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濤,任英杰[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醫院(西北民族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寧夏 銀川 750021]
支氣管哮喘是臨床治療中較為常見的疾病,該病主要由肥大細胞、T細胞及嗜酸粒細胞等多種炎性細胞引起的非特異性氣道炎癥導致[1]。氣道高反應性是支氣管哮喘的重要特征之一,支氣管激發試驗對氣道高反應性有一定的診斷效果,目前臨床中已廣泛使用[2-3]。但通過長期的臨床研究發現,常規的支氣管激發試驗診斷支氣管哮喘具有一定的漏診率[4]。近年來,隨著脈沖振蕩技術的出現,支氣管哮喘的診斷率得到明顯提升[5]。本次研究選取我院近期收治的哮喘穩定期患者與體檢健康人員,就脈沖振蕩法在支氣管激發試驗中的診斷效果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55例哮喘穩定期患者作為觀察組,另選同期于我院體檢的55例健康人員作為對照組。觀察組55例患者中,男29例,女26例,年齡23~68歲,平均(41.25±3.47)歲;對照組健康人員中,男28例,女27例,年齡25~67歲,平均(42.03±3.68)歲。兩組研究對象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檢測方法:觀察組患者在進行支氣管激發試驗前不得使用茶堿類、β2受體激動劑、抗膽堿等藥物,若患者在停藥期間出現胸悶、氣喘等癥狀則可使用萬托林氣霧劑緩解癥狀,對患者進行肺功能、支氣管激發試驗檢測前4~6 h需停用藥物。肺功能檢測儀器選用Master Screen Diffusion肺功能儀以及APS定量吸入激發系統[6]。所有研究對象均連續檢測3次,檢測間隔時間為1 min,取3次檢測結果的平均值為最終檢測結果,在休息5 min左右后再進行肺通氣功能檢測[7]。

經脈沖振蕩法支氣管激發試驗檢測后,觀察組呼吸總阻抗、總氣道阻力、中心氣道阻力、共振頻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經脈沖振蕩法支氣管激發試驗檢測后,呼吸總阻抗、總氣道阻力、中心氣道阻力、共振頻率明顯高于激發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指標觀察組 激發前 激發后 對照組 激發前 激發后 肺通氣功能 FEV1(L)258±069195±064328±079309±073 FVC(L)314±075252±054385±085358±072 FEV1/FVC(%)7625±9286673±8458627±9588355±963 PEF(min)584±135382±127672±149628±154IOS參數 Z5(kPa·L·S)035±019072±014042±026046±025 R5(kPa·L·S)037±020063±021034±020038±021 R20(kPa·L·S)023±014054±018027±015028±019 Fres(Hz)1765±7233025±8431368±5491508±624 X5(kPa·L·S)-014±009-035±016-013±011-015±012
支氣管激發試驗是臨床中診斷支氣管哮喘最常用的方法,在對患者進行診斷時通常根據肺通氣功能中FEV1變化程度來進行判斷,但該過程需對FEV1進行反復測定[8-9]。在測定過程中患者可能因為頻繁用力呼吸而產生勞累情況,因此所測定的結果也會產生相應的影響,醫師對檢測結果的判斷也會存在誤差[10-12]。而脈沖振蕩法可以將脈沖強迫振蕩原理與計算機頻譜分析技術相結合,是一種新型肺功能測定法[13-15]。脈沖振蕩法可通過振蕩信號對呼吸系統加壓,促使口腔流速發生改變,參考患者經不同程度脈沖下呼吸阻抗的變化,可對其彈性阻力、黏性阻力及慣性阻力進行分析[16-18]。在對患者進行檢測過程中,需求患者配合程度較低,因而測量結果相對較為客觀,且可對患者進行重復檢測,測量結果影響程度不大[19]。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均采用脈沖振蕩法進行支氣管激發試驗,在呼吸總阻抗、總氣道阻力、中心氣道阻力、共振頻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在呼吸總阻抗、總氣道阻力、中心氣道阻力、共振頻率明顯高于激發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采用脈沖振蕩法進行支氣管激發試驗結果可作為支氣管患者最具科學的診斷標準[20]。
綜上所述,在對哮喘穩定器患者采用脈沖振蕩法支氣管激發試驗能明確患者各項臨床癥狀,使醫師對患者癥狀均有較為清晰的掌握,為患者后續治療提供有利依據,具有臨床推廣應用的意義。
4 參考文獻
[1] 趙 珊,王浩彥.脈沖振蕩法測定呼吸阻抗指標在支氣管哮喘診斷中的應用[J].山東醫藥,2015,55(32):59.
[2] 朱素杰,李 冬,羅 勇,等.脈沖振蕩肺功能檢測在哮喘兒童支氣管舒張試驗中的臨床價值[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5,(12):1738.
[3] 趙 珊,王浩彥.脈沖振蕩法在支氣管激發試驗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全科醫學,2015,18(6):649.
[4] 李 朋,侯 剛,王秋月,等.脈沖振蕩法對不同臨床亞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阻抗的評估價值[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5,23(2):34.
[5] 趙 珊,王浩彥.脈沖振蕩法在支氣管舒張試驗中的應用價值[J].國際呼吸雜志,2015,35(3):172.
[6] 葉江楓,袁名輝,蒙育林,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與急性支氣管炎肺功能的對比研究[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4,8(18):3257.
[7] 劉學鋒,甘玉燕,錢豐,等.脈沖振蕩肺功能在兒童氣道反應性測定中的價值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4,25(8):1864.
[8] 劉長智,鄭曉濱,陳超琳,等.脈沖振蕩技術在COPD與支氣管哮喘鑒別診斷中的價值[J].臨床肺科雜志,2013,18(5):851.
[9] 朱紅波.在氣道反應性測定中脈沖振蕩技術的臨床應用[J].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2012,22(12):4922.
[10] 李珊珊,周志才,奚峰,等.脈沖振蕩法在咳嗽變異性哮喘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中華哮喘雜志(電子版),2012,6(5):338.
[11] 吳允萍,劉 巍,曹明嫄,等.動態肺功能檢測在支氣管哮喘和慢性喘息性支氣管炎鑒別診斷中的應用[J].臨床薈萃,2012,27(5):419.
[12] 陳菊屏,范賢明,湛曉勤,等.噻托溴胺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臨床觀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1,8(19):27.
[13] 吳 英,吳 懼,艾 濤,等.脈沖振蕩法在215例哮喘兒童支氣管舒張試驗中的應用價值[J].重慶醫學,2010,39(24):3327.
[14] 李 軍,陳來福,殷瑞和,等.脈沖振蕩法支氣管激發試驗診斷支氣管哮喘[J].中國臨床醫學,2010,17(6):815.
[15] 王 寧,黃紹平,張曉寧,等.脈沖振蕩法在哮喘兒童支氣管舒張試驗中的應用[J].陜西醫學雜志,2010,39(8):1049.
[16] 熊曙光,王 慧,吳 亮,等.COPD及支氣管哮喘患者支氣管舒張試驗前后氣道阻力變化的對比研究[J].中國呼吸與危重監護雜志,2010,9(4):369.
[17] 萬莉萍.細芥敷貼粉治療兒童支氣管哮喘的臨床研究[D].上海中醫藥大學,2016.
[18] 向 莉,李 珍,任亦欣,等.以支氣管舒張試驗了解哮喘患兒可逆性氣流受限特征[J].北京醫學,2009,31(12):730.
[19] 胡先緯.脈沖振蕩肺功能測試研究支氣管哮喘患者的呼吸阻抗[J].安徽醫藥,2009,13(7):795.
[20] 王平飛,王廷杰,王家駟,等.氣道阻力指標在哮喘診治中的價值探討[J].四川醫學,2009,30(4):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