈣離子經膜內流,可產生顯著的舒血管作用,從而有效擴張外周血管,起到降低血壓的作用[5]。氨氯地平還能增強血管的選擇性,可使患者的冠狀血管及全身血管都出現一定舒張,從而可使冠脈中的血流量得到一定增加,進而可使血壓得到有效降低,此外,其還具有安全、平穩的降壓效果。他汀類藥物對血管內皮功能具有一定的改善、修復的作用, 他汀類藥物能夠提高內皮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活性,增加血管內皮細合成胞釋放一氧化氮(NO),進而起到調節血管舒縮和維持血流穩定作用。另外,他汀類藥物對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也有一定調節作用,通過抑制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的異常激活,起到調節血壓作用[6]。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鈣合用還可以通過改善血管內皮功能和動脈順應性、改善胰島素抵抗、抑制P-糖蛋白、影響細胞色素P450、影響LDL受體代謝途徑等方式起到協同降壓、協同調脂功能[7]。
綜上所述,氨氯地平合用阿托伐他汀鈣治療高血壓病癥的臨床效果顯著,通過兩藥協同作用可以進一步穩定血壓、提高治療的總體有效率且無明顯不良反應,同時起到調脂降壓作用,保證了用藥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值得在臨床推廣及應用[8]。
4 參考文獻
[1]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年修訂版)[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1,39(7):579.
[2] 王麗敏.中國成人高血壓患病及其控制情況[J].中國心血管醫師,2013,3(3): 14.
[3] 薛 培.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鈣片治療高血壓并高血脂臨床分析[J].吉林醫學,2014,35(28):6325.
[4] 黃晶晶,孫躍民.高血壓免疫機制的研究進展[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5,23(8):731.
[5] 施衛中.氨氯地平的藥理分析及臨床應用觀察[J].當代醫學,2017,23(13):73.
[6] 姚 楠,蔣明華.調脂藥阿托伐他汀鈣在高血壓治療中的降壓作用分析[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3,26(23):3116.
[7] 陳慧慧,趙 勇.氨氯地平與阿托伐他汀聯合應用的研究進展[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9):4652.
[8] 梁華云,鐘培東.氨氯地平聯合阿托伐他汀鈣治療門診高血壓并高血脂的效果研究[J].吉林醫學,2015,36(7):1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