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娟娟
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科研工作,不斷加大對科研資金的投入,這就使得科研經費的管理尤其重要。本文針對目前項目經費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了解決思路,力求在項目經費管理方面進一步完善,更好的服務科研人員。
近兩年,為了形成充滿活力的科技管理和運行機制,激發創新活力,促進科技事業發展,國家連續出臺了中辦發【2016】50號文《關于進一步完善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見》、財科教【2016】113號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資金管理辦法》、財科教【2017】6號文《關于進一步做好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等政策貫徹落實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項目資金管理方面的政策。這些政策強調了簡政放權、放管服務、優化服務,創新科研經費使用和管理方式,更好的激發廣大科研人員的積極性。政策實施以來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目前仍然存在很多問題。
一、制度不健全。新政策強調簡政放權,有些科目在文件里沒有明確的規定,比如間接費用中的管理費和績效支出,而是把權力放給了單位,要求各單位制定適合自己單位的制度,使單位有了更大的自主權,同時也有了更大的責任。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很多單位沒有制定相關的制度,或者沿用了之前的制度,沒有根據國家規定的變化及時修改,導致單位缺少一套適時健全的管理制度,還有些管理辦法中的要求過于寬泛,缺乏可操作性。制度的不健全導致項目管理無法可依、無章可循,在實際執行中對項目的管理和使用存在很多漏洞,影響了科研水平的提高。
二、預算編制不合理。項目經費的預算是后期項目進行財務審計和驗收的主要依據,要想順利通過驗收,必須重視預算的編制。目前,我國大部分項目經費的預算由項目組負責編制,他們往往更重視是否能夠成功立項,忽視了經費的預算,對經費的預算不是經過反復測算得出來的,而是憑借經驗,腦瓜子一拍編出來了,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又加上后期科學研究的不確定性,導致項目經費在后期執行中經常出現與預算產生較大的偏差。
三、執行過程中管理不善。科研項目的管理涉及多個部門,財務部門負責經費的管理,項目部門負責項目研究進度等當面的管理,資產管理部門負責設備的采購、管理等。部門之間各自獨立,缺乏交流、信息不及時共享,項目執行過程中缺乏有效的、全面的監控,容易出現項目經費支出進度與實際完成進度不符等情況。同時,各管理部門之間往往分工不太明確,實際工作中時常出現推諉、扯皮的現象,項目經費的管理達不到理想的效果。
四、不重視資產管理。事業單位的資產管理包括資產的購買、資產的使用和資產的處置三個環節,目前在各個環節都存在問題。比如在資產采購環節,項目組在購買資產前往往各自為政,不去進行統一規劃,導致資產重復購買問題嚴重,資產利用率較低,有些資產在項目完成以后基本處于閑置狀態,也沒有人去維護、管理,浪費嚴重。
針對以上問題,為了提高科研項目的管理水平,應加強以下管理措施:
一、完善內部管理制度。組織相關人員制定一系列相關的項目經費內部管理制度,包括間接費用管理制度、項目經費合同的管理、項目經費預算編制的流程等。完善內部控制和監督機制,堅持從項目經費支出、項目完成質量及項目完成進度三個方面展開詳細的管理和追蹤,確保對項目執行的全過程進行動態監控,保證項目經費專款專用。
二、建立項目經費預算管理制度,科學編制經費預算。綜合考慮單位具體情況,建立健全與項目經費預算相關的具有較強可操作性的規章制度,使項目經費預算的管理有法可依。制度中應包括項目經費使用原則、使用方法、使用范圍、經費審批權限等內容,還應該規定好相關部門之間的分工。增強項目組成員對項目經費重要性的認識,對項目組成員、項目相關管理人員定期培訓,普及財務知識,提高項目組成員編制經費預算的水平。相關管理人員應當轉卻把握項目的需求,對預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進行審核。財務人員應該準確把握國家相關財務制度,重點對經費開支范圍、標準及數字的計算方面進行審核。
三、確定各部門權責,各部門定期溝通。按照項目從申請、執行到驗收的各個環節,制定制度明確各部門具體的分工,做到有法可依、各司其職、避免推諉。各部門定期(比如一個月或者一個季度)開一次調度會,逐個項目進行全面的分析評價,交流信息,對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及早發現、及時處理,避免臨近驗收的時候才想辦法。各管理部門通力合作,群策群力才能使科研人員解放出來,專心于科研工作。
四、制定完善的資產管理制度。首先,事業單位應該提高資產管理意識,提高資產管理效率,通過整體規劃購買資產,提高資產使用的合理性。統一管理資產,構建資產共享平臺,避免資產的重復購買。其次,建立、完善相關資產管理制度,比如資產購買流程、使用和維護制度、處置制度等,嚴格監督制度的執行情況。
科研項目經費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只靠科研人員和財務人員不能完全解決.需要單位領導的重視,制度的完善和各部門的協調配合。本文提出的解決思路,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些參考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