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益雪,馬學標,鐘建業(惠東縣婦幼保健院婦科,廣東 惠東 516300)
異常子宮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AUB)是婦科的常見疾病,它是指與正常月經的周期頻率、規律性、經期長度、經期出血量任何一項不符的、源自于宮腔的異常出血。只限定于育齡期非妊娠婦女(包括性成熟期及絕經過渡期女性),因此需排除妊娠和產褥期相關的出血,也不包含青春發育前和絕經后出血[1]。2011年FIGO將AUB的病因按英語首字母縮寫為“PALM-COEIN”分為兩大類9 個類型, 包括器質性和功能性病變。“PALM”是指存在結構性改變、可采用影像學技術和(或)組織病理學方法明確診斷,而“COEIN”無子宮結構性改變[1]。
1.1一般資料:將惠東縣婦幼保健院2016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收治的異常子宮出血并進行宮腔鏡檢查手術的患者共247例。患者年齡21~58歲,其中年齡小于40歲患者共有61例,大于等于40歲患者共有186例。患者術前均進行陰道彩色B超檢查作為術前評估,異常子宮出血診斷的分型最終以術后組織病理結果作為依據。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均自愿參與本研究。
1.2術前準備和手術方法:患者術前常規行陰道彩色B超檢查。術前8小時禁食,并于術前常規放置宮頸擴張棒和含服米索前列醇片以充分軟化并擴張宮頸。術中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規消毒鋪無菌巾,在丙泊酚靜脈麻醉下,探及宮腔深度后,用擴宮條擴張宮頸至10號,置入德國狼牌宮腔電切鏡,以5%葡萄糖液或甘露醇作為膨宮介質,壓力維持在10~15 kPa,流速設定為200~300 ml/min。在宮腔鏡直視下進入宮腔,到達宮底,依次觀察子宮底、雙側子宮角及輸卵管口,而后觀察子宮右側壁、子宮前壁、子宮左側壁以及子宮后壁[2]。觀察子宮腔的形態、內膜的厚度、顏色,是否存在占位性病變,如有異常需進一步觀察,并在異常處取內膜活檢。若發現宮腔占位性病變,如子宮內膜息肉、子宮肌瘤等,予以切除占位性病變,并送病理檢查。若肉眼觀無異常,常規行診刮術以了解內膜情況。手術時間5~30 min,平均14 min。術中出血量10~50 ml,平均28 ml。術中手術時間盡量不超過1 h、宮腔內壓力應控制在13.3 kPa,以預防體液超負荷的情況發生[3]。術后監測體溫,于36~37.1℃之間。術后第一天復查血常規及電解質未見異常后,予辦理出院。平均住院天數2~3 d。住院費用3 500~4 500元之間。
2.1術后病理、宮腔鏡檢查結果情況:和B超相比,宮腔鏡檢查準確率明顯較高(P<0.05)。詳細見表1。
2.2彩超以及宮腔鏡誤診情況:和彩超相比,宮腔鏡誤診率明顯較低(P<0.05)。見表2。
2.3異常子宮出血在性成熟期及絕經過渡期女性中發生的概率比較:病理結果為子宮內膜息肉(P),年齡<40歲者35例,年齡≥40歲者80例;排卵障礙(O),年齡<40歲者17例,年齡≥40歲者60例;子宮肌瘤(L),年齡<40歲者8例,年齡≥40歲者28例;子宮腺肌病(A),年齡<40歲者1例,年齡≥40歲者7例;子宮內膜惡變(M),年齡<40歲者0例,年齡≥40歲者11例。患者總人數年齡<40歲者61例(24.7%),年齡≥40歲者186例(75.3%)。
表1術后病理、宮腔鏡檢查結果

疾病類別宮腔鏡(例)彩色B超(例)術后病理結果(例)宮腔鏡符合率(%)B超符合率(%)χ2值P值子宮內膜息肉11396115982683413090000子宮腺肌病8781000087513900000子宮肌瘤35313697228617780001子宮內膜癌10511909145446150000子宮內膜增生736877948188342510002
表2彩超以及宮腔鏡誤診情況(例)

疾病類別彩色B超誤診情況宮腔鏡誤診情況P值子宮內膜息肉192<005子宮腺肌病10<005子宮肌瘤51<005子宮內膜癌61<005子宮內膜增生94<005
2.4患者治療情況:病患手術時長、術中出血量、術后體溫以及平均住院天數以及住院費用情況詳細見表3。
表3患者治療情況

項目類別區間值均值(x±s)手術時長(min)5~30142±13術中出血量(ml)10~50282±22術后體溫(℃)360~371365±03住院時間(d)2~324±02住院費用(元)3500~45004021±212
異常子宮出血作為婦科常見疾病,大多數可通過詢問病史、體格檢查、性激素、甲狀腺功能、盆腔超聲檢查等進行初步診斷。該類患者的年齡段跨越性成熟期和絕經過渡期,本統計結果顯示絕經過渡期女性的發病率(75.3%)明顯高于性成熟期女性,該年齡段的女性子宮器質性病變的發生率高,且子宮內膜病變和不典型增生(AUB-M)的患者基本發病于該時期。B超檢查作為婦科常用的診斷手段,雖具有無創、方便、經濟、無痛以及可重復等優點,但它很難發現宮腔內的微小病變,且作為輔助檢查,不能明確病變性質。宮腔鏡檢查術作為一項新的檢查手段,可直觀、清晰地觀察子宮腔的形態和結構,并且在直視下進行內膜的定位活檢,對檢出宮腔占位性病變(子宮內膜息肉、0~2型子宮肌瘤等)的患者進行鏡下微創手術。根據術后病理結果,對指導進一步的治療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
同時,宮腔鏡檢查術具有住院時間短,費用較低、術中出血少等優點,尤其對于子宮肌瘤(AUB-L)的患者,避免了傳統經腹手術的巨大創傷,在住院時間較短、費用較低、出血較少以及創傷較小等優點的對比下,具有很大的優越性。由此可見,在我院等基層醫院推廣宮腔鏡檢查手術具有很大的經濟學價值及臨床意義。
4 參考文獻
[1] 張以文,田秦杰,陳子江,等.異常子宮出血診斷與治療指南[M].北京:中華婦產科雜志,
[2] 夏恩蘭.宮腔鏡檢查和治療術.宮腔鏡手術操作及實例精選演示[M].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6.
[3] 夏恩蘭.宮腔鏡手術并發癥的發現及處理.宮腔鏡手術操作及實例精選演示[M].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