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喜歡聽故事,諸如山海關這樣的天下第一雄關,也伴隨著嚴嵩題寫“天下第一関”的故事斗轉星移。姜女廟更典型,如果不是哭倒萬里長城那凄慘動人的故事,沒有人去看那寒酸的小廟。當下,旅游作為綠色產業,伴隨著百姓的腰包漸鼓,已蓬勃興起。而發展旅游的一個重要環節,是把故事講好。同樣檔次的景點,誰宣傳得好誰知名度高,誰故事講得好誰游客就多。
比如滄州獻縣單橋,始建于明代,為“世界最長不對稱石拱橋”,全國重點文物,極富旅游價值。當年紀曉嵐回老家,驛卒抬他過單橋,一不小心跌了一跤,轎子倒在地上,居然把紀曉嵐從轎子里摔了出來。驛卒嚇傻了,知道闖了禍,怎樣責罰都不為過的大禍。不料紀曉嵐自己從地上爬起來,撣撣身上的土,還微笑著吟了一首詩:“忍饑已幾日?疲癃不汝嗔。跌倒尋常事,我是故鄉人?!奔o曉嵐知道驛卒雖然也是“財政開支”,但收入微薄,常常吃不上飯,所以同情地說:幾天沒吃飯了?疲癃到這個程度怎么能怪你呢!跌個跤算什么,別怕,我也是獻縣人。這是個真實的故事,生動反映了一代文圣的才華、大度和深深的鄉情。把紀曉嵐過單橋的故事和單橋一起宣傳,一定會相得益彰,推動單橋旅游。獻縣還有一處戚繼光墓,是省級重點文物,也是全國兩座戚繼光墓之一,另一座在其老家山東。關于獻縣這一座有幾種說法,其中一種說法是當年戚繼光的部下中多有獻縣人,戚繼光去世后,這些部下為紀念一代抗倭名將,也是自己敬重的統帥,在家鄉為其修了這座衣冠冢。我覺得這個說法還是比較靠譜的。獻縣歷史上確實英雄豪杰輩出。著名綠林好漢竇爾敦就是獻縣人,而竇爾敦的父親又是李自成起義軍中的高級將領。這樣的地方,有人追隨戚繼光抗擊倭寇,并在日后修墓懷念戚繼光,當在情理之中。比硬說墓中埋葬的就是戚繼光遺骸更真實,也更感人。
在衡水工作時,湖北紅學家童力群先生寄給我一篇文章。童先生對“紅學”有較深造詣,大觀園在南京而不在北京,即是他的說法?!都t樓夢》里林黛玉的父親叫林如海,探花出身,時任漕運總督。童先生考證了整個有清一朝,發現符合這個條件的,即探花出身、做過漕運總督的只有一個人,就是衡水景縣的魏廷珍。魏廷珍是康熙五十二年探花,侍奉康雍乾三朝,先后任湖南、安徽、湖北巡撫,兵部、工部、禮部尚書,雍正四年任過漕運總督。告老還鄉之后,乾隆皇帝南巡路過景州,魏廷珍還曾兩次接駕??吹桨装l蒼蒼的舊臣,乾隆十分感慨,因為他祖父一朝的官員所剩無幾了。乾隆當即賜詩,詩云“皇祖栽培士,于今剩幾人”。如果林如海就是魏廷珍,那么林黛玉也是景縣人。從紅學研究的角度,僅憑童先生一家之言就認定林如海是魏廷珍,顯然不足為訓。但景縣整理開放魏廷珍遺存時,告訴游客這就是《紅樓夢》里林黛玉她爹,一定像一碗好面,又加香油蔥花。
當然,也要善于編纂故事。首先編故事要有信心。至少三分之二旅游景點的故事是編的,區別只是編得好聽不好聽。憑空編的故事有人信嗎?大可不必擔心。真的以為有人相信孟姜女哭倒了萬里長城嗎?再古老的故事也有剛編出來的時候,過不了30年,就變成“聽老人們說……”了。其次,編故事要盡量避免庸俗。某地有個天池,天池坡沿上有一棵碗口來粗的榆樹,導游居然說這是王母娘娘頭上的簪子掉下來變的,讓人聽了起雞皮疙瘩。一是變的東西太微不足道,而且沒背景、沒來由;二是說王母娘娘的簪子掉下來變的東西太多了,有些俗氣了。旅游景點的故事,應當和當地的歷史,當地的人物,當地的風土人情結合起來。當然,也不要輕易否定那些不靠譜的故事。法國尼斯湖的水怪,以現在的科技手段,真的搞不明白是什么東西嗎?可法國人就是硬說搞不明白,年復一年,一驚一乍,剛有個說法,又否定了,任由“水怪”在那里吊著胃口。而我們的湖里只要發現個水怪,三下五除二就能弄明白,不過一種體型較大的魚而已。明白是明白了,可水怪的故事沒有了,水怪的魅力也沒有了。
隨著旅游業的蓬勃興起,到處都在尋覓旅游資源,挖掘旅游景觀。在尋覓景觀的同時,要注意積累故事。因為,許多時候發現景觀的過程本身就是故事。據說當年湖南發現張家界景觀之后,省有關部門的同志問當地老百姓:“這么漂亮的風景,你們怎么不報告呢?”純樸的農民兄弟認真地反問:“天下不都是這樣嗎?”那些一輩子沒有走出過大山的農民,一輩子也不會意識到他村邊的風景就是旅游資源,正所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所有聽說過這件事的人,都說這是個好故事。我在滄州工作時,時任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的張毅同志到滄州調研,路過鹽場時提出看看工人怎樣扒鹽。當時正是收鹽的季節,張毅書記興致勃勃地看完了工人從結晶池中把鹽扒出來,再堆成潔白鹽山的全過程,然后對我說了一句極富哲理的話,我至今記憶猶新。他說:“郭華,什么是旅游資源,你沒有見過的東西就是旅游資源?!敝v得太好了,如同我們第一次去新疆巴州,當地的同志請我們去看沙漠公路。難道我們連公路都沒有見過?但你沒有見過在沙漠中修的公路,沙漠公路就成了旅游資源。
說到發展旅游業的時候,我經常把張毅同志看扒鹽這件事講給別人聽,別人也一直當故事來聽,而且聽得興趣盎然。
編輯:郭文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