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順元,楊粟毅,梁成坤(惠東縣人民醫院內科,廣東 惠州 5163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內科的常見病種,以持續氣流受限為特征,氣流受限可進行性發展,并導致患者的肺功能逐漸下降,其發生與呼吸道和肺對煙霧等有害氣體的慢性炎性反應有關[1-4]。COPD急性發作(AECOPD)不僅會加重患者的肺損害,造成不可逆的損傷,更有可能會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需要謹慎處理。糖皮質激素是慢阻肺急性發作時的常用藥物,可以迅速緩解患者胸悶﹑氣促﹑呼吸困難的臨床表現,而特布他林屬于β2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可以起到舒張支氣管,減少氣道分泌物分泌的作用[5-7]。已經有研究表明,糖皮質激素聯合β2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可以增加患者的運動耐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8-10]。為此,本文通過對比聯合用藥與只采用特布他林進行霧化治療時AECOPD患者的治療效果,來為糖皮質激素聯合特布他林的聯合應用提供臨床依據。
1.1一般資料:將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呼吸內科所收治的AECOPD9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觀察組(n=45例)和對照組(n=45例)。觀察組中男27例,女18例;年齡55~80歲,平均(66.43±3.12)歲;病程2~30年,平均(12.45±3.87)年;GOLD分級為1級者4例,2級17例,3級20例,4級4例。對照組中男30例,女15例;年齡53~82歲,平均(66.94±3.08)歲;病程2~28年,平均(11.93±3.80)年;GOLD分級為1級者2例,2級18例,3級21例,4級4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進行對比,差異并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經經過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所有患者均已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1.2納入和排除標準: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并且均處于急性發作期;近3個月無慢阻肺急性發作病史;患者及其家屬的溝通交流能力正常,患者可以配合治療,并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其他肺部其他疾病如肺結核、肺癌的患者;患有嚴重的器質性病變的患者;患有精神系統疾病的患者;妊娠及哺乳期女性;溝通交流能力有障礙的患者。
1.3治療方法:對照組應用硫酸特布他林霧化液(規格:2 ml∶5.0 mg,生產廠家:AstraZeneca AB,批準文號:H20090134)治療,霧化吸入,5.0 mg/次,2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普米克令舒混懸劑-布地奈德(規格:1 mg/2 ml,生產廠家:AstraZeneca Pty Ltd,批準文號:H20140475),霧化吸入,1.0 mg/次,2次/d。兩組患者的療程均為1周,兩組患者均給予一般對癥治療包括抗感染治療﹑低流量吸氧等。
1.4療效評定:療效評定標準:顯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包括咳嗽﹑咯痰﹑胸悶﹑喘息﹑呼吸困難等均消失,聽診時干啰音、濕啰音均消失;有效:患者的咳嗽﹑咯痰﹑胸悶﹑喘息﹑呼吸困難等癥狀有所緩解,哮鳴音和濕啰音較前減輕;無效:患者的胸悶﹑呼吸困難﹑喘息等癥狀無改善甚至加重,肺部哮鳴音和濕啰音無緩解或者較前加重。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5不良反應監測:監測患者在用藥過程中所發生的不良反應,包括皮炎、蕁麻疹、血管性神經水腫、頭痛、心悸等,并給予及時的對癥處理。
1.6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軟件對已整理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例數和率(%)來表示,兩組之間數據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的對比:經過1周的治療,觀察組中共43例(95.56%)患者的治療屬于有效,其中17例患者經過治療顯效,26例患者經過治療有效;對照組中共35例(77.78%)患者的治療屬于有效,其中15例患者經過治療顯效,20例患者經過治療有效。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的對比[例(%)]

組別例數顯效有效無效總體有效觀察組4517(3778)26(5778)2(444)43(9556)對照組4515(3333)20(4444)10(2222)35(7778)χ2值019160615615P值066021001001
2.2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情況的對比:治療過程中,觀察組中有1例(2.22%)患者發生頭痛,對照組中有2例(4.44%)患者發生不良反應,1例表現為頭痛,1例表現為心悸。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進行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00,P=1.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為慢阻肺,患者可表現為慢性咳嗽、咯痰、氣短或呼吸困難及體重下降﹑食欲減退等,急性期時患者的呼吸系統癥狀可加重。其發病原因可能與長期吸煙、長期接觸職業粉塵、大氣污染、感染及年齡等因素有關,其發生機制可包括氣道和肺組織的慢性炎癥性改變﹑蛋白酶和抗蛋白酶的平衡失調﹑氧化應激反應等[11-13]。隨著疾病的進展,患者的并發癥也會逐漸出現,患者的肺功能在變差的同時,機體免疫力也逐漸降低,其他重要臟器也會受到影響。而每一次慢阻肺的急性發作,都會加速這一過程。應用特布他林霧化可以迅速擴張支氣管,從而改善呼吸困難、喘息的臨床表現,并且由于是局部用藥,對患者所造成的不良反應較小。而布地奈德屬于糖皮質激素,可減輕炎性介質如白介素等所介導的炎性反應。我們在上述基礎上采用聯合霧化的方法,來探索其對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治療效果。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是由于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增加了糖皮質激素類藥物的應用,糖皮質激素可以抑制炎性介質的釋放,并且可以降低中性粒細胞、T淋巴細胞等炎癥細胞的活性,而炎癥細胞的活化和聚集是引起肺部炎癥的中間過程,并且可釋放出相應的彈性蛋白酶使機體呈現出高分泌狀態進而破壞肺組織,糖皮質激素類藥物的應用可以使這一過程被打斷;糖皮質激素可以改善氣道的痙攣狀態,起到一定的舒張支氣管的作用,有助于改善肺通氣;糖皮質激素可以降低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因而有助于肺水腫患者組織液的回流,促使肺功能的恢復,有助于肺換氣功能的恢復[14]。陳鴻敏指出,采用糖皮質激素聯合特布他林治療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時,患者的治療有效率和肺功能指標的恢復情況均較單獨用藥時好,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與本研究所得出的結論是一致的[15]。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進行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采用聯合用藥時,患者的不良反應并不會因此而增加。這與用藥的方式有關,霧化吸入屬于局部用藥,對全身的影響較小,同時這也說明應用小劑量的糖皮質激素并不會顯著增加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但是,本研究對于不良反應的監測僅限于住院期間,對于藥物對于患者所造成的長期不良反應,尚需進一步的研究。
綜上所述,糖皮質激素聯合特布他林確實對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而且患者的不良反應并不會因此而增加,其療效值得肯定。
4 參考文獻
[1] 張金彪,胡海濤,劉玉欣,等.改良NAP活性檢測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診治中的應用價值[J].山東醫藥,2016,56(12):65.
[2] 黎艷聰,張杰斯,郭超文,等.血清淀粉樣蛋白A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的應用價值[J].實用醫學雜志,2017,33(14):2349.
[3] 賀端明,江雁瓊,張春云,等.HBP與CD64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表達與意義[J].實用醫學雜志,2016,32(18):3014.
[4] 石齊芳,盛 鷹,王樹云,等.4種評分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預后評估價值的比較[J].實用醫學雜志,2017,33(2):242.
[5] 常萬勇.特布他林結合糖皮質激素用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治療臨床研究[J].北方藥學,2017,14(4):151.
[6] 戴凱麗(綜述),張 薇,劉 磊(審校)等.吸入性糖皮質激素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應用中的新進展[J].醫學綜述,2016,22(23):4645.
[7] 喬 曼,李冬生,徐桐柏,等.特布他林聯合福多司坦治療緩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臨床研究[J].現代藥物與臨床,2017,32(5):826.
[8] 趙瑛華,劉雪梅.特布他林與糖皮質激素對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肺通氣功能改善情況的影響[J].醫藥前沿,2017,7(23):159.
[9] 杜琳琳,鄧香蘭,李 薇,等.丙酸氟替卡松聯合特布他林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6,16(12):1667.
[10] 許 碩,劉 欣,袁太文,等.布地奈德聯合特布他林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6,16(8):1033.
[11] 張 瓚,黃天霞,于 虹,等.支氣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氣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疊綜合征的臨床和肺功能特點對比[J].廣西醫學,2017,39(8):1262.
[12] 曾華林.老年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臨床分析[J].心理醫生,2017,23(10):129.
[13] 游雅婷,趙 靜,秦顯莉,等.血清IL-21、CXCL13水平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關性研究[J].第三軍醫大學學報,2017,39(12):1251.
[14] 吳小平,葉芬芳.糖皮質激素聯合特布他林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療效分析[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7,27(2):94.
[15] 陳鴻敏.糖皮質激素聯合特布他林治療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1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