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濤
(桂林市規劃局 廣西桂林市 541199)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尤其是城市居民對于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生態城市建設呼之欲出,重要性日趨凸顯。一些城市規劃人員開始研究將生態城市規劃納入現代城市設計規劃中,這一過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投入巨大的人財物,還需要生態規劃設計人員掌握生態學相關知識體系,對其專業性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
生態城市規劃設計主要從傳統城市規劃繼承和發展而來,但和傳統城市規劃又有著本質的區別,具體對比如表1所示。生態城市規劃設計主要從生態價值觀角度出發而形成的新的理論方法,其基于很多景觀學者對于傳統城市規劃的意見建議,作為一項專項規劃,其必須以城市規劃設計方法為引領,其設計過程也必須以其規劃思想來參考借鑒。綜合來看,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凸顯生態規劃的重要性,從而更鮮明的體現生態的重要性。
傳統城市規劃專業范疇較廣,主要包括社會學、地理學、經濟學等方面,很多均不屬于城市規劃方面的理論,但在設計實踐中,卻很難將其獨立出來,有的人想用規劃理論來概括,但如果這樣,景觀理念就沒法納入進去,這顯然是違背實際的。實踐中,城市規劃理論可以區分為橫向和縱向兩種理論,而縱向理論就是規劃中的核心價值觀,這是區別與社會學、生態學、地理學的主要標志,具有鮮明的價值取向。就是通過探索人類的價值觀來對于城市發展潛力和方向實施科學分析,通過價值觀的探索來分析城市規劃理論,就這方面來說,城市規劃理論又可以劃入哲學范疇。
表1 傳統城市規劃和生態城市規劃設計的主要區別
(1)實施科學土地規劃
城市建設發展中,土地是最可貴的資源,也是最緊缺的資源,這就要求生態城市規劃過程中,必須把土地作為第一資源來考慮,要科學利用土地,合理規劃土地,有效提升土地使用率。
(2)實施科學的水資源規劃
水是萬物之源。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一大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相繼出現,城市對于水資源的需求越來越大,這一點必須在生態城市規劃中予以高度重視,水資源在城市規劃中的地位作用十分重大,必須注重先進技術的運用,加強水資源的節能化使用。
(3)實施科學的能源規劃
城市發展離不開工業的發展,工業發展自然離不開能源的支撐,所以在生態城市規劃中,必須對于能源結構實施合理規劃,要盡可能多的使用清潔能源,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促進可再生能源的使用,要大力發展節能減排先進技術,對城市能源結構實施科學規劃。
(4)實施科學的交通規劃
城市建設的一大重要特征就是交通便利,隨著私家車數量的增多,對于城市交通規劃顯得尤為重要,對于城市道路的數量和質量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必須切實采取措施緩解城市交通壓力。
(5)合理實施綠地規劃
生態城市建設如何,綠地面積是一個重要衡量指標,所以在城市生態規劃建設中,必須加強對綠地的保護,要根據城市特點和地域環境選擇合適的綠色植物,要實施科學的養護舉措,增加城市綠地面積,持續改善城市生態環境。
(1)和諧性特征。更加強調人和自然的和諧發展,人與人之間的融洽關系,從當前我國一些城市發展現狀來看,我們的活動大大促進了經濟的建設和生活水平的提升,但還沒有能有效的創造出滿足我們自身需要的環境需求,這就是生態城市建設所需要著力解決的問題。
(2)高效性特征。就是要建立一個高效的流轉體系和轉換體系,對于流轉體系來說,就是在人、信息和能源等資源之間的流轉,創設較為科學的環境條件。對于轉換體系來說,就是在產出和投入間呈現出“倒三角”的模式,從而較好的降低城市污染排放,降低經濟損耗。
(3)整體性特征。整體性就是指發展的系統性、協調性,生態城市規劃設計不僅僅追求環境之美,更深層次的是需要保持生態和經濟的平衡發展、可持續發展,這一點隨著科學發展觀的確立愈發深入人心,就是不能以犧牲環境生態為代價,就是要的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堅決貫徹習主席“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發展理念。
(1)構建低碳化的產業鏈條,積極展開產業結構優化,以生態型城市標準要求為引領,抓好城市產業發展,較好的實現產業結構由能源消耗型向科學發展型轉變。
(2)堅持“生態為本、環境為先”的發展方針,在城市規劃發展過程中,重點和重心必須放在環境優勢上,要盡可能保持原有的地理條件,要充分發揮自然環境功能,規劃生態最優先的是不破壞原有的生態,讓好的自然環境得以延續和保護。
(3)建立健全生態保障體系,一個完善的生態體系主要包括低碳技術的使用、節能方式的推廣、減排目標的實現等等,而且這些運行可以通過相關的管理體系和組織體系去實現。
(4)積極轉變生活方式,盡可能的減少城市碳排放,主要針對城市能源、廢棄和環境處理等實現生態觀念的重塑,這就要求各級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主動遵循低排放原則,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和自我調節,具體來說就是:①節約城市土地資源;②樹立可持續發展的理念;③進行水資源的科學配置;④注重交通、綠地等重要環節。
(1)碳排放量
主要運用生命周期法、實測法和衡算法對各類碳排放實施測量,從而對城市進行生產生活中產生的碳進行精準測算,并綜合運用碳排放途徑、碳減排潛力實施深入分析研究,從而得出較為科學的城市標準碳排放量。
(2)人口容量
人口規模對于城市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其對于碳排放量產生著直接影響,一般來說,隨著人口數量的增多,碳排放呈現出正向關系,隨著諸如北京、上海等一些超大城市的出現,城市背負著較為沉重的生態環境壓力,給氣候變暖帶來的負面影響顯而易見。城市碳排放增多,天氣惡劣天數也逐年增多,這就需要對城市人口進行科學設計,一個城市不是人越多越好,必須控制在一定的規模內,必須根據產生基礎設計、產業布局、交通體系、碳排放標準建立科學的容量模型。這方面西方發達國家由于城市化較早,有很多現成的經驗可以學習借鑒,我國在城市化推進過程中要注重吸取有益經驗。
(3)自然生態
城市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態,對于調節城市氣候,提升人們生活品質甚至泄洪排澇均會發揮積極的作用,還能有效減少建設資金的投入,尤其對于一些較大的綠地、河流、森林、濕地等,要注重積極保護,并有效加以利用,要積極保留其原有的風貌,做好周邊環境配套設置和交通完善工作,以此提升城市靈氣。
(1)實施科學設計分析
城市建設的核心就是城市規劃,也是指引城市未來發展方向的參照,所以促進城市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就是要科學編制城市規劃,應該從環保的生態的角度去思考規劃。這其中主要包含城市的生態發展、城市經濟、改善自然生態等,必須綜合考慮好環境、經濟和社會三者間的關系,進一步加快城市生態建設的步伐,促進城市健康發展。
(2)提升城市綠色容積率
當前城市發展已經緊緊和生態保護聯系在一起,這一理念已經融入了諸多設計人員的腦海中,他們在城市設計中不斷強化著綠化理念,事實也進一步證明,建筑設計中融入植物元素,不僅僅可以增加建筑周圍景觀,也有利于提升建筑使用的功能性,起到防止“熱島效應”的作用,同時建筑物植物還可以有效防止周邊水土的流失,有效改善城市空氣質量。目前國家在考核城市建設中就有一項重要指標,就是衡量城市綠化容積,所謂城市綠化容積,就是城市綜合綠化面積,共有三種確定方式:①根據城市設計人員的期望值來確定;②根據預期城市綠化效果來定;③根據各級綠色面積指數來確定。
(3)完善優化城市生態設計
實施生態規劃后就可以實施生態城市設計了,這是達成城市生態建設目標的關鍵一環,也是充分體現城市發展風格、形象和文化、生態的一環,其設計主要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①城市景觀設計;②產業設計;③城市住區設計。對于城市景觀設計來說,其主要由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構成,其中人文景觀又包含園林和建筑兩大類,建筑景觀主要是通過平面規劃實施空間設計,對于街道景觀設計要尤其重視,不僅僅重視做好低層使用戶的景觀設計,還要重視做好超高層和高層的景觀設置。所謂產業設計就是建立一整套生態型的工業體系,可以采取建立生態示范園得方式實施,在企業類型上,應以高科技企業為主,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具體來說就是集中發展文化、旅游、醫療、物流和教育等產業,要構建規模化的設計中心,實現產業升級和轉型調整。要構建起科學的環境信用評價機制,并將其納入社會信用評價體系中,對公眾進行展示。在城市居區設計上,要充分運用生態建筑原理,構建精神文明和生態文明,構建起統一的,和諧的基礎設施環境。要將文化、生態、歷史、現代化設計理念交匯起來,提升城市生態效益,實現景觀的生態性。
綜上,筆者結合多年從事城市生態規劃設計實踐感到,一個城市要具備生態服務能力,就是要實現自然生態和物種對生命活動的支撐,這一過程有生命形式,也有非生命形式,其體現的是生態規劃的價值。近年來,隨著人們越來越重視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城市生態規劃也倍受人們的重視,上文從城市規劃生態設計特征入手,分析了具體舉措,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推廣性。同時,筆者也呼吁,城市生態規劃設計不僅僅是設計專家的事,更是每一個城市居民的事,需要廣大公眾的參與,確保加速城市生態規劃進程。
[1]捧榮偉.對于城市規劃設計中生態城市規劃的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6(01).
[2]龍麗薇.淺談城市規劃中生態城市規劃設計[J].低碳世界,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