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皓
自2012年年初,國家在北京、浙江、廣州、深圳等22個省市開展網絡(電子)發票應用試點后,電子發票在人們的生活中出現得越發頻繁,伴隨著國家政策的鼓勵與推廣,越來越多的商戶開始提供開具電子發票的服務。
最先走入人們生活提供電子發票的一類商戶,應該就是互聯網各大電商了。京東、蘇寧易購、亞馬遜等多家大型電商網站都有開具電子發票的選項,顧客在選擇好需要的商品點擊下單時,這些電商網站一般會提供這么幾個關于發票的選項可供顧客選擇:“不開發票”“電子普通發票”“普通發票”,顧客根據自己的習慣與喜好選擇是否需要開具發票以及需要開具的發票類型。
家住蘇州的殷女士最近遇上了麻煩事。今年二月初,殷女士在京東購買了一臺蘋果手機,由于習慣了保存紙質傳統發票,殷女士在下訂單時專門選擇了“普通發票”這一選項。“在京東買過不少東西,凡是購買電器等比較昂貴且可能涉及質保的東西我都會選擇‘普通發票這個選項,以前都會把發票隨商品一起郵寄過來,但是這一次沒有。”殷女士表示。
當發現手機并未開具普通紙質發票后,殷女士隨即與京東方面取得了電話聯系。“京東給我的回復就是現在都是開具電子發票了,說什么稅務局邀約他們這樣做的。”
一番溝通之后,殷女士只能接受了自己打印保存電子發票的解決辦法。對此,殷女士質疑道,“消費者需要普通發票,且京東方面在購物時提供普通發票這個選項,但是在客戶付款后京東卻單方面給消費者改成了只能提供電子發票,這難道合理么?”
帶著這樣的疑問,記者嘗試在京東電商平臺上購買了一個京東自營的小熊(Bear)不銹鋼電熱鍋,商品型號為DRG-C12M2。在下單時,記者也選擇了“普通發票”這一選項,付款后一天,貨物就送到了記者指定地點。正如殷女士反映的情況一樣,普通紙質發票并未隨商品一同送來。
3月22日,即商品到貨后的第二天,記者撥通了京東的人工客服電話,咨詢有關發票問題。當記者詢問客服為何下單時選擇紙質發票卻未能開具時,客服人員給出了這樣的解釋,“您這個地區從1月4日就不支持開具紙質發票。上海方面從1月4日市稅務局邀約監督試點,在試點范圍之內都不支持開具紙質發票。現在目前已經有20個機構正在試點,不支持開具了。”
記者表示還是希望有紙質的發票時,客服表示可以幫助客戶打印電子發票并蓋上京東的章郵寄給記者。對于為何網絡上仍可選擇“普通發票”這一選項,客服人員表示,“該選項選擇時網頁上是有提示的:因稅務局邀約試點,在試點范圍之內,如果您選擇紙質發票,后期直接開電子。因為目前京東這邊它(按語境推測為指代稅務局)只邀約了20個機構試點,其他幾個還可以開紙質的。您這個財務機構是上海的,像上海、昆山、北京等,都不支持開紙質發票了。”
在電話溝通的最后,記者再次向客服確認是否無法開具傳統紙質發票了,客服人員肯定地告訴記者;“對,稅務局現在規定不給我們開了,是他們邀約我們試點的,如果不是他們邀約,我們也沒有權限不給您開。”
記者在京東網頁上進行了確認,當用戶選擇“普通發票”選項后,確實會在選項下方出現一行灰色小字提示,但提示內容僅僅為:“京東部分試點地區僅提供電子普通發票,具體以實際出具為準。”但并未涉及稅務局邀約一說,在網絡上也未能搜索到任何有關“1月4日起稅務局邀約監督試點”的相關聲明或文件。
4月4日,帶著種種疑惑,記者聯系到了上海市稅務局并進行了有關采訪。上海市稅務局負責電子發票方面的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就這個邀約試點,我們沒有做過類似規定,也從沒有限制商家必須使用什么類型的發票。”
一時間事情仿佛陷入羅生門之境地,無法定論。4月4日晚,記者再次撥通了京東方面的客服電話。令人吃驚的是,這通電話的內容與記者所預想的大相徑庭。以下為部分對話實錄:
《檢察風云》:我之前咨詢過一次,京東方面給的回復是應稅務局邀約,才不能開紙質發票。
京東客服:不是。這邊有一個文件,具體多少號我忘了。就是提倡無紙辦公的,京東這邊是正在做試點。預計四月底五月初,京東會全面取消紙質發票。
《檢察風云》:那京東這邊相當于是自發響應是吧?
京東客服:嗯,是的。給您造成不便非常抱歉。
《檢察風云》:我之前聽說是什么稅務局的邀約,好像是稅務局要求你們這么做,我聽您介紹好像不是這樣,是吧?
京東客服:對對對,稅務局沒有邀約的規定。
《檢察風云》:那你們前后的說辭也不太一樣。
京東客服:呃……
京東方面前后兩套說辭,到底孰真孰假,記者在此不敢妄下定論。我們不妨關注一下問題的焦點,究竟誰有權利決定消費者得到的發票是電子發票還是傳統紙質發票。
關于這個問題,上海市稅務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對商家來說打印的電子發票版式文件,其效用與稅務局監制的紙質發票是一致的。我們提供電子發票這一選擇,也是為消費者、商家提供更多的便利。”
上海觀庭觀盛律師事務所的薛律師表示,“法律上明確兩種發票的性質其實是一樣的,但是如果消費者是否有權一定要索取傳統發票或者說商家是否有權只提供某一種發票,目前法律條文沒有做出過明確規定。”
從稅務局與律師方面的解答不難看出,紙質發票、電子發票其實并沒有本質差別,從某些角度來講電子發票甚至可以理解為一種紙質發票的新版本。消費者習慣于索取傳統紙質發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觀念上的滯后。
如此看來,京東推行電子發票本身毫無問題,只是在一些處理問題的做法上可能欠妥。倘若真是稅務局有相關邀約,盡早做好信息公開,并且避免在網頁上存在誤導,有百利而無一害(中國電信微推廣電子發票并不再提供紙質發票就有過類似公告);倘若事實只是京東單方面的響應,假稱稅務局邀約,把國家政府機關當作自己開展工作應對客戶的擋箭牌未免有些不妥。
從電子發票出現至今,已有六年時間,電子發票的推廣一直是政府這幾年重點推進的工作之一。并不如有些市民所想,電子發票只有電商在使用,其實各行各業都有使用電子發票的商戶,保險、電信、超市等等都有。
那么目前電子發票的使用狀況如何呢?上海市稅務局相關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了電子發票的一些基本情況。
“按國家稅務總局2015年第84號公告規定要求,上海市從2015年底開始推廣增值稅電子發票,在推廣中我們還是充分尊重商戶自己的意愿。電子發票的推廣沒有行業限制。”上海市稅務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電子發票之所以要推廣,首先從發票本身來說,它的發票效力和傳統紙質發票是沒有任何差別的,而且電子發票相比傳統紙質發票,它的獲取更為方便,還便于保存。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是環保,很明顯電子發票節約大量紙張和成本。”
關于電子發票可能還存在的一些問題,上海市稅務局相關工作人員置評道,“首先是接受度,可能有的市民覺得電子發票不及傳統發票牢靠,其實這是需要一個接受過程;其次,對個人用戶來說,可能發票生成會有問題,簡單說就是多了打印這一個環節。顧客可以要求電子發票開票方提供打印版式文件,這也是稅務總局的明確要求之一。”
關于電子發票的報銷,市民也反映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中最為普遍的是一張電子發票被別有用心的人打印多次,報銷多次。但是首先要注意,報銷的過程中,財務必須起到審核的作用,如果說財務不審核,那么傳統紙質發票也存在購買假發票報銷的問題。其實財務只要建立一個Excel文檔,里面保存好已經報銷過的發票代碼,因為每一張發票代碼不會重復,有新的報銷時只要把發票代碼一搜就可以知道這張發票有沒有報銷過。
信息化網絡化生活是當今時代的大勢所趨,電子發票的普及也勢必越來越快,無論目前階段到底電子發票與紙質發票孰優孰劣,至少兩者效用完全對等的觀念應該深入每一個市民心中了。
當然市民在明確的法規出來之前,仍然有選擇需要開具何種發票的權利,即便存在商戶不再提供傳統紙質發票,消費者仍然可以用自己的雙腳進行投票。
(注:如若京東方面確實存在某些不妥之處,望自改之。具體接線員想必也只是執行上級命令,追責更請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