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韞秀
期末將近,數學進入復習階段,老師幾乎是一天發一張試卷。每次分析完試卷,數學老師都會用他一貫的語氣重復一次:“大家把錯的題目訂正好,最好抄在錯題本上,有空時經常翻翻?!倍嗝炊斓脑挵。 坝锌諘r經常翻翻”,英語老師這么說過,語文老師這么說過,就連信息老師也這么說過??墒沁@樣一來,“有空的時候”哪還輪得到重在理解而非記憶的數學呢?雖說抄的過程也是一個鞏固的過程,但以后看試卷也是一樣的嘛!

這么想也算是合情合理,然而我還是覺得略有不妥:若是其他同學都做了,就我一人不做,豈不顯得對數學課太無所謂?于是,我便問鄰桌:“那個數學錯題的訂正你做了嗎?”她煩躁地收拾著書包,看也不看我一眼,說:“今天作業那么多,哪里有時間?等有空了再說吧。”真有道理!我狠狠地點頭,背起下課前就收拾好的書包,蹦蹦跳跳地跑出教室——放學回家這種事,誰能比我更積極?
日子久了,試卷越積越厚。很快,模擬考試在即,老師騰出一節課讓我們重點復習數學和科學。我捧著厚厚的一疊數學試卷,雙手顫抖地問鄰桌:“你說我要不要把這些錯題抄出來?”鄰桌幽幽地看了我一眼,咬牙切齒地說:“閑啊你,今天光科學作業就有一張試卷、兩套練習題、三篇閱讀,哪里還有時間?”太有道理了!數學從不是我的弱項,有一個好腦瓜就夠了,抄錯題作甚?
這話說完不到24小時,我的腳就伸到了自己砸下去的石頭下方。我拿著75分的試卷,雙手夸張地顫抖著:滿分120,最高分115,我跟人家整整差了40分。后桌拍了拍我的肩膀問:“你考了多少分?”鄰桌瞥了她一眼,嘟起嘴巴說:“你少自討沒趣了,人家可是‘數學小公舉’,你是來找挫敗感的嗎?”誰知后桌聽了仍不依不饒地扯著我的袖子問:“‘小公舉’,我考了90分,你呢?”“那個……可能……大概……‘小公舉’最近被后媽趕出來了?!蔽彝掏掏峦碌夭恢撛趺凑f。鄰桌一把搶過試卷,驚詫地壓低了嗓音:“哇,你最近沒睡好嗎?這張卷子上的好多題都是做過的呀!”說罷,她伸手摸了摸我的額頭,嚴肅地下結論:“沒發燒。”“做過嗎?真的嗎?為什么我毫無印象!”我大吃一驚,連連發問。后桌拿出一本小筆記本,翻閱起來:“比如第八題,在綜合三卷第六題出現過,還有第十三題……”我呆呆地望著那本小筆記本,那是……
錯題本!
我雙手顫抖地拿出一大疊試卷,才發現我竟然連一本用來記錯題的本子都沒有。我死死地盯著試卷上那一個個醒目的紅色叉號,暗想:原來數學不是只會用公式就行了,還要記住解題方法。
唉!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期末在即,希望我現在才明白這點還不算太晚?,F在,就必須開始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