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子鈺
我有一家博物館,是專門展示漢文化的。要說開博物館的緣起,還是因為曾經的一場動漫展。我與兩個朋友一起穿了漢服,還沒進展館,旁邊過來一位滿臉堆笑的老大爺跟我們打了個招呼,還說了一句:“你們穿的這是和服吧。”我就意識到這家博物館遲早得開,于是它就誕生了。

漢文化真的很豐富、很復雜。幾千年來,華夏文明不停地吸收、容納其他文化,漢文化也因此一步一步發展壯大了起來。《左傳》有云:“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謂之夏。”我先給漢服和漢元素分了類,然后開始講解。漢服分為很多種類,如襖裙、襦裙、曲裙、馬面裙,其中又有許多更細的分類,如襦裙分為齊胸襦裙、交領襦裙……
我的博物館還開放了漢服試衣間,有一些漢服的基礎款式供大家試穿。可當我看到人們把漢服穿得千奇百怪,有的甚至將大袖衫套進了內襯,我不禁懊惱地嘆氣:“果然,文化缺失的現狀還真是嚴重啊……”
大多數人對漢文化都抱有一種敬佩的心理,卻也總有少數人對以前的文化不屑一顧。
有一天,我見到從試衣間出來的一位年輕姑娘的交領是右領壓左領,略一思索,還是提醒了她:“交領襦一般是左領壓右領的,右壓左的左衽是喪服的穿法。”她皺起了秀氣的眉峰,轉頭對同伴說:“嘖,我說吧,這種衣服可沒什么好,稍不小心就穿成死人了呢。還不如不來,真不吉利。”我抿著嘴唇,還是緩和了態度,沒有再說什么。畢竟喜歡上一種有內涵的文化,就要有所付出。
“喂,我說,這漢服有什么用啊?又貴又丑的。”姑娘不依不饒地叫嚷著,“真是的。”我平復了一下心情,平和地開口:“漢服是華夏民族的傳統服飾。古人重視氣質,傳統女子身上總是有各樣的花釵、步搖、裙帶、長佩,同時在袍裙上輔以香料,給人一種多感官的美的享受。復興漢服,復興我們的傳統文化,其實也是一種對美的追求,使人們能夠更深刻地意識到中國古代的人們擁有一種怎樣的審美觀念。漢服承載著華夏大地遺留下來的歷史沉淀。也許它不夠完美,但如果你能不抱著一種厭棄的心態,而是單純地去感受它,你也許能發現它的美好。”姑娘“哼”了一聲,又問:“在古代穿是漂亮,可現在誰穿這么麻煩的衣服?”“其實漢服不麻煩的,連較難穿的曲裙也只搭配中衣、下裙、腰帶幾件,而襦裙就更簡單了,一般只有上襦和下裙。再說,融入漢元素的服飾也不少啊,我們博物館就設立了現代漢元素專柜。而你說它貴,其實跟COS服差不多的,美好的文化怎么會廉價呢?”我只是微笑著,右手疊著左手自然地放在身前。那姑娘噤了聲,后退幾步出了博物館大門。
我回過頭,漢服同好還在聚集著討論這件襦裙的鳳紋繡得精致,那條發帶的顏色與哪條裙子相配。我不由得一笑,畢竟漢文化的魅力終究會讓某些人啞口無言。