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青子
編者按:
楊林,《黎明降臨》的作者,本書是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目前定居上海,家庭美滿幸福,身為化工市場總監的他雖工作繁忙,但也不忘抽出時間來寫作。他對自然科學有一種執念,對世界真相有自己獨到的理解,并充分展現在了自己的處女作里。作為國內長篇科幻的神秘新作者,小伙伴們對他可能還比較陌生。那么楊林是一個怎樣的人呢?這篇小說后面還有怎樣的故事呢?請跟隨小編某冬來簡單了解一下吧!

某冬:聽說這是楊老師的第一部長篇小說?
別叫我老師,顯得我老。 :)
《黎明降臨》是我的第一個真正意義上完成的故事。當然如果算上沒有完成的故事的話,在2012年我還曾寫過一個小東西,那其實更像一個科幻故事的梗概、一個情節串稿,完全談不上故事性,但的確算是個蠻有趣的東西。我在2012年10月投給了科幻世界雜志社,后來有個編輯來電話想讓我修改一下發表,但那時候正好兒子出生,也就沒有再來得及改。
事實上,那個故事是楊進開的第一個故事,在我的計劃里,楊進開這個系列如果能有幸寫完的話,那個故事將會是整個系列故事的第四本,同時也是楊進開科幻探案的大結局。
某冬:啊,誰能想到這一拖稿,小故事就成了大故事呢,作者醞釀故事的過程真是令人難以捉摸~那這部小說的寫作過程又是一番怎樣的體驗呢?
故事幾乎是在一連串不眠之夜中一氣呵成的,那段時間我壓力很大,睡眠很差(當然不完全是因為寫作),每天抽很多雪茄,晚上則會喝一到兩瓶啤酒。我不得不堅持讓自己每天跑三公里,隔幾天就扔下電腦徹底休息一下。我的家人付出了很多,我對他們虧欠了很多。
而改稿則是一個更為痛苦的過程。由于寫作技巧的不成熟,故事的情節設置和技術設定等都有很多問題,尤其是小說前三分之一,差不多算重新寫過。
在這個過程里,我非常感謝科幻世界雜志社幾位編輯對本書的大力支持。作為一名初次涉足創作的“超純”新人,能由科幻世界出版這本書,我感到無比榮幸。在科幻世界出版一本書是我從初中二年級以來的人生夢想之一,但在本書動筆的時候我就預料到,針對這個故事的討論也許會非常坎坷。
所以總的說來,我很享受寫作,但卻并不非常享受作為作家的生活。
某冬:那現在還這樣辛苦嗎?按照你的計劃,這個系列有四本書呢,千萬不要棄坑啊!
我似乎慢慢找到了比較適合我、可以平衡生活各方面的寫作習慣。一直到現在,如果沒有其他安排的話,我每晚依舊會抽出三個小時待在咖啡館里,工作一個小時,剩下的時間留給寫作。目前“楊進開探案”系列第二部的初稿已經交了,第三部的故事正在進行中。
某冬:所以你現在也有一定的休息時間了,對吧?會有什么娛樂呢?
我的生活非常簡單,我喜歡簡單、有安全的感覺。平時主要是工作和陪家人,剩下的大塊時間就是打球和寫作。
看書的話,我休息的時候一般只讀小說,科幻小說是我更早些年閱讀量很大的類型,但也并不局限于科幻。大劉的《三體》是毫無疑問的杰作;賈平凹的《秦腔》和《帶燈》我愛得要死;斯蒂芬·金是我心中的故事大師,他中期的很多故事都是天才之作;丹·布朗和大衛·米切爾的小說我也很喜歡,情節總是很棒,講故事的方法是我喜歡的;海明威使用人物對話來推動情節的手法對我啟發很大,他小說的氣氛也處理得非常棒;尤·奈斯伯、雷蒙德·錢德勒和史迪格·拉森的小說中的偵探形象塑造讓我印象深刻。另外就是日本文學,我很喜歡日本小說里那種典型的孤獨、死亡,以及平靜中蘊藏張力的感覺,如村上春樹、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等等。
我也喜歡看漫畫,尤其印象深刻的漫畫家是浦澤直樹,他的《二十世紀少年》對我來說是部故事性達到完美的作品,無論從人物、故事、情節和繪畫都是我最愛的方式。國內漫畫家我很喜歡“咬人畫的”,他目前應該還是一個相當默默無聞甚至可以說是落魄的漫畫家,他的城市風俗漫畫具有一種旁觀真實平凡生活的平靜。這和《黎明降臨》這個故事想在氣氛營造上的風格很相似,我曾經向編輯推薦是否可以請他為本書繪制插圖。另外最近一個很火的漫畫家“野獸”也很喜歡,她漫畫的氣氛、意境很棒。
我還喜歡電影,期待著楊進開有機會登上大銀幕的那一天。
某冬:(在快速八卦了一下漫畫家“咬人”之后)那這本書的封面你喜歡嗎?咖啡、紅唇印,這種小清新封面我們雜志社可謂是首次啊。
感謝美編小姐的設計。這個封面我個人也很喜歡,下次請您喝咖啡。
某冬:仿佛聽到某個責編在喊“那我的咖啡呢”……
某冬:這個紅唇印代表了書中的某些內容會和其他科幻小說有不太一樣的地方,男主角不再是高知分子,卻依舊不能逃脫關于“宇宙真相”的折磨;那些紅塵男女的恩恩怨怨,對比巨大的、壓倒性的宇宙意志,渺小得幾乎有些殘忍。為什么你想要寫這樣一個“接地氣”的科幻故事呢?
在還未完成的前傳故事里,主角是個情色作家,所以《黎明降臨》里也就延續了同樣的設定。人與人之前的親密關系是我非常感興趣的東西,對我來說這就是人類不完美的根源,由此也是人類所產生的所有戲劇性的根源。愛、仇恨、友誼、背叛、狂熱等等,這也是最終驅使我的故事生長的能量。
這是一個關于上海,關于我們生活著的現在,關于我們每天都可以迎面遇見的普通人的故事。男主角楊進開作為一個真正只有一般科學素養的普通人代表、一個把全上海一千五百萬各色男人攪在一起再平均一切擠出來的樣板,他有著從拖鞋、便利店和早晨八點的地鐵四號線這些純世俗的生活,又被卷入一個又一個與人類最前沿科學相關的懸疑事件里,這就是楊進開探案系列所要講的故事。
以科幻作為內核的原因也很單純,我在本書后記里也都寫了。因為自然科學的盡頭的混沌永遠讓我著迷,我肯定那里有我和幾乎所有人類都無法理解的真相。于是自然智能三大定律就這么被完全杜撰出來。完全是杜撰,我的讀者完全沒有必要擔心讀完小說第二天早晨被豆漿噎死在上班路上。
某冬:關于宇宙的真相,有的讀者說看完之后感覺作者還挖了個大坑沒填。請問你是如何安排的呢?
這個真相已經在故事里,在那個故事與現實世界撞擊而來的最后的事件里,徹底的毫無保留的展示了。這就是宇宙的全部真相。不會有續集,一切都已經結束了。一切都必須結束在這里。
不過,除了宇宙真相這個謎團之外,在《黎明降臨》這個故事里的確還留有很多其他情節上的伏筆,比如誰是真正的圣光女神,羅江、馮燦和Nancy的故事,直總、齊南和馮璇的故事等等,而且有些楊進開在故事里的推斷其實不一定是真正意義上的真相,呵呵。(小編你再給我加個“我知道你想打我但我也知道你打不著”的表情,謝謝。)
如果這個故事有很多人喜歡的話,我也許會考慮寫一個類似外傳的故事,也許在外傳里,這些留下的伏筆會得到最終的揭示。
某冬:啊啊啊,寫吧寫吧!看完之后對這些人物心癢癢啊!有了揮之不去想掐死某個主角(大霧)和念念不忘想求交往的女主角的執念。對了,本書中出現了大概二十個人物,每一個都各有特色。想問一下這些人物的塑造過程中,有參考周圍真實的人物嗎?有讓自己頭疼的角色嗎?最喜歡的是哪個角色?
哈哈,你想求交往的是哪個女主角?王墨還是馮燦?你想掐死的是楊進開吧?
某冬:這怎么好意思說出口。
我最喜歡的應該是王墨吧。不過人物數量我也沒有數過,哈哈。塑造人物似乎對我來說不是個問題,絕大多數人物都是自己慢慢在故事里生長出來的。但涉及人物,的確有一點是讓我最頭疼的,就是給人物起名。我完全沒有頭緒,所以里面叫小X、老X的人物很多,基本上能不起名就不起名。后來索性每個章節都用那一章新出來的人物命名,因為但凡有了名字,說明都是有足夠的重要性,否則不會有名字。
這個故事里人物的名字有這幾種來歷:
一種是生造的,比如楊進開、王墨、王探、馮燦。
一開始的時候,楊進開和齊南是唯一有名字的兩個人物。楊進開的名字我已經想不起是怎么出來的了。
王墨是一個帶有點書生氣的名字,是考慮到她父親王英俊希望女兒文靜端莊不要像他一樣,而事實上她的性格完全遺傳了父親。
馮燦是生造的名字。
王探一開始只是叫王探長,后來發現這個人物涉及的情節很多,必須要有個名字了,才索性叫王探了,比較偷懶。
另一種是借鑒于我身邊的朋友,比如直總、FUCKING蔣律師、李鼎鼎、李鑫、王英俊等等。這個就不多展開了,哈哈。
第三種是來自于其他。
比如齊南這個名字,來自于我那時看的一部網絡玄幻小說。張生水的名字應該來自仁濟醫院牙科的排隊掛號處。
第四種,也是現在惹了大麻煩的一種,是來自于一些我喜歡的網絡名人……
那時寫到書的后段,各種群眾角色我實在是不知道怎么起名字了,于是靈機一動,把我喜歡的幾個網絡主播的名字用在了書中的群眾角色上。沒想到的是,引起了主播粉絲的不滿,惹了大麻煩。在此向主播們道個歉,無論是我的初衷還是故事里都絕對沒有哪怕一個夸克大的“黑”的意思,純純粹粹都是愛……
某冬:起名真是一件頭疼事情,比如此時的我也不知道這篇采訪起什么名字好,不如繼續尋找宇宙真相來得順心(并不)。不過要是遇到小說中那種“朝聞道,夕則死”的事情,你會愿意放棄一切去追尋真相嗎?
不會。除非就是在我本來就要死的時候。男人到了我這個年紀,人生里已經有太多無論為了什么都不會放棄的東西了。
何況這個世界有沒有真正的真相都說不準,而且就算有,也不一定能被人類理解。
某冬:好,那來個能理解的,你有什么想對我們雜志社說(tu)的(cao)嗎?
由衷地感謝科幻世界,能給我這樣的新人,給楊進開探案這種非典型科幻故事這么大的信任和機會。這個故事能最終寫出來對我來說已經是個奇跡,而能在科幻世界出版這部處女作則完全是做夢才會發生的事。幸好我總是做夢,幸好科幻世界也喜歡愛做夢的人。
以上是標準答案。
以下是正確答案。
審稿能快點嗎,喂?“楊進開探案”系列第二部再不審完我都要上火星了。(小編請這里加一個和問題2一樣的表情,謝謝。)
某冬:哈哈,沒錯,夢是一定要有的,萬一哪天就實現了呢。另外,審稿進度正在按照計劃進行,楊老師請不必擔心。最后,感謝楊林老師抽出時間接受我們的采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